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江南水鄉一直對我有著別樣的吸引,那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樸中的一抹閒情......都讓我這個北方人喜歡而又喜歡!兒子小的時候,我帶著他遊遍江南,那已經很久遠了。現在,此時,想在我還有這個閒情逸致的時候,邁開步下江南,重走時隔N年的江南水鄉,江南古鎮,真是好極了。

說起江南的水鄉,我首選了錦溪小鎮,它位於崑山市,在我遊走江南水鄉的列表內,當然錦溪是首選,因為那兒有我相交了15年之上的好友。人們說,能夠相交10年的朋友,就可以做一輩子的朋友了,我們是15年的姐妹情,下輩子也是好朋友哈。如約而至,來到崑山。前一天崑山還在下雨,所以,還是能感覺到江南的一絲涼爽,沒有燥熱。

坐著好友的小紅轎車,一路興奮的話嘮、一路狂奔,快樂的駛往錦溪古鎮。從崑山到錦溪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路上兩個活跳蝦似的女人歡快極了。她居然告訴我說,錦溪小鎮是她的婆家所在地,輕車熟路很順利到達了。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這就是獨特的十眼橋,它也叫“小寶帶橋”,花崗石材質,多孔的平板橋,由一孔較高的平板與九孔低平板橋連接而成,橋全長52m,設計很優美。十眼橋始建於南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寬闊而平靜的五保湖,承載著錦溪人安靜閒情的生活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五保湖上飛來一個盡情玩耍的帥哥,水浪四濺,讓橋上的遊人來不及躲避而濺溼了衣裳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從五保湖邊遙望,可見湖中一個纖巧玲瓏的小島,浮漾在水中央。這個小島就是宋孝宗的寵妃陳妃香消玉殞的神州第一水墓。陳妃水葬後,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構建了蓮池禪院,並命僧守之。錦溪因此更名為“陳墓”,長達八百年。1992年,重修水冢。1997年,列為崑山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陳妃深深愛上錦溪,錦溪也把她融入懷抱,讓她在美麗的五保湖上安靜地一睡萬年。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錦溪古鎮,有太多的故事。遙望陳妃水冢,靜心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陳妃水冢靜臥在鎮南五保湖中,四周長滿蘆草,遠遠望去,波光淋漓,柳葉飄飄,難怪陳妃喜歡這裡。聽說,湖面水位上升,墓地跟著上升,水位下降,墓地跟著下降,絕不會被湖水打溼,不管水位多高,陳妃水冢總是露在湖面上,搖曳著綠色的蹤影,真的很神奇。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錦溪鎮為何要改為陳妃墓呢?相傳在南宋紹興後期,當時被冊立為皇太子的趙瑋,(就是後來的孝宗)準備出征迎擊金兵,保衛家園。當時陳、葛二妃同往,懂得兵法,武藝嫻精,現在金兵南犯,國難當頭,兩人效法梁紅玉巾幗從戒,要求跟隨太子出征,保衛宋室江山,也是女中丈夫。金兵敗退之後,為防止金兵捲土重來,高宗暫留趙瑋駐守平江以觀敵態。陳妃非常喜歡錦溪鎮的水鄉之美,不忍離開。當陳妃病逝後,趙瑋派人要在平江這一帶找尋一塊風水吉利的墳地,有個陰陽先生選中了錦溪鎮五保湖中的一個隱藏在淺水層裡的獨圩墩,說是找到了一處龍穴,陳妃葬於此處,太子繼位坐上龍椅後社稷平安,江山昌盛。所以,趙瑋親自護送陳妃的靈柩到錦溪進行水葬。葛妃病歿,臨終前要求也葬到錦溪,好與陳妃為伴。孝宗成全了葛妃的遺願,將她安葬在錦溪三里外的一處土墩上,葛墓的地名也由此而來。“蓮池禪院”是因陳妃而建造,種上了白蓮,以寄託對陳妃的哀思,故事很悽美。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這些經歷了歲月風雨的古橋,點綴著錦溪,串連起了美美的水巷像一幅長長的水墨畫卷,讓我陶醉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小鎮寧靜而優雅,湖光水色裡,掩映著粉牆黛瓦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美人靠,依水而建,風景別樣,我要坐一坐,靠一靠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與其他小鎮相比,錦溪更具生活的氣息,岸邊房簷下,擺放的大缸小缸,這些充滿著生活滋味的鹹菜缸匯聚成了錦溪小鎮的別樣味道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走在古老的長廊下,一邊是居民的老宅,一邊是沿河的廊椅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錦溪人悠閒自得的生活在水鄉自己的世界裡,向我們這樣匆匆路過他們家門口的過客,在他們的眼裡或許也是一道風景線吧。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一座紅色的木橋,連接著錦溪兩岸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開船嘍

划船的婦女都是穿著藍色的碎花上衣,頭帶斗笠。她們嫻熟的划著船,還個個會唱歌,整個水巷迴盪著她們的歌聲。負責給我划船的划船女,你看她笑的燦爛如花啊!她問我喜不喜歡聽她唱歌,我說:喜歡,你唱吧!她開心的用她那不亞於她燦爛笑容的嗓子首唱一曲“好日子”,她接二連三的唱著,一首接一首,最後幾首她用方言唱,我聽不懂啊。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我在小小船上不停地轉動,為了能夠拍到更好看的風景,居然坐到了好友這一邊,她說,幸虧我倆都不胖,否則船體不平衡會翻船的,哈,儘管我倆都不胖,但船體還是傾斜了。好友用錦溪方言跟搖船女交流著,我眼巴巴的看著她們暢快的交流,聽著我一句也聽不懂的方言對話:)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搖櫓船載著遊客從我眼前劃過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我們這些匆匆過客,有沒有打擾錦溪水鄉的安靜生活?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水巷人家。水巷兩邊可以遙相呼應的隔岸聊天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橋下劃過的搖櫓船,下次去,我一定要試試,看能否把船搖起來:)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可愛的小朋友,你看到了哪個角落的風景這樣開心?你的笑臉一樣使我暢然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蘇繡很精緻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鎮街角一撇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很有情調的一間鋪子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古老的狹窄小巷子,很陳舊,昭示著它的古老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小鎮上有太多的小橋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每座小橋的模樣不同,但它們的滄桑一樣

古鎮以皇妃墓命名800年,在水鄉,感受皇帝與寵妃的悽美愛情故事

錦溪有2000多年曆史,因為擁有眾多的博物館,古董博物館、張省美術館名人博物館、“文革”博物館、紫砂博物館、根雕館等,中國博物館之鄉的稱譽一點不為過,還有一個是在中國僅此一家,屬國內首創的錦溪古磚瓦博物館。

錦溪古鎮原貌保留很好,水鄉很美,傳說的故事很美,美食更美,敬請關注錦溪水鄉古鎮的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