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總經理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小貓鹿啊


這個叫做機會成本,越是大公司,企業經營越穩定,在行業的影響力越大,那麼大公司的總經理,不論從收入還是知名度,影響力,都是非常不錯的,所以,這個時候選擇去創業,要面臨的機會成本就很大,因為創業的風險也很高,所以,一般大公司總經理不會自己創業。

但凡事都有例外,舉個例子,華為公司的前副總裁,李一男就是一個典型的創業失敗案例,當年任正非很看好李一男,甚至把他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結果李一男野心大,想出去單幹,剛開始只是內部創業,但是後來野心大了,慢慢從華為挖走了不少人,搶佔華為的市場份額,這樣一來,另任正非不高興了,這不就是白眼狼嗎?結果華為開始封殺李一男,沒多久,李一男公司就經營不下去了,最後李一男輾轉各大企業,發展都不是太好,最終以涉嫌股票操縱,還進去了。

再來說一個人,他就是雷軍,雷軍一開始不是自己創業,但是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做到了金山公司的總經理,最後金山上市,雷軍身價大漲。

錢足夠多了之後,雷軍開始了創業,創辦了小米,到現在,小米已經是我國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了。雷軍也被稱為“雷布斯”。這是一個典型從總經理辭職,創業成功的能力。

一個失敗,一個成功,告訴我們一點,其實創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時機選對了,團隊有了,方法和策略用對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蔣昊說經濟


1.心累,拿著幾百萬年薪,五星酒店,頭等艙,各種報銷,還不擔風險,多舒服,肯定忙,但絕對比創業悠閒。還有猛人,拿回扣的,比創業賺的多的多。就這幾天,小米一個市場部總監貪了700多萬,職位比總經理低多了,總經理可想而知。

2.開公司成本太高了,幾百萬一年的成本都算低了,人貴,廣告貴,分分鐘成本嚇死人。既然高管出來創業,人肯定不是開個小飯館的。

3.經濟不好,任何行業都競爭太厲害,高管是強人,但是天外有天,跟業界最頂尖的人競爭一個行業就難受了。

4.買房不是創業?反正比創業賺錢。

至於什麼老闆思維,根本胡扯,真正靠本事到高管的,哪個不是人精,你知道一個大公司多少個等級嗎?一層一層往上爬。比開小飯店老闆強百倍。 大公司的背景也是有用的,無論融資還是合作,起碼人家會知道你,會覺得你稍微靠譜點。但也只是稍微,沒決定性作用。

大公司高管創業拿天使投資容易太多了,比如像一夫多妻的多益老闆不就拿了雷軍的錢創業? 還有公司高管創業,給原公司提供一些服務。

例子太多了。 高管身家基本都幾千萬,有房有車有娃,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賭一把的。開口閉口就是創業的,大多一無所有。


慧算賬


大公司的總經理為什麼不自己創業,這個問題就跟指點別人炒股的專家為什麼不自己炒股一樣,背後有著相似的邏輯。


既然能成為大公司的總經理,說明個人能力是非常強的,不管是公司運營方向把控,還是企業管理能力,用人識人的能力。如果不是在公司做過多年並且有出色的成績,或者是在業內公司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否則很難一步坐到總經理的位置。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問題。創業難,守業同樣不容易,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公司從小做大,最終成為規模龐大的公司。一家公司的成長,有管理者的努力,有市場需求的增長,也有經濟大勢的助力,不能否認個人努力,但是同樣不能忽略宏觀因素。


坐到大公司總經理位置時,我們先簡單梳理幾個福利:

1、較高的薪資福利,年入百萬只是起點,還會有公司配車和司機之類的福利;

2、較高的社會地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揮手間可以調配的大量資源,訂單,合作伙伴的一些資源;

4、可以為親朋好友謀一些利益,只要合理合法不增加公司成本,這樣做無可厚非;

5、擁有更多發展機會,還能進一步積累更多資源;

6、往往身為甲方,受到乙方們的追捧;


那麼,如果自己創業呢,我們再簡單梳理會面對哪些問題:

1、不在原來的位置了,之前的資源很難調用,做事會遇到更多阻力;

2、創業需要投入,多年積蓄可能會很快消耗掉,但是成功率依然不高;

3、心態會發生改變,壓力會劇增,需要考慮的事情會非常多;

