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下滑,官方、专家“力挺”散户,究竟因为啥

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一周,日均跌幅维持稳定,猪价转机暂未显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民生工程异常重要。如今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影响居民消费,甚至推高物价,对于保障民生不利。

为了加快生猪生产,散户近期频频登上“舞台”,好似突然之间,不论是官方还是专家都意识到了其重要性……


猪价下滑,官方、专家“力挺”散户,究竟因为啥

猪价暂无转机,养户需理性


2019年12月14日,据数据监测,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33.40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35元/公斤,较一周前下跌1.54元/公斤;内三元生猪价格为32.60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1元/公斤,较一周前下跌1.08元/公斤;土杂猪价格为31.91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27元/公斤,较一周前下跌1.27元/公斤。


今日七大区生猪价格仅有2个省、市(自治区)上涨,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8.94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58元/公斤;海南省37.27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49元/公斤。


全国猪价依旧毫无生机可言,开始从绿中飘红迈向“全军覆没”。西北局地已经掉下30元/公斤的及格线,东北主流报价接近30.5元/公斤。南方主流猪价则在32-34元/公斤之间徘徊。目前来看,南北生猪均价“两极分化”已明显减弱,猪价相差不大。


全国生猪均价前五:海南省外三元均价为37.27元/公斤、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三元均价为36.69元/公斤、广东省外三元均价为36.69元/公斤、四川省外三元均价为36.34元/公斤、福建省外三元均价为35.99元/公斤。


目前猪市依旧处于不稳定的下跌状态之中,多数养户看好元旦、春节,看涨猪价心情依旧热烈,更有养户表示现在压栏就是为了春节能再赚一轮。对此,养猪网提醒各位理性看待,科学出栏,谨防集中抛售,将利益最大化!


猪价下滑,官方、专家“力挺”散户,究竟因为啥

官方、专家看好散户?


犹记得今年政策下发最密集的时期,散户们还在抱怨,为何没有出现针对我们的扶持项目?


这不,十一月刚刚结束,散户就开始频频“上榜”。从10月生猪生产形势发布会到《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紧接着又是专家强调,不能忽视散户养殖对我国产量的重要作用,散户好似“一夜之间”被人挖掘出的财宝般炙手可热。

产业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小散户的退场和消失,是生猪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中小散户的退场,不只是因为亏损、非洲猪瘟这些原因。在过去更长的时间里,由于一些地方一刀切的政策,使得中小散户不得不退出。甚至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存在限制中小散户入场的政策门槛”,陈及说,

“现在看来,应该取消这些入门限制,使得中小散户有重新进入市场的能力”。陈及认为,在还有上亿户农民的现实条件下,中小散户养殖、乃至一家一户的养殖,仍旧是稳定市场供给的重要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陈及说,“我们和发达国家不同,美国只有几百万农民,这决定了养殖必然是规模化的,但我们的农业人口还有很多,家庭联产承包的形式未来仍不会变。这就意味着一家一户养殖的形式,仍旧不能完全取消”。猪肉供应事关大部分居民的营养摄入,同时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形式,陈及说,“在当前情况下,取消家庭饲养的限制,不仅可以让供给结构变得更加多元,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化庞大的农业人口,甚至经济的下行还让一部分人返乡创业、就业,让他们投入到养猪这个传统的行当里,既是给他们一个增加收入的机会,也能够促进市场供应的稳定”。

散户在非洲猪瘟、环保政策中受到的损失巨大,又因为种种原因能够获得的机会相对较少。


如今,散户的主场或将到来,不论官方是为了快速恢复生猪生产,还是想要帮助散户升级转型。笔者认为,散户都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期。毕竟,非瘟带来的红利总会过去,而热爱养猪事业的我们还要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