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的修建:怎样让水向高处流,让船翻过山岭

灵渠的修建:怎样让水向高处流,让船翻过山岭

公元前221年之后的某个深夜,征南秦军又一次遭遇了偷袭,还失去了他们的统帅屠雎。

谁也没料到南征战役会陷入泥潭。秦将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灭亡楚国后,对岭南地区的征服已提上日程。战斗初期秦军节节胜利,甚至击毙了西瓯部的君长“译吁宋”。然而百越人躲入丛林与鸟兽相处、战法也改为游击战之后,立刻夺回不少优势,他们和越人先祖一样,“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让秦军一时难以捕捉到踪迹,更重要的是,秦军还面临一个巨大难题:缺粮。

秦军进兵运粮主要依赖水路,南方密布的水网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当他们需要进入密林深处扫荡时,江河已变为溪流,船舶再也无法大批运粮,只能恢复人力搬运、陆路运输的老办法。运粮的兵卒牲畜每天同样要吃粮食,这样大部分粮食都消耗在路上,再加上百越人不时的偷袭,真正运到军中的很少,秦军也就无法继续进军,战斗力和士气一天比一天低下。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百越人在杀死秦将屠雎后,又分头向秦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淮南子》声称的所谓“伏尸流血数十万”当然是夸大说法,但秦军陷入困顿应该是肯定的。

运粮问题最后是一位监御史“禄”解决的,注意断句是“监御史/禄”而不是“监御/史禄”。他主持修建了那条大名鼎鼎的灵渠。不过在秦代,它还没有这个名字,而是被称为秦凿渠,至今还在广西桂林的兴安县静静流淌。

广西兴安位于五岭最西的越城岭以南,距离漓水、湘水都很近,两条水流加上打通它们的灵渠,共同组成一个向西倾斜的“H”形。左右两条南北走向的竖道分别是漓水、湘水,中间东西走向的横杠就是灵渠,准确说是灵渠的南渠。可这项工程难度非常之大:湘水水位低于山岭,漓水的水位更比湘水还高,船只没办法从低处向高处“爬坡”;就算是真能翻过越城岭,过岭后山势又开始陡降,水流一泻千里,船只十有八九要被打翻。

这样的难题看起来无解,然而“禄”居然想出了解决办法。

假设我们身处秦代,要把粮食从中原运往岭南秦军,就需要坐上船,从右面那条竖道——湘水出发,一路逆流南下,因为湘水是从南向北流淌的,别忘了那句毛主席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在中国的河流当中颇为少见。当接近灵渠时,最先看到的就会是被称为“渼潭”的分水塘,粮船会从灵渠的北渠进入那里,这条北渠故意修得迂回蜿蜒,这是为了避免湍急的水流直泄而下,冲刷河床、冲毁堤岸。

进入分水塘后,眼前先是一条向南伸展的浅滩,有如狭长的舰艇,它叫“铧嘴”,主要作用是减缓水势,保护身后的水坝不被水流冲垮。这座水坝没有选择常见的“一”字形,而是呈倒“人”字形,上面不时点缀着碧绿水草,两边各自连接东西两岸,也连接着南北渠。这座水坝被称为“大小天平坝”,北面的长坝为381米,叫大天平;南面的短坝为124米,叫小天平。

灵渠的修建:怎样让水向高处流,让船翻过山岭

来自湘水上游的海洋河先是被铧嘴一分为二,又越过两座堤坝,被这“大小天平”三七分流,七分继续北淌,三分被引入南渠渠口,溅起层层叠叠的雪白浪花。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把水流“压”进南渠,从而尽力减少落差、大大抬高水位;更能视不同水势随时调整水量:枯水时把全部湘水引进南渠,洪水泛滥时又能越过坝顶、泄进湘水,从而始终保证渠水的水位固定。当年的都江堰也是这样分开岷水的。

灵渠的修建:怎样让水向高处流,让船翻过山岭

透过清可见底的水流,还能依稀望见水下层层叠叠的石条,看起来好像鱼鳞,它们被称为鱼鳞石。这种叠法远比直上直下的垒砌更为经久耐用。这些石条在两端各留有一个等边梯形的凹槽,每两根石条一拼、两个凹槽一对,中间就拼成一个两边宽中间窄的新凹槽,工匠们再把冶炼好的铁水灌进石槽中,等铁水冷却变为铁码,由此牢牢“铐”住两根石条,几乎没可能分开,所以堤坝本身异常牢固。

