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下滑,官方、專家“力挺”散戶,究竟因為啥

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已經連續下跌一週,日均跌幅維持穩定,豬價轉機暫未顯現。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民生工程異常重要。如今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影響居民消費,甚至推高物價,對於保障民生不利。

為了加快生豬生產,散戶近期頻頻登上“舞臺”,好似突然之間,不論是官方還是專家都意識到了其重要性……


豬價下滑,官方、專家“力挺”散戶,究竟因為啥

豬價暫無轉機,養戶需理性


2019年12月14日,據數據監測,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33.40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35元/公斤,較一週前下跌1.54元/公斤;內三元生豬價格為32.60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01元/公斤,較一週前下跌1.08元/公斤;土雜豬價格為31.91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27元/公斤,較一週前下跌1.27元/公斤。


今日七大區生豬價格僅有2個省、市(自治區)上漲,分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8.94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58元/公斤;海南省37.27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49元/公斤。


全國豬價依舊毫無生機可言,開始從綠中飄紅邁向“全軍覆沒”。西北局地已經掉下30元/公斤的及格線,東北主流報價接近30.5元/公斤。南方主流豬價則在32-34元/公斤之間徘徊。目前來看,南北生豬均價“兩極分化”已明顯減弱,豬價相差不大。


全國生豬均價前五:海南省外三元均價為37.27元/公斤、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三元均價為36.69元/公斤、廣東省外三元均價為36.69元/公斤、四川省外三元均價為36.34元/公斤、福建省外三元均價為35.99元/公斤。


目前豬市依舊處於不穩定的下跌狀態之中,多數養戶看好元旦、春節,看漲豬價心情依舊熱烈,更有養戶表示現在壓欄就是為了春節能再賺一輪。對此,養豬網提醒各位理性看待,科學出欄,謹防集中拋售,將利益最大化!


豬價下滑,官方、專家“力挺”散戶,究竟因為啥

官方、專家看好散戶?


猶記得今年政策下發最密集的時期,散戶們還在抱怨,為何沒有出現針對我們的扶持項目?


這不,十一月剛剛結束,散戶就開始頻頻“上榜”。從10月生豬生產形勢發佈會到《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緊接著又是專家強調,不能忽視散戶養殖對我國產量的重要作用,散戶好似“一夜之間”被人挖掘出的財寶般炙手可熱。

產業經濟學家、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


過去一段時間裡,中小散戶的退場和消失,是生豬供應減少的重要原因。“中小散戶的退場,不只是因為虧損、非洲豬瘟這些原因。在過去更長的時間裡,由於一些地方一刀切的政策,使得中小散戶不得不退出。甚至直到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存在限制中小散戶入場的政策門檻”,陳及說,

“現在看來,應該取消這些入門限制,使得中小散戶有重新進入市場的能力”。陳及認為,在還有上億戶農民的現實條件下,中小散戶養殖、乃至一家一戶的養殖,仍舊是穩定市場供給的重要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視。


陳及說,“我們和發達國家不同,美國只有幾百萬農民,這決定了養殖必然是規模化的,但我們的農業人口還有很多,家庭聯產承包的形式未來仍不會變。這就意味著一家一戶養殖的形式,仍舊不能完全取消”。豬肉供應事關大部分居民的營養攝入,同時也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形式,陳及說,“在當前情況下,取消家庭飼養的限制,不僅可以讓供給結構變得更加多元,也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短時間內不可能消化龐大的農業人口,甚至經濟的下行還讓一部分人返鄉創業、就業,讓他們投入到養豬這個傳統的行當裡,既是給他們一個增加收入的機會,也能夠促進市場供應的穩定”。

散戶在非洲豬瘟、環保政策中受到的損失巨大,又因為種種原因能夠獲得的機會相對較少。


如今,散戶的主場或將到來,不論官方是為了快速恢復生豬生產,還是想要幫助散戶升級轉型。筆者認為,散戶都應該把握好這個時期。畢竟,非瘟帶來的紅利總會過去,而熱愛養豬事業的我們還要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