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一刷後,這些梗都抓到了嗎

《誤殺》是柯汶利執導,陳思誠擔任監製,由肖央、譚卓、陳沖、姜皓文領銜主演的劇情懸疑片。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保護女兒,用電影裡學到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看了電影之後,總體感覺此次翻拍是非常成功的,把這個緊張刺激、一波三折的經典故事演繹得生動精彩、扣人心絃。影片以常規性敘事的方式向前推進,間或地穿插少許回憶敘事片段進行說明,把整個故事從發生、發展到高潮、結尾,一氣呵成,十分流暢。“我沒有什麼本事,但我要保護好我的家人”,這個普通父親所表現出的果敢決絕讓人淚目,舐犢情深,感嘆人間至親情。翻拍無好片,然而這部電影成功打破了這一謬論,讓人摘掉了有色眼鏡。

01

情節推進有序,邏輯清晰。

影片的主要矛盾衝突圍繞肖央為代表的弱勢家庭和陳沖為代表的強勢家庭展開,一方為護女兒欲掩蓋真相,一方為兒報仇想揭開謎底,一方守一方攻。影片的開始肖央飾演的李維傑和陳沖飾演的警察局長拉韞分別露了一手,並隔空放狠話,從而正式拉開了雙方攻防對決的序幕。

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這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當你破過1000個以上的案件,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麼離奇案件!


肖央在影片中描述泰拳比賽時提到:“五個回合,藍方四勝一負”,不管是暗示也好、巧合也罷,兩個家庭共進行了五次正面的交鋒,弱勢家庭四勝一負。也正是這五次交鋒構成了整個影片的主幹:

第一回合,李維傑家倉庫內。

面對拉韞獨子素察的侮辱,李維傑的妻女進行反抗。過程中,看到媽媽被用手機不停地砸頭,大女兒鼓起勇氣用手中的鋤頭將素察擊倒在地。

“誤殺”在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無心之殺,大女兒攻擊時並有殺人之意,只是情急救母;二是素察此時也並未死去,只是暫時沒了呼吸。

這裡,影片中雙方打鬥的鏡頭與泰拳比賽的鏡頭交叉剪輯,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心理緊張感。

第二回合,警局審訊室。經過李維傑模擬訓練的家人面對警察的審訊,從容鎮定,應對自如。在走出警局的時候家人問:結束了嗎?李維傑答到:才剛剛開始。

第三回合,警局辦公室。警察對證人進行問話,由於李維傑前期準備工作非常充分,警察並未發現疑點。這裡女老闆的硬懟是亮點:記憶好有罪嗎?

第四回合,警局辦公室。氣急敗壞的拉韞對小女兒下手了,粗暴地拉扯到一個單獨的辦公室內,面目猙獰地對著安安大吼,鏡頭中一個巨大的陰影將安安吞噬(據說小演員真的被陳沖給嚇哭了),安安屈服了。

暴雨中,隨著安安哭著說了一聲,“爸爸,對不起”,一家人被關進囚車。讓人深深地感到無力和絕望,不禁心生無限的遺憾和憐憫。

第五回合,李維傑家後院。當警察挖出的並非素察,而只是一隻羊時。“警察冤枉李維傑”隨著一聲喊叫,圍觀群眾壓抑的怒火終於爆發,群情激憤怒打惡警。這裡是影片的高潮,一個多小時裡,觀眾緊張壓抑的情緒也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渲洩和釋放,暢快淋漓。

慢鏡頭在這裡應用的恰到好處,緩慢下落的雨滴一方面增加了畫面的質感,對視覺更具衝擊力;另一方面拉長了挖掘的時間, 使觀眾內心的焦慮感不斷累積,與此相對應,反轉的一刻,觀眾情緒的釋放也就更加熱烈奔放。

02

演員表演到位,角色塑造飽滿豐盈。

肖央飾演的父親李維傑是一個不願意惹事、甚至有些膽小的小人物,從給兩個女兒所起的名字“平平”、“安安”就可以看得出來。影片開頭部分當遭受惡警桑坤威脅時,他的下巴因為緊張而不停的顫抖。但在保護家人時,他表現得竟是如此堅決冷靜、光環頓生。“我沒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影片中肖央用自己的精湛的表演把這句話詮釋的十分到位。

譚卓曾在《我不是藥神》中飾演劉思慧,一位患了慢粒白血病女孩的母親,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譚卓在《誤殺》中飾演李維傑的妻子,是一個性格柔弱的家庭主婦,在警察問話時她會顯得非常的侷促不安。但是她的內心是強大的,看到桑坤對自己女兒進行侮辱時,她不顧一切的衝了上去進行阻攔。在警局裡,和陳沖飆戲的一段,護在女兒面前,雙目含淚,表情堅定地說出了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讓人深感母愛偉大的同時,對譚卓的演技也給予了高度認同。

陳沖在影片中飾演警察局長拉韞,氣場強大、充滿自信,言談舉止間都給人掌控全局的感覺。但是在長久問不出兒子下落時,她又表現得氣急敗壞、竭斯底理。最後,感覺到兒子已不再人世時,身為人母的那種崩潰和無助感讓觀眾都為之動容。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反差巨大的角色,陳沖把握得非常精準到位,展示了強大的表演功力。