堤坝之下还有坝基,它是由一根根长约2米的松木打成排桩,抓牢水底的鹅卵石。大家可能会担心,木料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会腐烂,可松木恰恰是例外,它的木质中含有松脂,浸水后反而会吸水鼓胀,越泡越结实,有句俗语叫“水泡万年松”,“万年”夸张了点,但两千年是有了。1988年11月,兴安水电局与兴安博物馆合作,在铧嘴南侧挖出三根松木桩,其中保存最好的一根至今还在灵渠遗址展出。

灵渠的修建:怎样让水向高处流,让船翻过山岭

这时,粮船就从小天平坝的尾部逆流驶入灵渠的南渠,这也是沟通湘漓二水的主体工程。水面并不开阔,不过三五丈宽,两岸青山耸立绿树成荫,繁茂的枝叶密密匝匝交织在头顶,只露出一线狭长的天穹,渠道水势却十分湍急,船只几乎被滔滔浪花裹挟着向前,许多地段都要小心控制船速以免翻船。

南渠共分四段,每段都引入始安水等天然河流,不仅节省人力、缩短工期,还能使水势逐渐叠高,也使渠道依山势蜿蜒盘旋,减缓流速。不过即便如此,船只想驶过整条水渠仍然不容易。这一带以石质为主,许多地段难以深挖和拓宽,有些地段的渠道水浅无法行船,而许多地段又是弯多、滩陡、水流急,不易航行,只能趁水涨的时候行船,或者干脆由纤夫挽舟直上,如登峻坂,硬是将船拉过去。

后来到了唐代,灵渠又增加了“陡门”,在这些难以行船的地段用硬木制成闸板,船只逆行每驶过一道陡门,闸板就在身后闭合,迎面而来的漓水就可以把水位抬高,使船只能继续前行;等行驶到下一座陡门前,依旧如法炮制,通过这种一节节蓄水的办法,让船只逐步升高。

水渠两岸还修建了一段特殊的长堰:顶端同样用石条垒砌,下面却开了一个个渠眼,这是用来泄水的。渠中水少的时候,就关闭这些渠眼;如果洪水泛滥,就把渠眼统统打开,多余的渠水就能从这里泄回湘水,以免冲毁堤坝,还可以灌溉耕田。这种长堰叫泄水天平。

水渠的北岸耸立着一块巨石,它叫“飞来石”,这是当地的一个传说:修建水渠的过程中,堤坝多次被湘水中潜伏的鼍龙捣毁,连续两位主持修建的将军因此被处死,第三位将军幸得仙人相助,调来巨石压死鼍龙,堤坝终于建成,这块巨石就是所谓的“飞来石”,那位将军也选择自刎以告慰两位前任的在天之灵,秦军把三人合葬在一处,起名“三将军墓”。至今游客们仍能在灵渠景区看到它。不难想象,类似三将军这样为灵渠献身的将士,在秦军中还会有很多。

灵渠的修建:怎样让水向高处流,让船翻过山岭

与此对应的是工程质量。历经两千年,灵渠依旧可以通航,灵渠修建完成后,后来的王朝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微修补,据清代《兴安县志》记载,“历代以来,修治(灵渠)不一,类皆循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

灵渠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座城堡,那就是秦军为保护灵渠而修建的驻兵要塞,后人称它为“秦城”。它坐落在灵渠与大榕江的汇合之处。灵渠以西十公里处还有一座严关,灵渠、秦城和严关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源源不断来自中原的兵卒、粮草和武器,大都通过这里渗透进岭南的原始森林。看到这座秦城,就标志着即将进入漓水,灵渠的终点也快到了。

有理由相信,灵渠是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之前完成的,因为正是在那一年,咸阳朝廷再度征调大批军民发往岭南,粮道的顺畅使秦军再无后顾之忧,这一年,他们彻底平定了岭南之地,在当地设立了南海郡(今广东,治所番禺)、桂林郡(今广西大部,治所布山)和象郡(今广东、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治所临尘)。从此以后,岭南地区逐步融入了中原文明。

至今,广西地区还流传着桂林米粉的传说。据说秦军南下后,因为都是北方人,习惯了面食,不爱吃南方的大米,于是把米做成面条的样子。传说当然是假的,秦代还没有出现面粉,不过这个故事倒多少折射出大批北方人口南迁的现实,同时也可以看出:灵渠修建完成后,秦军真的不缺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