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號稱充值刷單即返利實為貼錢騙局,警方偵破一起網絡刷單系列詐騙案

「世相」號稱充值刷單即返利實為貼錢騙局,警方偵破一起網絡刷單系列詐騙案

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警方成功告破一起涉案金額1200餘萬元的“網絡刷單”系列詐騙案。圖/中新網

原題:號稱網絡刷單返利卻是貼錢騙局 湖北咸寧警方偵破一起網絡刷單系列詐騙案

充值本金加入刷單微信群,一開始收到了返利,沒想到要取回本金時直接被“踢”出群。

記者近日從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公安局獲悉,在上級公安機關指揮部署下,歷時3個多月,跨越6省9市,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涉案金額超過1200萬元的“網絡刷單”系列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帶破全國各地詐騙案件296起,扣押凍結涉案資產近400萬元。

據悉,今年6月14日,咸寧通山縣通羊鎮居民方燁(化名),通過微信加入到一名為“禮品策”的刷單微信群中,說好只要從事“刷單”就會獲取6%的返利,並且充值本金5天內如數退還,充值越多,收益越大,穩賺不賠。

方燁在“禮品策”微信群業務員的指導下,通過手機支付寶充值了5000元,然後在“禮品策商城”App中充值刷單,果真獲得了6%的返利。後續20多天,他先後投入資金共計6.7萬元。

7月8日,方燁想提取部分現金,卻無法套現,詢問“業務員”也無回應。次日,他再次詢問時,突然發現被對方“踢”出該刷單微信群。

方燁趕到通山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報了案。

7月24日,通山縣公安局正式對該案進行立案偵查,併成立專案偵查小組。通過對受害人資金流向偵查,民警發現,受害人方燁的被騙資金被轉移到一個名為“252520355@qq.com”的支付寶賬號,在今年4月至7月期間,該支付寶賬號收入資金多達4785萬元。該賬號一有資金進賬,則馬上將資金流出,而資金的流向則大多是銀行卡,其中最大額的是流向“雲南倉須商貿有限公司”銀行卡資金1490萬元,其餘資金則多是流向陳某林(湖南桑植人)等多人的銀行賬戶。

所有流出的資金,則在湖南省張家界市的各銀行ATM機,被一一提取,不知所蹤。

“雲南倉須商貿有限公司”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偵查民警分赴雲南省昆明市和湖南省張家界市調查取證。通過偵查手段,陳某林、鄒某、何某等多名嫌疑人一一浮出水面,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

偵查民警又趕赴上海市某公司,及時調取了犯罪嫌疑人使用的“禮品策”商城App平臺交易數據的犯罪證據,通過並聯碰撞,獲取了何某、鄒某等10多名嫌疑人的信息,成功掌握了以覃某、陳某為頭目,陳某林、何某等為骨幹的詐騙團伙的犯罪事實。

至此,案件脈絡基本清晰,專案組果斷實施收網:對主要犯罪嫌疑人覃某、陳某進行上網通緝,並派出4個抓捕小組,遠赴湖南、陝西、廣東、廣西等省市,對四處逃竄的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

在當地警方支持配合下,各路追逃小組成功將覃某、陳某兩名主犯及另外7名犯罪嫌疑人一一抓獲歸案,另外兩名嫌疑人懾於法律的威嚴,到通山縣公安局

投案自首。

經查,29歲的湖南籍犯罪嫌疑人覃某和20歲的湖南籍陳某意圖通過網絡刷單獲取不法利益。今年3月23日,二人相約到上海市某公司購買製作了“禮品策”網絡購物App,以作網絡“刷單”詐騙平臺。為擾亂警方視線,4月上旬,陳某與其父來到雲南省昆明市,以其父親名義註冊成立“雲南倉須貿易有限公司”,作為網絡購物“刷單”的法人幌子。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某小區租賃一住房,以作詐騙實施地。

鄒某、葉某等10多名嫌疑人充當業務人員,利用購買和申請的QQ號、微信號,在互聯網上發送“刷單”返利廣告,以高回報為誘餌,吸引大量受害人通過“禮品策”網絡購物App進行刷單,向“雲南倉須貿易有限公司”支付寶及財付通賬號,匯入大量刷單資金。

7月初,犯罪嫌疑人覃某、陳某看見“禮品策”網絡購物App資金池金額可觀時,決定斬割收手、停止返利,將受害人未及時提現的資金陸續轉入犯罪嫌疑人鄒某、葉某等人購買收集來的銀行卡中,並將銀行卡內所有資金提現。與此同時,與同夥結算工資提成,將詐騙來的資金瓜分後各自潛逃。

網警提醒道,廣大網民看到“刷單”“刷信譽”“刷信用”的網絡兼職廣告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蠅頭小利所迷惑,犯罪嫌疑人正是通過前幾單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來騙取信任。一旦發現被騙,受害人要第一時間報警,及時提供對方的電話號碼、QQ微信等相關信息,為破案提供線索。

—END—

來源 | 法制日報

《法治週末》音頻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