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大鱷”楊冪傳


“資本大鱷”楊冪傳

說起玩資本,大冪冪從沒服過任何人。

如果用三個字來概括楊冪的資本運作,那一定是“穩、準、狠”。

低價出售原始股

另起爐灶,自己做老闆

2015年,國內最炙手可熱的影視公司,當屬《宮鎖心玉》、《宮鎖珠簾》、《小時代》系列的出品方歡瑞世紀。

在借殼泰亞失敗之後,歡瑞世紀吸取教訓,借殼星美聯合,在A股成功上市。

就在歡瑞上市前夕,眼看著多年的努力即將轉化為鉅額財富,但老闆鍾君豔卻有點高興不起來。

鍾君豔沒想到,她簽約的旗下藝人,對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並不感冒——歡瑞頭牌藝人楊冪,放棄了一夜暴富的機會,她清空了名下的歡瑞原始股,套現800萬元、抽身離場。



“資本大鱷”楊冪傳

《宮》劇照

想當初華誼兄弟上市在即,還只是個三線明星的黃曉明砸鍋賣鐵,借遍了親戚朋友,將全部資金全部砸入華誼原始股。皇天不負有心人,華誼兄弟上市之後,黃曉明的身價隨股價一起連翻十幾倍,成為娛樂圈最有錢的明星之一。


“資本大鱷”楊冪傳

演員黃曉明:先成億萬富翁,再做一線明星


而楊冪反其道而行,在公司上市前夕,作為一線明星、公司股東的她,套現離場,令人頗為惋惜。

然而,後面的故事告訴我們,楊冪的退出,不僅僅是對東家利益分配感到不滿,那時的她已經將目光瞄向更加遼闊的遠方。畢竟,將籌碼給予他人,不如自己幹。

狠下決心,放棄上市紅利的楊冪要自己做老闆。

借殼西安同大

成功登陸新三板

事實證明,楊冪的決策非常正確。

歡瑞世紀僅僅在上市之初,股價飛漲了一波。

但好景不長,隨著楊洋、李易峰等當紅藝人解約跳槽,歡瑞一時間陷入了人才凋零的窘境。

而與芒果娛樂的合作出現裂縫,更是對歡瑞的致命打擊,影視作品因為沒有播放渠道,而大量積壓,讓股價也快速下滑。而楊冪卻在退出歡瑞後不久,自立門戶,搞的有聲有色。

2015年8月份,楊冪和2位經紀人曾嘉、趙若堯控制的西藏嘉行,通過收購和增發控制了新三板公司西安同大37%的股權。

“資本大鱷”楊冪傳

楊冪和她的左膀右臂:曾嘉、趙若堯

彼時的西安同大,在原實控人嶽峰的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公司掛牌新三板,但卻沒有融到資,年虧損超百萬元,還要額外承擔每年十幾萬的掛牌費。

在考慮是否要摘牌的情況下,楊冪的經紀人曾嘉找到了嶽峰,

雙方約定,以85萬元的價格收購嶽峰手的股權。

對於嶽峰而言,85萬元雖然挽回不了全部損失,但卻能幫他甩掉一個爛攤子,及時止損回血;

對於楊冪團隊而言,85萬元的借殼價並不算貴:雖然新三板掛牌(上市)的要求比較低,但掛牌輔導費最少也要100多萬,能夠85萬拿下一家掛牌殼公司,顯然是很划算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8月份成為大股東,到9月30日,原實控人嶽峰徹底離開,楊冪借殼“上市”,只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

比起老東家歡瑞世紀,數年籌謀,一波三折的借殼過程,楊冪的資本運作很明顯高明太多。

運作資本

引進“東方明珠”

有人離開,就要有人進來。

就在嶽峰離開公司一個月之後,新股東很快就浮出水面——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明珠,股票代碼600637)旗下的SMG尚世影業,以3億元的代價,獲得了西安同大20%的股權。

其中,15%用於增發,5%來自原股權轉讓。當時的定增價格為每股78.95元。

如此一來,西安同大的股價被成功鎖定在78.95元附近,市值也被鎖定在12.75億。


“資本大鱷”楊冪傳

尚世影業出品過《甄嬛傳》、《蝸居》等著名作品

在這一過程中,西安同大股價暴漲,楊冪、曾嘉、趙若堯身價倍增,背後的各路資本也都雞犬升天,除了最後進場的尚世影業,統統都是大贏家。

在這場堪稱經典的資本運作中,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西藏嘉行註冊於2015年7月21日,而在3個月內,西藏嘉行成功收購西安同大,楊冪等人不僅成功入主董事會,實現財富暴增,同時還引進了尚世影業這樣的知名投資者,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資本老手都大為咋舌。

二是主營業務成型。尚世影業入股,還與楊冪團隊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協議,雙方將在未來5年展開全面合作。尚世影業帶來的資源,為公司日後的業務推進鋪平了道路。

