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那个从9岁开始就活跃在我们视野中的蒋方舟,今年已经30岁了。

在经历过“天才少女”的标签、掉落名利场的挣扎迷茫,以及与心魔搏斗的险胜后,30岁的她依然不曾历经沧桑,依然有一副勇敢天真的少女面庞。这个少女,在下意识地让自己保持愤怒。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蒋方舟

1.

蒋方舟,二十年前就开始生活在大众注视之下,轻易能被人拼凑出一幅她的“前半生”——

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一毕业就担任《新周刊》副主编。

尽管蒋方舟曾在博客详细说明自己不是被“破格”录取,清华大学并没有因她特意降低标准。但“破格”这个词,还是伴随了外界谈论她求学经历的每一段文字。

后来面对争议,她不再做条文化的解释了。在陷入“代笔”这样的污名时,她的态度冷清,“在伦敦看奥运,没什么好回应的”。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另一方面,蒋方舟又没有成为那种时刻注意姿态的知性女作家,她不掩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坦诚对一段长期亲密关系的渴望。

在《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蒋方舟与徐静蕾、孟广美同为嘉宾,话题是女性与婚恋。徐和孟都是大女人的潇洒姿态,聊着“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自信和才华比美貌更重要”。

而蒋方舟一路自嘲到底,说自己依然追求结婚生子,是在两性市场上“被挑选”的人。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节目播出之后,很多文章拿蒋方舟和另两位女明星作对比,大说特说“年龄沉淀下来的思想才是女人的魅力,最年轻的蒋方舟反而是最不淡定的一个”云云。

所幸她已经看得明白,那只是自媒体贩卖共鸣的招式而已。好几年后,她才在文章里讲到这件事,写道:

对内容生产者来说,“引起共鸣”是一种最简便的获得流量的生意……但对内容的接受者来说,在每篇文章、每个短句、每张图片里试图寻找自己的结果,就是自我的不断膨胀。每次向外的探视,都看到的是焦虑、挣扎、脱发、初老的自己。”

三十岁的蒋方舟,开始学着不去因为省力而习惯性地自嘲,因为她认识到在人际关系中,是可以表现出某种冷漠的。有好友提醒她,“不要在愚蠢的人面前自嘲,他们会当真,而且在你面前傲慢起来。”

2.

2013年,我在一本书里看到蒋方舟谈论对理想男朋友的想象:

“有些基本的条件,首先不能太笨——我有轻微的智力歧视症;其次不能太俗气——我身上也自带着俗气探测仪,视野和目标都要大一点。除此之外,我希望他是跟我相反的人,温暖而不像我冷漠,会玩而不像我了无生趣,简单而不像我东想西想,行动力强而不像我畏葸懒惰。更奢侈的理想,就是他能改进我而不只是改变我。

现在回看,不知这些标准还有无改变,毕竟看起来太像是一种英雄般的梦想。我只知道,她在总结她的三十岁时,写下了“爱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这样的句子。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蒋方舟从来不介意别人说她不漂亮或是嫁不出去,她始终在意的,还是写作这件事。“结婚生子对写作是个障碍,所以我会把它们推到自己写出满意的作品之后”。

在大学毕业后的一两年,蒋方舟努力成为热情的“职场小蒋”。原本想要过上丰富多彩生活的她,到头来发现自己一件事也没做好。

她敬重的前辈阎连科老师,在她又一次拖稿后忍无可忍,写了一封信过去:

“你每天都过得非常繁忙,非常五光十色,我也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但大概是不好的。”

这封信让蒋方舟非常惭愧,也让她顿悟,把自己从初心失落的边缘拉了回来。

2016年,蒋方舟独自前往东京生活了一年。她把这一年里写下的漫长日记集结成了一本书——《东京一年》,她说这本书就像一部病历,记录了她与心魔搏斗的日子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蒋方舟《东京一年》

阎连科为这本书写了大段的推荐,赞美她的才情与思维。

陈丹青在《东京一年》新书发布会结束后,对她说:“虽然外界已经很重视你了,但你还是被轻视了。”

3.

哪怕在大众镜头前生活了二十多年,现在的蒋方舟依然纯真、富有勇气。

假若偶尔表露出丧气,那大抵是一种在克服时代、保持自我时所做的努力。她相信人要拷问自己的无能和懒惰,要保持对自己的愤怒。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在《智族GQ》对蒋方舟的采访中,记者问她过去十年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她说:“最重要的决定就是维持一种不变的、学生式的生活。

记者又问:过去十年中,除文学创作之外,你个人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她还是说:最大的成就是维持成功了一种不变的、学生式的生活。

别被她骗了,这只是一种谦虚。

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红皇后说的,你必须用力奔跑,才能使自己停留在原地。

蒋方舟眼中的原地踏步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她真正追求的不是我们理解中的“原地踏步”,而是一种永恒的、更为诚恳的道路。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而另一方面,蒋方舟身上的“学生气”,某种程度上还异常鲜活。

她会扎上红蓝双马尾辫去看电影;她穿上气质的礼服却戏谑自己在舞会“没人邀请沦为女保安”;她站在金黄的落叶里拍照,素面微笑的她,比秋天还让人舒服

30岁的蒋方舟:最大的成就,是维持了一种学生式生活

硬核的时候,蒋方舟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不满。

她在“metoo”行动上发布演讲,在章文性侵事件曝出后,勇敢站出来指证这个人渣也曾对自己不轨。

有人问她会不会后悔,她说:

“我的回答从来没有变过,在我从小到大的经历里,我从来都只悔恨自己的软弱,而从未悔恨于自己的鲁莽。

蒋方舟,长成了一个让人越来越喜欢的姑娘。虽说30岁,但“人到中年”这个词似乎还远远够不着她。我喜欢她在30岁这一天说的:

“我小时候总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好的大人,希望已经成为大人的我能够改变她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