科学家通过某些大脑化学物质发现:一见钟情或许真实存在

几十年来,研究爱情一直是一个棘手的课题。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弄清“一见钟情”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浪漫概念。1960年左右,更多的证据表明“一见钟情”是一个迷人的神话;社会学家贾德森·提·兰迪斯(Judson T. Landis)描述道,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很可能会立即产生吸引力和迷恋,但真正的爱情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发展。 1972年,伯纳德·艾·默斯坦(Bernard I. Murstein)加入了驳斥流行的“一见钟情”这一流行观点的行列。康涅狄格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同意之前的研究人员的观点,即这种情绪的真正版本,只有在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一段关系之后才能产生。

科学家通过某些大脑化学物质发现:一见钟情或许真实存在

尽管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一见钟情”没有科学依据,但它仍然是全世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那些发誓自己经历过的人。例如,爱丽卡·琼(Erica . Jong)对爱情了如指掌,她声称,在1974年,她和一位来贝弗利山庄酒店接她的司机一见钟情。鉴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所谓的爱是某种大脑化学物质的产物,现在人人们也开始认为,一个人在第一次接触就被另一个人迷倒的想法,也并非完全不合理。比如,有研究人员发现,当对某人产生强烈的身体吸引力时,大脑中会产生大量的苯乙胺,它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见钟情生理反应,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这种或多或少类似的事情。

科学家通过某些大脑化学物质发现:一见钟情或许真实存在

事实上,多年来许多人都发誓,他们在见面后一小时内就爱上了某个人。到了21世纪初,一些研究表明一见钟情(研究人员通常称它为LAFS)是真实的,令人惊讶的是,有很多美国人说这种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

一项针对1500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二的人相信一见钟情,超过一半的人亲身经历过。研究中的一位32岁的女性说“他的眼睛几乎让我神魂颠倒,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感到头晕目眩,”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发生在她15岁的时候。

专家们很小心地将性冲动和性冲动区分开来,因为前者远不止是身体上的吸引或性欲。丹佛大学婚姻与家庭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为什么傻瓜坠入爱河》的共同编辑者霍华德·马克曼(Howard Markman)指出,一见钟情对于那些有幸经历的幸运者来说是神奇而神圣的,他们将其视为理想的婚姻基础。

科学家通过某些大脑化学物质发现:一见钟情或许真实存在

与此同时,人类学家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生理和进化论,但前提是,它必须具备适当条件才能使其发生(人们认为,时机、神秘和某种障碍的存在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一见钟情的互联网版本是爱上第一个字节(lafb love at first byt),即两个人在一次简单的文字交流之后,不知何故立刻就坠入了爱河,一下子就在一起了。

最近,在美国的一些流行真人秀中,一见钟情已成为主要主题。这些节目都是基于爱情瞬间绽放为前提,而且它几乎是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下进行的(有数百万观众观看了这场盛会)。大多数专家对这样的观点不以为然,因为这种所谓的一见钟情可能是由这种公开的商业(专门策划)和人为的情况造成的,但其他人,尤其是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认为一见钟情的原则可以适用。费舍尔是一位生物人类学家,也是爱情研究领域的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直是一见钟情的概念坚定支持者。2015年,她对《华尔街日报》曾说过:浪漫的爱情是一种“情感上的痴迷”,是一种“从强烈吸引快速进入性”的过程适应机制。正如她所说一个人满足三件事,即身体的吸引力、令人向往的个性、相信对方也喜欢你。那么一见钟情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原作者:劳伦斯·阿·塞缪尔博士。 编译:知心大沈 | 以上文章来源于国外网站,如有翻译错误或侵权,请联系作者修改删除。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请收藏好并转发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一起受益!

健康心理咨询,找心理学说!心理学说:普及健康心理学,推动全民心理健康蓬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