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軍工20年

近年來,隨著我國軍工的快速發展,武器裝備突飛猛進,層出不迭。讓軍迷們很是興奮。然而僅僅是在二十年前,我國軍工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窮二白。21世紀初的幾年時間,在那個時代裡,我國的武器裝備差距和西方不是一點點,甚至用“代差”都難以形容那種極其大的差距。


縱觀中國軍工20年


中國軍工的發展可謂坎坷
在美國巴斯鋼鐵廠和英格爾斯造船廠將一艘又一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推下水的時候,我國卻只能從別國大量進口技術“組裝”兩艘052型驅逐艦。在洛克希德飛機公司開始製造F22戰鬥機,首飛成功並且計劃在10年內裝備部隊的時候,我國依舊還沒有徹底解決殲8Ⅱ和“飛豹”的種種問題。當時的我們,各項技術都要落後歐美國家一大截。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人依舊錶現出了高超的智慧,一方面整頓三軍,將備戰打仗再次放在了軍隊的第一位。
並且由於蘇聯解體,美國在全球已無敵手,我國可謂是在雞蛋上跳舞,內憂外患,經濟難以看到希望以及和西方霸主的對峙,讓當時的我們舉步維艱。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人依舊錶現出了高超的智慧,一方面整頓三軍,將備戰打仗再次放在了軍隊的第一位。另一方面,也在軍工科研上開始做準備,其中更以海軍為甚,引入了俄羅斯4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和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並且在90年代末期,毅然花費了十幾億美元得到了“瓦良格”號航母。雖然這艘航母僅僅花費2000萬美元,但是為了讓這艘航母順利回到中國,卻花費了十億美元以上,而當時的中國每年的軍費也不過是百億美元而已。


海軍的現代級驅逐艦
在空軍方面,我們更是奮起直追,這也讓殲10,這架中國製造的“一代名機”在98年試飛成功,在2004年正式裝備我國空軍部隊,而也正是有了殲10的基礎,殲20才能被研發出來。自此,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一個快車道,短短十幾年,就研發出了殲10,殲11,殲16,殲15,殲20,運20等多種飛機,一躍邁進航空大國的門檻。

縱觀中國軍工20年


躋身世界一流戰機的殲20
過去的20年, 對於中國軍工來說,這毫無疑問是艱難的二十年,但也是充滿了希望的二十年。經過20年的埋頭苦幹,如今的我們,海面上,採用自然循環堆的093型攻擊核潛艇已經下水,國產航母也在緊張訓練之中,052C“中華神盾”開始服役,一艘被堪稱“餃子級”的054護衛艦已經上了船臺。陸軍開始裝備96和99式主戰坦克,戰鬥力更上一層,天空中殲十已經成片飛行,殲20也已經順利服役。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攻關。在這裡,向奮鬥在一線的科研人員致敬。

縱觀中國軍工20年

中國本土軍工業正持之以恆地縮小差距,但仍面臨關鍵技術難題。最突出的是飛機發動機,目前中國似乎仍不能生產令人滿意的引擎。
中國軍工企業同進行國防研發的科研機構和大學一樣,都是國有。但這並未阻止它們像私企一樣打入出口市場。近年來,隨著這些軍工企業大力推動武器出口,中國在全球武器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