三是暴增的估值。短短時間內,把一家市值不到2000萬的小公司,拉昇到接近13億的市值,暴漲接近45倍。

更名嘉行傳媒

稱霸偶像劇市場

借殼之後不久,西安同大就正式更名為嘉行傳媒。隨著年輕偶像引流能力與粉絲經濟的升級與成熟,坐擁多位流量明星的嘉行傳媒,儼然成為青年偶像界的一方大佬。


“資本大鱷”楊冪傳

楊冪旗下籤約藝人名單

2016年,嘉行傳媒推出由楊冪主演的《親愛的翻譯官》,一炮而紅,成為年度劇王,開始了嘉行傳媒稱霸“偶像劇”的第一步。

內容生產的臺子已經搭好,接下來就是解決影視作品播出變現問題。

2016年10月,嘉行傳媒公司旗下子公司嘉行影視與芒果影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影視劇製作、IP開發、發掘和培養新人進行全面合作。

楊冪團隊整合資源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嘉行影視與芒果影視達成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每年為湖南衛視主打周播劇的“青春進行時劇場”提供1~2部電視劇;


“資本大鱷”楊冪傳

迪麗熱巴主演《漂亮的李慧珍》在芒果臺熱播

基於湖南衛視的強大造星能力,通過綜藝、周播劇、日播劇等全平臺資源培養新興藝人,進一步拓寬藝人經紀的變現渠道。

簽約完美世界

左手倒右手再現神級操作

楊冪的另一次“神級操作”是公司與完美世界子公司簽約。

2017年,完美世界(002624.SZ)旗下的基金石河子市君毅雲揚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下稱“君毅雲揚基金”)出資5億元人民幣,以250元/股的價格認購嘉行傳媒公開發行股份並受讓部分現有股東的股權,取得嘉行傳媒10%股份。

嘉行傳媒估值升至50億元,楊冪間接持有的嘉行傳媒7%的股權價值升至近3.5億元。

然而,在這一資本運作背後的,楊冪用了一招“左手倒右手”抬升股價的玩法!

嘉行傳媒是在新三板上市交易,按照監管規定,公司協議轉讓股權的價格,不能超過前一日收盤價的2倍。

為了清掃交易“障礙”,楊冪旗下員工通過“左右互倒”的方式,在8個交易日之內將嘉行傳媒股價由1元/股拉昇至128元/股。

128元*2=256元,大於完美世界子公司提供的250元這個略顯尷尬的報價。由此促成了這筆協議轉讓。

從借殼西安同大,到這筆神級協議轉讓,長袖善舞的楊冪,在監管允許的範圍內,輾轉騰挪,技術嫻熟,令人驚歎。

拼命壓制負面消息

像管理公司一樣管理自己

作為中國商業價值最高的明星,2018年楊冪和劉愷威離婚的時候並沒有激起太多波瀾。

一天過去,官宣微博轉發還不到11萬,留言不到15萬。相比陳赫離婚聲明轉發超過79萬、評論超過200萬,楊冪的離婚要低調太多。


“資本大鱷”楊冪傳

劉愷威楊冪夫婦
事實上,在2016年,就有券商行業傳出,楊冪和劉愷威已經離婚的說法。

但楊冪作為頭腦清晰的資本運作者,她很清楚離婚這樣的負面消息,會給她的公司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嘉行與尚世影業戰略合作協議上,雙方簽下對賭協議:

1. 嘉行2015-2017年三年累計稅後淨利潤不低於3.1億;

2. 實際控制人、核心藝人、核心管理人員不能離任、解約或退出。

以上兩個條件嘉行有任一未達到,楊冪和經紀人們都需要按照年化收益率15%回購尚業的285萬股,即3.42億。

說白了,為了3.42億,楊冪也不能離婚,即使老死不相往來,也要一家人齊齊整整。

起碼要忍到2017年結束。

最後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楊冪成功了。楊冪官宣離婚的時間,超出對賭協議約定期限整整一年。

其實,在楊冪結婚時,我們就能看到她對負面消息近乎苛刻的控制力。

在楊冪剛剛結婚時。女演員穎兒曾說過,自己在接到楊冪和劉愷威喜訊時就已經知道楊冪懷孕了。


“資本大鱷”楊冪傳

女演員穎兒

穎兒立刻遭到了楊冪宣傳負責人的怒斥:

楊冪跟穎兒算不上好友,即使懷孕也不會通過穎兒宣佈。

至此,再也沒有藝人提及這個近乎公開的秘密。而楊冪為了保守這個秘密,甚至不惜在懷孕時熬夜加班拍戲。離婚之後,劉愷威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楊冪只有商業價值,沒有藝術價值。

這樣的一句話裡,包含了對一位強勢妻子的抱怨,也包含了對一位資本掌控者的肯定。

寫在最後

在熒幕上,我們看到的楊冪是一位靜雅清純的小女生,

在資本市場,楊冪儼然是身經百戰的資本大鱷。

嘉行傳媒取得成功之後,楊冪也被業界冠上“新三板女首富”的頭銜。

不過,野心勃勃的楊冪,從來不會滿足於過去的成就。

2018年,面對新三板日益枯竭的流動性,楊冪再次做出決策,嘉行傳媒毅然摘牌退出新三板市場。

業內人士推測,嘉行傳媒的摘牌,是為了衝擊IPO,在A股上市,謀求更多融資。

未來某一天,看到嘉行傳媒在A股上市,不知道楊冪的老東家鍾君豔會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