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成員國“搭便車”?“政治正確”言辭掩蓋的是“朝貢的貪婪”


北約成員國“搭便車”?“政治正確”言辭掩蓋的是“朝貢的貪婪”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認為,北約成員國應該付出代價,因為不可能有“搭便車者”,但他接著說,美國的聯盟都是關於“相互尊重和共同價值觀”的。兩者不能兼而有之,那到底是哪一個呢?

“不可能有搭便車的人。沒有任何折扣計劃。誰都跑不了。”埃斯珀星期五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辦的一次活動上說。他指的是19個北約成員國仍然沒有把2%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國防”。

然而,實際上,搭美國龐大軍事機器的便車正是北約的宗旨。北約首任秘書長明確表示,北約的目標是“讓俄羅斯人出局,讓美國人進來,讓德國人倒下”,天哪,這正是北約在整個冷戰期間所做的事情。

問題是,即使在1989年蘇聯解體並剝奪了它繼續存在的所有理由之後,北約仍在繼續,尋找理由繼續進行“人道主義干預”和政權更迭行動。沒有所謂的“和平紅利”,只有無休止地增加軍事開支,帶來的回報越來越少。

儘管美國將3.5%的GDP用於“國防”,但五角大樓實際上並不僅僅是用來“保衛”美國。相反,它在全球維持著一個基地網絡,試圖強迫而不是說服世界其他國家屈服。

他說:“世界上很多國家把美國視為全球安全合作伙伴的選擇。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強大的軍事能力和裝備,也因為我們的價值觀。”然而,就在過去幾個月裡,北約盟國土耳其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沒有諮詢其他國家的意見——法國因為敢於指出這一點而受到指責,稱其腦死亡。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法國和土耳其這兩個北約國家仍然保持著能夠獨立行動的軍事力量,而其他所有國家的軍事力量幾乎都在萎縮。他們最多隻能召集幾個中隊的飛機,一個坦克團,一個信號連,或者一列後勤火車。北約大部分“國防”預算如何花?這需要敵人。於是各種“智庫中心”可以大量炮製宣傳,大肆渲染俄羅斯或中國的幽靈威脅。

官方的華盛頓實際上並不介意這種情況,因為它讓“盟友”安全地依賴於美國。理想的情況是,德國和其他“違約”的北約成員國不會把所需的2%花在國內,而是從美國購買武器和維護計劃,或至少為美軍在他們國土上駐紮的特權買單。

此外,五角大樓的問題不在於缺乏資金——國會批准的2020年預算接近7300億美元——而在於資金的使用方式。美國痴迷於複雜而昂貴的武器系統,這些系統的製造商故意在美國境內分散生產,以確保它們不會被取消。

不用說,這幾乎是沒有成本效益的,並導致像F-35這樣的史詩般的慘敗。大肆宣傳的隱形戰鬥機已經吞噬了所有其他飛機的設計,卻全面表現不佳,在整個項目的生命週期內需要花費1.5萬億美元。

此外還有一些更普通的東西,比如咖啡杯,每個售價1200美元。

這就是為什麼埃斯帕和他的老闆特朗普需要“盟友”提供更多資金的原因。軍事工業聯合體必須得到滿足。然而,納貢的要求會被政治上正確的措辭所掩蓋。

埃斯珀在週五的同一篇演講中說,“我們的聯盟不是交易型的。相反,它們植根於相互尊重、共同價值觀和為之奮鬥的共同意願”。

他沒有具體說明這些值是什麼。也許我們可以問問庫爾德人,他們曾被用作對付“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的炮灰,而埃斯佩爾只會說,美國“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承諾給予他們國家地位,甚至不保護他們不受北約盟友土耳其的侵犯。

名義上,北約是一個平等的聯盟,決策是通過協商一致達成的。在實踐中,美國這個詞的分量遠遠超過(比方說)比它小1000倍的黑山——黑山之所以成為成員國,不是因為其軍力微不足道,而是因為它保證了北約對亞得里亞海的所有權。

比埃斯珀的虛偽更糟糕的是,北約既不是為了價值觀,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全球霸權的理念。凡用刀者必死於刀下。美國的締造者們曾警告過這些,如果他們今天看到這些,會驚恐地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