電影中的小女兒安安,無疑是一大亮點。一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聰穎靈動。影片中,審訊室內坐著個一本正經的警察,突然鏡頭一轉,對面那個勉強能在桌子上露出頭來、一臉無辜的安安出現了,這種強烈的對比成了全劇為數不多的笑點之一。在模擬警察問話時,由於答不上來,被李維傑兇了兩句,安安那欲哭無淚的樣子讓人十分的心疼。暴雨中,隨著那一聲“爸爸,對不起”,相信一定戳中了不少人的淚點。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香港老戲骨的表現,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姜皓文飾演議員都彭,無論形象和氣質都與角色非常的切合。而秦沛飾演的雜貨店老闆頌恩,白毛巾一搭,話說和氣,既接地氣又令人心生好感。

03

影片中增加了許多象徵性的細節鏡頭,對影片內容進行了拓展,給了觀眾無限有想象空間,即使走出影院還會探討和思考,讓電影不再侷限於電影院內、不再侷限於1個多小時之內,這也是影片成功所在。

一是反覆出現的羊。李維傑第一次佈施時,有羊跟隨著僧人;湖邊拋車時,羊群經過,李維傑掩埋真相的過程被羊凝視(緊接著第二次佈施,僧人沒有接受,並說出“無相佈施,才能無限功德”。);李維傑和警察發生爭執時,警察本想開槍打他,最後卻打死了羊;警察去學校找大女兒時,老師正在講“羊視力不好,很容易離群,被大型動物吃掉。”;李維傑的後院挖出的不是素察,而是那隻被打死的羊;第三次佈施時,鏡頭中又出現一隻羊。​羊象徵善良。影片中通過羊的生死輪迴,隱喻了李維傑內心的轉變,從善到不善,再通過自我救贖回歸到善。

二是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談論素察的事情,小女兒安安在飯桌上用叉子在桌子劃出一道道劃痕。意指看似平靜的氛圍中人物內心的糾結與不安。

三是揭開的棺蓋背面有明顯的帶著紅色印跡的抓痕。意指素察當時沒有真正死亡。

四是影片結尾,小女兒安安偷偷塗改了試卷的分數,把70分改成了100分。意指事情看似圓滿解決,但實際上卻留下了隱憂。

五是記者採訪雜貨店老闆,你認為李維傑是怎樣一個人,頌恩沒有說話,但影片色調卻由黑白轉成了溫暖的彩色。暗示了影片對李維傑的認可態度。

六是結尾彩蛋,與影片開局相呼應。不過這次不再是故事,李維傑真的進了監獄。與片頭完全一致的畫面,讓人不禁浮想聯翩:他會越獄嗎?是走下水道嗎?

此外,影片中用到了一些暗示性的語言,也有專門的用意。

一是素察將人打傷,惡警想用6000塊與受害人私了,而後面臺詞交代拉韞其實給了他十萬塊。揭示了惡警的卑劣品行,為後面的痛毆埋下伏筆。

二是記者街頭採訪那段,群演們一痛牢騷性的言語,用黑白影像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來,既構成了劇情的一部分,又象是通過電影發聲對現實中社會問題的一種控訴。

三是影片中提到“李維傑是個孤兒”。這對李維傑非常看重和珍惜自己的家庭,以及後面一系列的行為都做了很好的鋪墊。

關於劇中提到的電影

電影開始,李維傑講述的監獄下水道越獄是致敬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棺材中點火是致敬電影《活埋》;影片中李維傑“完美犯罪“的構思主要受韓國懸疑犯罪電影《蒙太奇》啟發;“製造不在場證據”則是受到《控方證人》的啟發;李維傑一家人去看的是泰國電影《天才槍手》;李維傑觀影清單中提到的電影《狩獵》、《白夜行》也都與影片主題相關。

這些電影的提及,也完美地契合李維傑從電影中學習的人設。

04

既然是翻拍片,那就不可避免地要與印度影片《誤殺瞞天記》做一下對比。影片在尊重原片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有益的嘗試,個人認為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製造不在場證據方面,影片沒有下《誤殺瞞天記》那麼大的功夫,減少了一家人外出的次數,使條理更加清晰易懂。

對大女兒的傷害方面,由原來單純的拍照片,升級為實實在在的侮辱;與此相對應,也升級了對惡少的處理,由原來的真死,改為了假死和活埋。

男主的結局方面,《誤殺瞞天記》中男主踩著印度特有的表示勝利和成功的音樂,帶感地走出了警局。而《誤殺》中男主則選擇了自首。對這樣的設計也有些爭議,但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合理的,原因有幾方面,一是男主的父母是因為暴亂而死,所以想通過自首停止暴亂;二是安安因為此事件純潔的心靈也受到影響,男主也想挽回和改變;三是基於宗教層面的意義,男主也希望實現自我救贖;最後,男主的行為與情而言無可指責,卻與法不合,法不容情。這樣的安排也考慮到了影片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

另外還有一些細節上的改變,比如聽經改為了看拳,這與泰國的大環境相吻合。增加了議員打兒子的情節,對社會普遍存在的子女教育問題進行了思考。增加了男主三次佈施的情節,從而說明了法律之外宗教教人向善的意義所在。

結語:這是一部有溫度有張力的影片,有如山的父愛、有緊張的情節;這是一部有內涵有深度的影片,有善惡的思考、有自我的救贖;這更是一部精彩的翻拍片,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