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套路”还可怕的是“任性”

2016年9月到2019年12月合计3年3个月,纸箱行业完成两次涨跌的轮回,可谓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期间充满狂欢、泪水、惊恐、谎言。

造纸厂成为最大赢家量价齐升、彻底摆脱小造纸厂的贴身纠缠,几大巨头完成海内外林、桨(木浆、废纸浆)、纸、板、箱的一体化进程,在未来可期的时间内可以预见国内几大龙头奠定市场格局的局面,

纸板厂在潮起潮落的轮回中,钱赚了、设备升级了、产能扩大了、箱板一体化越来越明显。

纸箱厂是钱也赚了、也亏了,有实力扩大了、也有关门歇业了,部分转型成了二级厂、部分彻底转型电商包装厂、部分深化特色服务厂商,一部分人还在迷茫中。

废纸还是那个废纸,只是经历了“废纸劫”以后逐步稳妥经营不再去追涨杀跌,稳定获利。

三年中用一个关键词最合适,那就是“涨”,然而17年的涨和19年的涨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说一样的“涨”不一样的“理由和成因”

两次涨价归纳为两种不同模式,17年的涨价是“套路式涨价”,19年的涨价就是“拳头式涨价”。

“套路式涨价”

这个涨价模式中有几个核心要素相互作用且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作用,几个要素是产品供需关系、原料供给能力、临时社会经济消息、国家政策。这种套路式涨价还涉及众多的心理学因素如从众心理、恐慌心理、赌博心理、追涨心理,而种种心理现像形成的根本问题是来源于“不吃亏”“贪婪”的潜意识心理。

上次涨价无论是造纸厂还是后来加入的纸板厂甚至于被迫应战的三级厂都充分利用了“环保”“安全”“供给侧改革”“雾霾攻坚战”“运费涨价”“外废进口减少、国废供应不足”“上游涨价成本承压重”“需求太旺无货供应”等等各种消息都用来做给自己下游或者客户涨价的理由。

涨价基本思路:涨价因素消息(如环保成本高)先产生、然后是上游有意无意的放风声、接着是自媒体广泛宣传涨价消息(不排除某些自媒体是特定放风声)、紧接着朋友圈放大消息面和声量、接着正式涨价、接着自媒体宣告自己预测涨价成功、接着供不应求、接着停单、接着继续涨,等到这波消息过去一轮涨价结束。

17年的总体涨价模式就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每一个价格因素都可能成为涨价的突破口。

比“套路”还可怕的是“任性”

可是进入19年8月以后的这轮涨价就很诡异,没有任何利于涨价的消息面借口出来,而且涨价也没有大的风声做铺垫,就那么一点一点的坚定不移的涨价,完全没有理会下游、终端的各种怀疑和猜测,总是认为这个涨价没有需求支撑最终会败下阵来,可是等到价格爬到半山腰开始加快脚步和频率的时候下游才恍然大悟发现上“当”了,价格已经上去而且不回头。然后,然后的然后就是继续涨价,不管纸板厂是暗暗欣喜还是咬牙切齿,也不管三级厂是怒发冲冠商议再次“坚壁清野”,这些全然不管一往直前“涨、涨、涨”,与此同时提前、大声、齐步宣布停机消息,让“涨价”和“停机”第一次实现“双飞”,除了一个“爽”字没法形容纸厂的感觉。

为什么这次涨价能够成功?是机遇还是巧合亦或是完美策划?都不是,成功唯一的原因就是“实力”,龙头们默契的一起涨废纸、一起涨原纸、一起宣布停机,凭什么?凭的是实力,也就是在这个源头资源相对集聚的行业资本就是实力、产能就是实力,实力就是“拳头”的大小。

价格涨跌震荡是获利最快的方式,纸厂除了需要制造利润,更需要资本面的额外利润,可以想见明年以及接下来明年的明年......,这种资本实力型涨跌还会不断延续,因为他有需要你又无处可逃。

如果说“套路”涨价还能通过增强免疫力提高避免被套路的能力,那么实力型“拳头”涨价就逃无可逃。套路涨价是点射的话,拳头涨价就是碾压。避免被碾压的方式是自己变成大象或者蚂蚁。

如果“套路式涨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还有点知情权,“拳头式”涨价就是“王老虎抢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