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川西的廖懷信起義

1840年的鴉片戰爭後,清廷統治日漸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蔚為壯觀。咸豐四年(1854)夏,蒲江人廖懷信、大邑人張萬青在西川發動反對清廷暴政的農民起義,與太平天國遙相呼應。

廖懷信,生於道光年間,川西“天地會”頭領之一,蒲江縣中興場廖營人。他秉性豪放,好習武,喜交友,常聚眾操練,被縣衙偵悉,乃派兵丁夤夜到壽安鎮灰窯街緝捕,廖機警逃脫,逃時驚跑毛狗一隻,兵丁於是訛毛狗為廖之化身,稱他是“毛狗星下凡”,至此人稱“廖毛狗”。張萬青,因家族排行人稱張老八,川西“天地會”頭領之一,大邑縣人。其眾常常擄掠富戶,劫持官商銀餉,專肆劫富濟貧之事,民眾視其為宋代梁山泊“及時雨”宋江再世。時廖妻被豪霸所辱,張老八之父被大邑縣官收押,廖、張遂起反抗之念,乃約集會眾,積極籌集糧餉,準備起事。

咸豐四年(1854)夏,清廷苛政暴斂,饑民遍野,廖懷信組織“天地會”會眾抗糧抗捐,憑險據守蒲江長秋山區,喊出“窮人要發財,跟到上山來,窮人要伸冤,只有殺貪官”的口號。與此同時,張老八在大邑抗糧殺差,參加起義。這支起義軍剪去辮子,效仿太平軍裝束,紅巾纏頭,自稱受湖北太平軍派遣,響應太平天國。

蒲江知縣韓一鬆(江蘇籍北直宛平進士,咸豐三年任)得知廖毛狗“造反”,即派班頭馬長子去“捉拿廖毛狗”。馬長子在壽民桂花堰楊水碾與廖懷信相遇,他並不認識廖,向廖懷信打聽:“哪個是廖毛狗?廖毛狗住在哪裡?老子今天奉大老爺命令來抓他進城問罪。”廖懷信聽了,勃然大怒說:“老子就是廖毛狗!”於是,生死搏鬥中馬長子被廖懷信殺死。民間稱此事為“廖毛狗吃了馬長子”。聽到這個消息,鄰近各縣士紳嚇得面如土色,急忙在蒲江、眉山交界的中坪山,修築長約3裡、寬約2裡、高丈許的“太平寨”,以避兵燹,“寨子山”地名因此而來,現今尚存“寨子山”石頭城。

咸豐四年(1854)十二月初二,廖懷信率蒲江義軍與大邑、彭山等縣“天地會”會眾聚師雙流縣黃水河。初八,義軍300餘人,埋伏在彭山縣青龍場,奪得犍為縣解送成都的鹽課銀、商運銀數千兩,彭山縣令急率兵來追捕,廖懷信、張萬青率眾經長秋山熊坡回馬蒲江,駐紮今壽安鎮插旗山貞武觀。十六日,韓一鬆率衙丁、鄉勇圍捕,被廖伏擊於今壽安鎮八角廟側嚴坎,韓被殺死。清廷葬韓一鬆於成都城東,舊時蒲江縣城建有“韓公祠”。清《大邑縣誌》記載:“蒲令韓一鬆往擊被戧,遂攻蒲城,未克,焚東北二郭,還踞中興場,連日焚高埂子。”十八日,義軍克邛州冉場;十九日,屯聚大邑唐家場,過斜江攻崇慶之中和場,延燒十餘里;二十一日,攻佔大邑安仁鎮,大邑縣令急忙釋放張老八的父親。

義軍一路勢不可遏,沿途鄉勇、民團望風潰逃,一時西川震動。清廷諭令川督黃宗漢嚴厲“剿辦”,黃宗漢急派成都知府鄂惠調集黎雅、峨邊、成都諸營清軍,夥同川西鄉團前往鎮壓。二十二日,崇慶中和場一戰中起義軍失利,廖懷信掩護大隊突圍時被俘於高石碑孟墳園;二十三日,起義軍先鋒王應矩戰死;二十四日,張老八在崇慶三江口被叛徒劉四出賣被捕;二十七日,廖懷信、張老八等起義軍領袖在崇慶西河壩被清軍殺害,廖懷信、張老八領導的川西農民起義失敗。

蒲江民間傳說,廖懷信並沒有被清軍抓住,而是出了家做了和尚。民國初年,蒲江縣壽安川劇團在縣外唱戲,遇到一個和尚送了一份厚禮,和尚遙望蒲江縣城方向,祈禱蒼天,由此說他就是廖懷信,已經出家為僧。今天,廖懷信仍然是蒲江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茶餘飯後,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廖懷信造反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