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鬆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高曉松有一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千百年來,“詩和田野”,一直都是中國文人的夢想和嚮往。而最近,有個人似乎已經把“詩和田野”實現了。這個人就是李子柒。

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松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李子柒

一、詩和田野是中國文人自古的追求

在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中,專門有一類叫作田園詩(有時候和山水詩合稱山水田園詩,因為兩者很多時候真的分不開),顧名思義,就是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題材多為農村景物或農民(牧人、漁夫)勞動等。

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松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陶淵明

田園詩的開創者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被後世稱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在《歸去來兮辭》中,他發出了“田園將蕪胡不歸”的呼喊。陶淵明的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其中後者數量最多,成就最高,代表作如《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而其飲酒詩,很大部分也與田園密不可分,如著名的《飲酒·其五》中便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

陶淵明的粉絲很多,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 陸游等,其中蘇東坡甚至作了《和陶止酒》 《和陶連雨獨飲二首》等109首詩,與陶淵明隔著歷史唱和,算得上是超級粉了。

到了盛唐年間,田園詩和邊塞詩分庭抗禮,並稱兩大詩派。王維、孟浩然是這個時期田園詩的優秀代表。

孟浩然一生仕途困頓,最後歸隱田園,寫下了大量田園詩,被譽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他的粉絲李白曾經這樣表白:“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而王維的仕途相對順利,但是他為人“佛系”,不願糾纏於官場,選擇在終南山半官半隱,沉醉於山水田園,故人稱“詩佛”

《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歌式微。

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松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范成大

到了宋代,田園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范成大。范成大退隱石湖後,寫了大量田園詩,其中光《四時田園雜興》就有60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二、“詩意地棲居”是人類的共同夢想

其實,老外也有田園夢,家家戶戶都要弄一個花園,就是最好的例子。就連超人,來到地球后,也要掉到堪薩斯州的肯特農場裡。德國19世紀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有一首詩,叫作《人,詩意地棲居》:

當生命充滿艱辛,

人 或許會仰天傾訴:我就欲如此這般?

誠然。只要良善純真尚與心靈同在,

人就會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測自身。

神莫測而不可知?神如蒼天彰明昭著?

我寧願相信後者。神本人的尺規。

劬勞功烈,然而詩意地,

人棲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這般斗膽放言,

那滿綴星辰的夜影,

要比稱為神明影像的人

更為明澈潔純?

大地之上可有尺規?

絕無!

詩的內容可以不看,知道題目就行。後來,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荷爾德林詩的闡釋》一書中,從哲學角度對這首詩進行了闡發,“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變得家喻戶曉,幾乎成為了所有人的共同夢想。

“詩意地棲居”並非詩人的專利,甚至也不需要會寫詩,“只要良善純真尚與心靈同在”即可。我們通常所說的把生活過得有“儀式感”,也可以算是詩意的一種。“棲居”也並非是“居住”,更是一種心靈上的安定。


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松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其實,荷爾德林寫下這首詩的時候,他的生活狀態是是居無定所、貧病交加。但他仍以一個詩人的直覺與敏銳,寫下了這首不朽的詩篇,呼喚人們尋找回家之路。比荷爾德林年長七百多歲的蘇軾早就說過:“此心安處即吾鄉。”心有詩意,便能詩意地棲居。

所以,有的人即使是租來的房子,也願意花錢和精力去裝修的更加溫馨;有的人,即使收入不高,也會想方設法把日子過得很精緻。因為,生活是自己的。

回到高曉松說的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實,我們“眼前的苟且”,恰恰就是遠方人的“遠方”;而我們嚮往的“遠方”,則是遠方人“眼前的苟且”。為什麼冠以“遠方”,連“苟且”都令人嚮往了呢?

關鍵在於“詩意”。旅行就是一種詩意的方式。到了“遠方”,你做的也許都是在小區附近也可以做的事,但是心態不一樣了。你不需要考慮回家做飯、搞衛生、下雨收衣服、送孩子去培訓班等一切瑣事,也不用擔心老闆叫你加班。所以,泡在三亞的海水裡,泡在普吉島的海水裡,泡在夏威夷的海水裡,你會不自覺地感受到詩意,而泡在小區的游泳池裡,只有溼意。

三、李子柒喚醒了現代人的田園夢

李子柒的爆紅,讓很多人覺得不服氣和不爽。他們不遺餘力地去挖李子柒早年的所謂“黑料”,一遍一遍地在各種場合宣稱:李子柒的視頻都是假的,農村不是這個樣子的!

廢話,還用他們說嗎!哪裡有一個農村,為了吃豆腐會從種豆子開始的,為了製作一床蠶絲被會從養蠶開始的?而且大家也早就知道,鏡頭下的東西並非都是真實的。李子柒的視頻,也是有劇本有設計的,有前期一遍遍NG重來的艱辛過程,也有後期處理的更加艱辛的過程。為了在鏡頭下展示又仙又美又無所不能的樣子,鏡頭外的李子柒,其實一點兒也不仙,手上都是老繭,裙襬滿是泥土,吃夠了苦頭。

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松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但是,李子柒的視頻又是真實的。因為,那些食物的製作過程,那些傳統手工藝的手藝,都是真實的;李子柒上山下田,騎馬砍樹,也都是真實的。但就像你拍照要45度角一樣,她拍的也並不是真實的生活,而是理想的生活,“嚮往的生活”。

在那種生活中,人們逃離了城市,迴歸了農村,迴歸了幾千年的田園夢。在那種生活中,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只有民風淳樸鄰里和睦山風悠揚。

從陶淵明、荷爾德林、高曉松到李子柒:遠方有詩和田野

由此可見,李子柒的視頻之所以能夠受到中外網友的一致熱捧,就是因為她喚醒了我們心中早已遺忘的田園夢,滿足了我們對“詩與田野”的一切向往,是“詩意地棲居”的最好的樣子。

所以,李子柒其實是用鏡頭在寫詩。那一刻,她繼承了中國田園詩的優秀傳統,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