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明《(萬曆)廣西通志》的編纂者蘇浚,於人物篇的小序中雲:


“ 故觀粵西諸山,類奇峭卓立,所生賢豪,亦多相肖。

談經術者不屈於群咻,豎風猷者羞馳於末路,至沉壑若歸,赴鑊若飴,雖百折不悔也。


廣西的歷史、河山,造就一方人的獨特性格,武的如此,文的也如此,確值得深入探討。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圖為斑峰書院

書院的學生曾經創下“一榜三舉人,一門三進士”的壯舉,因此名聲大振。


科舉鄉試,從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出發,頭兩場考八股制藝,以四書五經為題,附試帖詩,三場考策問。


這樣,不但可試出考生作文及書法水平,而且可從闡發聖賢之微言中看出其儒學思想,從策論時務中看出其通達事變的才能。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圖為劉福姚墨跡。

劉福姚(1864~?),臨桂人,臨桂詞派重要成員之一。光緒十八年狀元,是廣西科舉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因其詞作多抒發愛國情懷佳篇,傳誦一時。著有《忍菴詞》。(圖片來源於《廣西通志·照片志》)


一般來說考取解元的,在當時看來,水平著實超人一等,這更增加其清高的大夫意識。


查清代廣西100名解元的去向,約50%通過會試及大挑等途出仕,有30%以教書為生,有20%居家當員外地主或情況不明者。


除了少數軟骨頭與劣紳,多數是有才氣有骨氣的人物。


廣西是個邊遠落後省,出仕各省往往被人瞧不起,這常增長文士憤而爭氣的勁頭。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陳繼昌(1791-1849) 書法作品


傳說,三元及第的陳繼昌就任出狀元最多的江蘇省巡撫時,不少士子投以輕蔑的目光。恰好,蘇州的關帝廟落成,士子專意請他題聯。他想了一下,揮筆寫道: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


妙語雙關,借贊關雲長以回敬高傲者,大長自己的志氣,也讚揚清代與自己一樣成三元的蘇州錢棨。


出仕解元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陳宏謀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陳宏謀 像


他於雍乾盛世官至東閣大學士印宰輔,任外官內宰足足42年,外任歷3府12行省21任官職,數度浮沉,五回革職。


任內官,“六部尚書少一部”,當過五個部的尚書。最後致仕歸家時卒於途。


人們尊敬他並不因他官做得大做得多,而是他那獨樹一格的務實理學,以朱子之學為立腳點,反對王(陽明)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


他說:“是真理學,必有真事功。


以此施展其濟世利民的抱負,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博得“

嶺表儒宗”的稱號。


出仕解元中骨頭最硬的是謝濟世,謝濟世是全州謝家一門三解元之一,後中進士、點翰林,正值雍正皇帝大興文字獄之時。初筮仕浙江道御史就嫉惡如仇,不畏權貴,敢於直言。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謝濟世 像


明知河南巡撫田文鏡是雍正寵臣,他還大膽彈劾其貪贓枉法的罪行。


激怒了雍正,將他罷官繫獄,疑他與田文鏡的對頭李紱(曾任廣西巡撫,時為直隸總督)結為朋黨,於刑部嚴審問他為何人指使?


他答道:“孔孟。讀孔孟書見奸不擊非忠也。


刑部判他死刑,雍正改為流放阿爾泰邊地。


跋涉數千裡始到邊地,恰巧相熟的灌陽舉人陸生楠因著書獲罪也流放到那裡,二人相依為命。


豈料一道聖旨,將二人就地處斬。綁赴刑場時,陸生楠先受刑,血濺滿地,監斬官凶神惡煞地問:“看見沒有?”他仰頭答道:“看見了!”忽然傳來密旨免斬,他才幸得留下條性命。


流放共九年,到雍正去世時才得回京。不久,乾隆任他為湖南糧道。他並不灰心而明哲保身,反更仗義執言。


他查出巡撫許容縱容下屬借徵田賦大肆勒索鄉民,起而揭發。豈料許容先行誣告他越權,朝廷不問是非將他罷官下獄。


百姓替他喊冤,御史及欽差大臣秉公辦事,方得平反覆職,調任驛監道,並將許容等問罪。


不久,來了個新巡撫,又收集他的詩文告密,乾隆怕再興文字獄,只得下令將他的著作焚燬了事。後來,耿直的濟世因年老而辭官回鄉,百姓稱他為“

鐵御史”“小包公”。


不樂仕進的解元,以教書為業,兀兀窮年,亦得人敬。


武緣(今武鳴)劉定逌,是壯族少有的解元,乾隆九年領鄉試第一後,不久考中進士、點翰林、任編修。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劉定逌 像


由於得罪了掌翰林院的大奸臣和坤,被劾歸故里。自此從事教學一輩子,成為清代廣西著名的教育家。


最初在家鄉武緣和思恩府授徒餬口,廣西人仰慕其學問氣節,紛紛聘他前往教學。


他曾出掌過潯州、賓州、桂林等書院,培養了大批人才。嘉慶九年鄉試時,他84歲,以60年前領鄉試第一的身份應邀重赴鹿鳴宴,大為士子所尊重,並視他為“粵西第一流人物”。他一生安貧樂道,常吟道:“讀書何所樂,樂在讀書心;讀到忘言後,曠然無古今。


武鳴流傳著他的故事:有一年,他去探親時到了山東孔子故鄉,士子們知他是廣西名儒,邀他對聯,


士子出上聯

西鳥東飛,遍地鳳凰難下足

他怎能低聲下氣?對出下聯:

南麟北走,滿山虎豹盡低頭


士子只好以禮相待。


這些對聯絕了!盡顯廣西解元的才氣和骨氣

《廣西通志·照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