4、從可以隨意安排各個崗位的精英,到自己尋找人才,培養團隊,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一旦經營業績不好人才會迅速流失;

5、時代發展,生產力提升,創業機會是持續減少的,能做大公司總經理,不能證明可以尋找到好的創業機會並獲得成功。

6、一旦失敗,積蓄沒有了,穩定收入沒有了,社會地位也會進一步下降,尋找工作的難度也會增大。


當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時,在大公司好好當總經理比自己創業好得多。當然了,如果有大筆股權,套現後實現了財務自由,那麼自然可以任性一些。


道理很簡單,工作還是創業,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樣的,有一份好工作時,創業就要好好思量了。


財智成功


大公司的總經理自己當然不會創業,你在這個公司,你還是個總經理,但你要離開了這個公司,你狗屁都不是,還是一個普通人。原因很簡單,你現在的能力和事業的成功,是公司平臺在支撐著你,而你一旦離開了這個企業和平臺,啥資源都用不到了,創業肯定是九死一生。


此外,大公司的高管,福利待遇最好的,手機費和差旅費全報銷,出去有專職的司機伺候著,走出去如眾星棒月一般被眾人擁護著,要真的自己去創業,沒資源 、沒資金、沒有強大的後盾支撐,那肯定還不如繼續留在原來崗位上呢。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誰願意一年幾百萬的收入不拿,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創業呢?


此外,很多大公司都有相關行業的品牌資質,通過這樣的資質證書,你才能拿到大的訂單和招標成功,如果辭職創業,相關資質就要重新新去申請,如果審請不到,那只有被人踩在腳 下,而拿不到大合同,意味著你的小企業就發展不起來。


對於大公司來説,你去創業,馬上三秒鐘後就會有人頂到這個崗位上來,而且創業的艱難,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的。成功了你固然 也是大老闆一枚,但是失敗了就啥都不是了。沒有人願意放棄原來這麼好崗位去創業,其實對大公司的總經理來説,年收入幾百萬,又何苦去熬夜折壽來折磨自己的。沒有願意主動去創業,很多人是被逼到創業之路的。


不執著財經


因為經歷了創業時期

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司,做到總經理這個位置,可以說創業當初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經歷過的自己知道,大事小事要親力親為,起初的合作者,有多少重判親離,最後只有成功留給了自己。

當今的確有一些公司的老總不再跨入創業的天地,因為他們深深的知道,過去的創業成功,不代表現在創業能夠取得成功,形勢在變,法規和政策在變,當今的創業難度比起改革開放初期難度加大了很多,當年只要具備資金,就可以幹起事來,現在不行了,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改變和淘汰相當一部分行業,即使現在非常輝煌的行業,經營者也不敢掉以輕心,這是擺在當今的事實。

目前的老總主要考慮的是企業如何鞏固獲得的資產

有些企業在發展很好的階段,開始盲目無序的擴張,然而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無法與發展速度相匹配,最後導致嚴重虧損甚至倒閉的不在少數。精明的老總根據形勢的變化會控制企業發展規模,精簡機構,生產型企業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以銷定產,做到無訂單不生產,優秀的老總往往能夠做到有效的控制風險。

個別老總也是因為某些因素有意控制企業規模不再創新發展

有些老總對形勢及未來政策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現在的企業來之不易,不允許創新、不允許輕舉妄動,維持現狀,等待時機。


東方上院


你是怎麼理解創業的呢?

創業可以是自主創業,也可以是在平臺上創業。我認為大公司的總經理就是在一個大平臺上面創業。

比如:阿里巴巴的CEO張勇,就是在阿里巴巴這個平臺上創業成功的,目前他的身價40幾個億。他根本不需要自主創業,自主創業還需要重新組建團隊,需要的條件背書各方面的條件非常多。而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一個優質的團隊給你現成的創業環境不是更好嗎?

