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縣的故事

歷史中有許多經過值得細細回憶 有些影響社會的事情應永遠銘記

寧晉縣可是個古老的地方,相傳堯舜時期渠溝迂迴彎轉,楊柳成行,特別是那楊樹高達百丈,粗十圍,質白紋細。人們稱這種楊樹為“大白楊”。建廟宇、立柱塔粱都用它,因此這個地方也被稱為“楊地”。春秋時期當時皇帝晉獻公非常寵愛他的一位叫驪姬的妃子,晉獻公聽信她的話說大兒子和二兒子面生反骨,於是立即處死了大兒子申生,二兒子重耳逃到了楊地,發憤圖強成為一方諸侯,因為勤政愛民人們稱他為晉文侯,晉文侯認為是楊林庇護了他,於是就把城池改名楊氏邑。後晉武帝司馬炎登基當上了皇帝,分封諸王,規劃郡縣,在太康年間(280年)把楊氏邑併入癭陶縣,後來就叫癭陶縣了。楊地古老留下了許多美麗傳說。今天我們講述一個關於八仙過海中張果老的故事。

據傳那還是唐朝的武周時期,武則天奪了李家江山當了皇帝,天下大亂外族入侵,特別是黃河以北,民不聊生、四處逃難。癭陶縣百姓十有八個逃走。後來直到李隆基當上皇上,社會才逐漸穩定下來,張果老騎著他的小毛驢從癭陶縣過,看到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蕪很是痛心,他就騎著毛驢,念動咒語,引來神火把野草全部燒了。有騎著毛驢找來種子散在地上。春去秋來,遍地莊稼長得穗大飽滿,一片豐收好景象。莊稼要豐收了,張果老來到難民聚集看到幾個小孩在玩耍。然後叫來小孩說我教你們一首歌謠吧。天皇皇、地皇皇、癭陶莊稼長得強,誰收割,誰收藏吃飯吃足有餘糧。難民聽到小孩都在唱這歌謠,就問小孩誰教你這麼唱的,有個小孩說是一個騎著毛驢的白鬍子老爺爺教的。難民一想,噢這怎麼和神仙張果老那麼相似。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從癭陶縣逃過來的難民根據地。他們攜家帶口紛紛趕回家園收穫莊稼。過上了安定的好日子。后皇帝李隆基聽說這個事情,就問臣下這張果老多大歲數了?臣下回張果老在唐堯時期就已好幾千歲。然後李隆基就下令去癭陶縣找張果老,癭陶人說張果老給我們種好莊稼就走了,也不知道去哪裡了。後聽人說在中條山見過,他們就往中條山找張果老,一直找到今(山西大同)恆山附近才找到,要求張果老去見皇上,張果老不去,所幸地上一趟。人們一看發現張果老死了,沒辦法就只能走了,他們一走張果老有活了。他們立馬又返回來請,張果老地上一趟有死了。沒辦法只好回去像李隆基交旨,李隆基迷信神仙有派中書舍人徐嶠拿聖旨以最高禮儀去請,這才請回來張果老。李隆基問,老神仙你活了幾千歲,有什麼長壽秘訣啊。張果老說我不是神仙,我的長壽道理就是“息心養氣”李隆基要把玉珍公主許配給張果老並封官,張果老說我就是個俗世老頭我不會做官,你放我回去吧。李隆基沒辦法只好放張果老回恆山了。臣子田同秀和李林莆說皇上遇見了活神仙這可是萬壽萬福啊,李隆基聽後很高興,就下令改元,把年號改為天寶年號,大封文武百官,祭拜天地。特別把發現神仙張果老的癭陶縣提了出來,,有臣子認為癭陶與應逃諧音所以留不住神仙,李隆基就把癭陶改為含有“安寧晉福”的寧晉 寓意張果老給人們帶來了幸福,打哪時候起癭陶縣就叫寧晉縣了,皇帝給郡縣起名這是一種榮耀。人們就把寧晉一直叫到了現在。據已一千兩百年曆史!

寧晉縣的故事

寧晉牌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