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四强”产业做大做强加速崛起

通讯员 宗禾

记者 马冠群 报道

晨报淄博12月14日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于9月25日、9月29日、10月17日、12月11日分四次召开“四强”产业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具体分析各产业优势短板,共商共议推动“四强”产业做大做强、加速崛起的思路举措,奋力开创淄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市委书记江敦涛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讲话,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分别出席会议。

在四次企业家座谈会上,来自全市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的80余位企业家代表先后参加座谈。各位企业家着眼于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高质量发展,讲潜力、谈思路、提意见,议措施、谋未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谈了很多真知灼见。在听取发言时,江敦涛、于海田不时与企业家进行互动交流、探讨问题,气氛热烈、亲切有序。对于企业家反映的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江敦涛、于海田当场安排有关部门、区县认真研究,现在能够解决的,立即予以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施工图,并第一时间向企业家回复;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也要实事求是地向企业家说明情况。

江敦涛在讲话中指出,“四强”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中央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部署,立足淄博产业基础,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的,符合淄博实际,是淄博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有可为、前景可期,必须坚定不移地聚焦聚力做大做强。其中,新材料产业是淄博市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要聚焦先进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特色金属材料等进行集中攻坚,努力率先实现突破,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基地;智能装备产业是淄博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基础好、门类全、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要坚定不移向中高端攀登迈进;新医药产业是淄博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要坚持生物药与化学药并举、医药与医疗器械同兴,以创新研发和资本链接为动力,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是淄博市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在某些特定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高度,要坚持差异化方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江敦涛强调,推动“四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着力铸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力做长、做宽、做厚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产业集群。要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下决心推进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产业效益“五个优化”,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人才金政37条”,组织实施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集聚计划和百名博士、千名硕士来淄创新创业行动,为“四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要聚力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积极引进风投、创投等投资机构,做大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活跃金融要素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金融支持,为科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要大力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着力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链接、用好资本金融、物理空间、会展活动等各类平台,打造和共享一批研发、检测、中试平台,以产业组织理念突破“双招双引”,为“四强”产业发展集聚更多优质要素资源。要建立完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引导,促进行业自律和抱团发展。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丰富各种商业业态,提升城市年轻指数、时尚气质、活力水平,为各类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江敦涛强调,企业家特别是做实业的企业家很不容易、令人尊敬,市委、市政府将持续推进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的十条措施》,自觉为企业发展助力加油,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让广大企业家安心、放心、专心发展。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争第一、当中心”的境界追求,紧盯行业发展前沿,聚焦行业领军企业和团队,积极引进顶尖人才、顶尖技术、顶尖管理理念,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壮志雄心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要勇于拿出优质资源,加强与全球全国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强强联合中实现发展壮大。

于海田指出,“四强”产业承载着淄博市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各级各企业要坚持以“四新”促“四化”,着力推动“四强”产业做大做强。要在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上下功夫,自觉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健全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切实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上下功夫,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经营理念,认真做好市场分析研判,积极开展学习对标活动,加强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为企业服务的职责,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实施流程再造,扎实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努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广大企业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完善安全环保防治措施,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安全经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