比如:91助手,2013年被百度19億美金全資收購的,開發者熊俊最初以10萬塊錢的價格把91這個軟件賣給了福建網龍公司運營了4年時間。熊俊分享說,如果當初沒有網龍購買91,那麼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也就沒有現在的熊俊。因為網龍的購買和運營,讓熊俊也在網龍擔任91這個項目的CEO。如果熊俊自己運營,需要找團隊也需要找資本,而當時的熊俊並沒有團隊也沒有資本,根本無法運營這個項目。因此熊俊到了網龍之後成功的創業,沒有了後顧之憂。

因此,看你怎麼對待創業這件事,分清楚我們要的是什麼?確定好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找到和自己匹配的資源等,就可以放手的去做。

這麼回答你就可以知道原因了,想知道更多關於創業的故事,關注我,我將持續不斷輸出更多的創業內容。





青風網道思維


舉個例子,學習不好的孩子早早步入社會,這是他們人生絕地反擊的最後一局,學會人情世故,實際經驗又多,之後便會發現商機,自己創業當老闆。就像賭局,數學不好,不會概率,輸的只剩下一個籌碼,唯有拼死一搏。而學習好的,概率學的好,每一局押注都是投注本金的25%,因為這是最穩定勝利的方式方法,永遠給自己留下翻本的機會。

不可否認,大公司總經理這一級別已經是社會頂層存在了。能做到這一級別的都是有相當的能力和閱歷的,收入穩定,事事洞達,大多數選擇平穩的度過下半場職業生涯對他們來說是更好的選擇,就像好學生適合做公司骨幹。

但是今天的社會精英,越來越年輕化,精英步入創業陣營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他們年輕,有激情,有理想,勇於付諸實踐。


北京融資故事


感謝你的問題!這個最根本的還是源於自內心的自我認知和現實原因,決定了他們不去創業,或者邊工作邊創業。

一般大公司的總經理都比較有才華、有能力,他們基本畢業於比較好的大學,這樣的人一直以來優秀習慣了,也一直被周圍的人仰慕著,他們一直在這樣的感覺下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和思維定勢,認為在大公司爬到總經理是應該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己的努力,自然目標也就實現了。

我有一個老同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目前在晨訊科技任副總裁,他就是從學生時代以來一直很優秀的那種人。

還有一個原因,主要是習慣了,習慣了周圍的環境、人際關係、工作節奏、薪水滿意,人生也處於上有老下有下的階段,去創業風險的不確定,致使他們不願離開現在的崗位,這種人佔絕大多數。

人性趨利避害,追求舒適的生活狀態,有些人是對當前的總經理職位非常滿意,工作遊刃有餘,那麼去創業就要拋棄這一切,當然是不願意的。

雖然工作也會受制於人,也會出現煩心事,但他也得到了上級總裁的認可、倚重和信賴,自我價值感頗高,所以他們是很難離開當前崗位去選擇冒險。


Juanjuan知悅芳


首先創業是有很大風險的,有很大的機會成本在裡面,其實大公司的總經理在薪資待遇方面都是很高的,並且手中也掌握有一定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公司業務,物質方面應該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求,精神層面上也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創業不僅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也要看自己所處的大環境。如果機會好,豬也能飛上天,如果命不好,縱使有三頭六臂,也無濟於事。


張佑嘉


股權激勵是白做的嗎?

那些總經理看中的是工資嗎?責任越大,工資才會越高。

看中的是獎金嗎?業績越好,獎金才會越高。

他們看中的是公司的股權!

不要說大公司了,稍微有點起色的公司在前期都會先設計股權激勵,當然也不是你想拿就能拿的。管事的、有能力的人才能拿,公司能給你多少還要看你的貢獻價值。與公司一起分享未來收益,共擔未來風險。如果中途退出,則淨身出戶,你什麼都沒有,還跑不跑?


還有一個就是資源問題,阿里的十八羅漢他們為什麼不走,華為的18級幹部為什麼不走?因為在這裡你是人才,所有的外部資源匯聚到你這裡,是因為阿里或者華為這個招牌,離開了這種企業,他們理都不會理你。不要把大公司的總經理想的那麼厲害,確實能獨擋一面,但背後是整個企業的影響力。


我們把工資、獎金比作蘋果,那麼股權就相當於蘋果樹,蘋果樹未來能結多少果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之前的辛勤勞作,如澆水、拔草、除蟲等等,你是想要蘋果還是想要蘋果樹呢?再出去創業,另立個山頭,就算能成功,最終還是個蘋果樹。


在大公司總經理什麼都有了,每年還拿那麼多分紅,還可以搞搞資本遊戲。像華為,幹部退休了都還能拿退休金和分紅。想想還要還的那些貸款,想想自己往資本市場投的那些錢,想想還要支撐整個家庭,你讓我去創業我都不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