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裴公亭一幅名聯的疑問

益陽裴公亭名氣較大,傳為紀念唐代名相裴休而建,其中一幅對聯受到很多人欣賞,可以說名氣更大。這到底是那位名人所撰?有人說是海印,有人說是胡林翼。實際上,兩人都善於聯語,兩人有關裴公亭的對聯由於引用、化用問題,導致很多人分不清,更為嚴重的是,網上和一些學術討論的專家都混淆,甚至搞得面目全非。

比如白度百科的介紹:近代白鹿寺主持,海印禪師之題聯亦膾炙人口。其聯雲:

資水滔滔,淘盡古今人物,問裴公何處?雲樹猶存,遺址悵空亭,白鹿不來秋欲老;

江風浩浩,吹開天地塵氛,憶古寺夕陽,鐘聲宛在,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來遲。

網上流傳多種版本,比如:問裴公何處-問裴公何去;秋欲老-秋又老;秋欲曉-秋欲晚,我來遲-我歸遲等等,甚至還有終聲宛在,狼煙-烽煙。天地塵氛-天地蜃樓。

湖南省楹聯家協會一位名人發表一篇“白鹿不來秋欲老”論文,文曰:亭中題聯甚多,以海印上人之作最為膾炙人口:資水滔滔,淘盡古今人物,問裴公何去,雲樹猶存,遺址悵空亭,白鹿不來秋欲老;江風浩浩,吹開天地塵氛,喜海宇蕩平,烽煙都淨,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歸遲。中南大學的一位著名專家在書中認為上面這個就是海聯。不過書中改為是“秋欲晚”,不是“秋欲老”也不是“秋又老”。湖南楹聯屆基本上搞成胡林翼加海印加網友加博客誤抄的混合體。

赫山新聞網(http://www.heshanqu.gov.cn/Info.aspx?ModelId=1&Id=4568)則是把胡聯當海聯,而且又改寫不少,如“雲樹存”,我遲。

互動百科則是:資水滔滔,淘盡古今人物,問裴公何去,雲樹猶存,遺址帳空亭,白鹿不來秋欲曉;江風浩浩,吹開天地蜃樓,喜海疆蕩平,狼煙都靖,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歸遲。

目前混淆之處主要有:上聯:問裴公何去(處);秋欲(又)老(曉,晚)。下聯:吹開天地塵氛(蜃樓);喜海宇(疆)蕩平;狼(烽)煙都(俱)靖(淨);我歸(來)遲。

從字面上看,何去與何處,差別不大。秋又老和秋欲晚也差不多,較為常見,至於秋欲曉,雖不常見,也有說法。如:新秋欲曉月兒斜;斜凝雙星秋欲曉,等等。海宇蕩平較為常見,“雲南底定,海宇蕩平”是康熙第二次東巡要祭告祖宗的重要內容。海疆一般指沿海地區或沿海海域。故“喜海疆蕩平”有點不可信。歸常指回到本處,所以“我歸遲”較為可信。靖指沒有變故或動亂,如地方安靖,靖邊等。狼煙都靖較為可信。

那麼海印上人原作為何?當為:

資水滔滔,淘盡古今人物,問裴公何處?雲樹猶存,遺址悵空亭,白鹿不來秋又老

江風浩浩,吹開天地塵氛,憶寺夕陽,鐘聲宛在,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歸遲

《天下巡撫胡林翼》(見鄧亦武、李建軍、葉美蘭,天下巡撫胡林翼,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有介紹,可信度較高。電子書第24頁有:

資水滔滔,淘盡古今人物,問裴公何去,雲樹猶存,遺址悵空亭,白鹿不來秋欲晚

江風浩浩,吹開天地蜃樓,喜海宇蕩平,狼煙都靖,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歸遲。

無疑這裡有引用、化用問題,進而出現了誰先誰後另外的一個問題。胡公:1812年-1861年。海印禪師:1860年-1924年。從時間上看似乎不言自明。上聯“秋又老”和“秋欲晚”,前者好像有點直接,但並不為過,感情色彩更強烈,後者雅意更濃。海聯之下聯對仗更為工整,裴亭雲樹,白鹿晚鐘雖然為益陽十景之二景,二者實有共同之處。均因荊南節度使裴休講經於白鹿寺,並結廬資江南岸讀書,夜晚白鹿銜花草聽經而聞名,後人為紀念裴休,遂於結廬處建了“裴公亭”。自唐宋以來,裴公亭就是白鹿寺的附屬部分,也一直由白鹿寺管理。海聯之下聯則有點殺氣,語境與上聯有點不合,且下聯的語境有點不連貫。

或許海印是在胡公的基礎上引用再化用。按現代學術觀點,無疑屬於抄襲。但古詩詞中有引用、化用、集句、隱括等等多種手法。其中引用便是直接“抄襲”前人詩句,但含義意境卻為之一變,使之陳中出新,別有風味。

但《天下巡撫胡林翼》說胡聯作於1830年,從岳陽回桃江經過益陽時。其時,他剛剛結婚。如果沒有經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下聯語境顯得尤為不合。難以理解“喜海宇蕩平,狼煙都靖”,連接上“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歸遲”。感覺應為他後期之作。

由於未見傳世文獻資料,加之本人不習聯語,兩聯的關係和用字或還有稍許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