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他奋战一线,打造“为生命守候”的医学殿堂。

她,勇斗歹徒,展现为师则刚的师者大爱。

他,坚守乡村,呵护山区家庭的希望

……


日前,经组织推荐、专家评选和公示等环节,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授予周口市郸城县东风乡郑庄小学于金梅等10名同志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荣誉称号。


10名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


周口市郸城县东风乡郑庄小学于金梅

郑州大学王华冰(已故)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荣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附属小学张玉红

济源市坡头镇第三小学杜战领

焦作市东环小学康新芳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郑美玲

洛阳市宜阳县花果山乡花山小学孔文卿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张振兴

商丘工学院丁华


于金梅:接下接力棒,

传承公公、丈夫坚守的教育梦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于金梅,女,群众,郸城县东风乡郑庄小学校长


面对失去爱人的剧痛,于金梅擦干眼泪,毅然接过丈夫的接力棒,传承公公和丈夫对教育的坚守,把一个濒临关门的乡村小学,发展成如今拥有在校生220余人的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今年3月21日深夜,于金梅年仅37岁的丈夫、郑庄小学原校长王岗,突发脑干出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忍痛送走亲人,于金梅义无反顾地挑起学校校长的重担。她一个人担起全校学生的英语课,每天早早起床,为住校学生烧热水、做早饭;住校生吃完早饭走进教室,她又来到校门口迎接走读学生。每天放学,于金梅站在校门口,挨个送走读的学生离校;晚上,她又一个个寝室地查看,把孩子们踢开的被子轻轻盖上……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在学校里,一年级学生王吉祥是个“特殊”的孩子,他的父亲和奶奶都患有精神疾病,母亲离家出走,剩下姐弟三人跟着爷爷王克才一起生活。在王岗的资助下,王吉祥才得以继续上学。王岗去世后,为了减轻于金梅的负担,王克才想让王吉祥退学。于金梅向王克才承诺:“我带吉祥住校,吃、住、学习,我管了。只要有我在,就不能让他辍学!”


如今的郑庄小学,综合楼建好了,宿舍也装上了空调,在校生人数增加到了220余人,于金梅 “一家两代三口接力办好农村小学”的感人事迹也广为流传。


王华冰:捐献遗体,发挥人生最后的余温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王华冰(1918-2019),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县人


1939年,王华冰经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介绍入党,先后在山东、重庆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46年,她按组织决定回到河南,解放后曾担任中共纺织工业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武汉钢铁公司机关委员会副书记、武汉钢铁公司医学院副院长、武汉钢铁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务。


王华冰始终牢记革命信念、不畏艰难困苦,坚定不移跟党走,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她在工作中积极负责,平易近人,作风民主,能够广泛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群众基础好、威望高。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王华冰与邓颖超同志)


王华冰离休后,依然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多次捐资助建家乡教育事业,并和丈夫、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武旋声将遗体捐献用于医学事业,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王华冰生前曾多次表明心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余热就发个余光吧!即使我们没热了,没光了,也要把遗体献出来,用于教学解剖。”


其子女遵其遗愿将王华冰的遗体捐献给郑州大学用于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实现了她和丈夫将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的心愿。


刘荣志:奋战一线,打造“为生命守候”的医学殿堂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刘荣志,男,中共党员,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主任


二十八年如一日,刘荣志坚守在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的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忠于职守,无声奉献,诠释了“传道解惑,铸魂育人”的奉献精神。


作为人体解剖学教师,刘荣志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找准自己的位置,明晰担负的使命,一边教学,一边收集尸体制作标本,为无限热爱的事业奋斗不止。他独立创办国内唯一一个以“中国”冠名的人体解剖学专业学术网站——“中国解剖网”和中国解剖学会官方网站,为我国人体解剖科学的信息化、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荣志积极参与关爱艾滋病社会公益事业,深入艾滋病患者家庭,用关怀和大爱换取家属对医学事业的理解与支持。他接收、处理艾滋病患者捐献遗体,创建了包含从遗体捐献到科普教育全流程的“人体生命科学馆”,使之成为一个“为生命守候”的神圣医学殿堂,演绎了“守候生命,敬佑生命”的博爱精神。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为攻克艾滋病研究难关,刘荣志冒着种种未知风险,亲自收集解剖了10多具艾滋病捐献者遗体,制作了世界唯一的艾滋病三维断层解剖标本,研发出世界首例数字艾滋病虚拟人软件,填补国内国际多项空白,为国际艾滋病影像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张玉红,女,中共党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附属小学教师


今年2月25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张玉红一大早从家里出来,准备在上班的路上买早点。


7点30分左右,她正在早餐店前排队等候,突然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男子手举菜刀砍向正在买早餐的人群。张玉红第一个飞身扑向歹徒,将其紧紧抱住。但身高不到1.6米的张玉红根本不是歹徒的对手,被歹徒摔倒在地,但她仍死死抱着歹徒不松手。这时,早餐店店主及周围群众一起动手把歹徒制服。突如其来的危险造成三名小学生受伤,其中就有张玉红的女儿。


张玉红作为一名教师,每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她守护着三个孩子,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幸运的是,受伤的三个孩子伤势不重,没有生命危险,只需住院治疗。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等孩子们一切都稳定下来,张玉红回家换衣服时,才发现自己的前胸后背全是血渍,头也开始剧烈疼痛,手一摸,头上有道大伤口。她忍着疼痛赶到医院,经检查,她头部受伤、颅骨开裂,需要住院手术。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张玉红在第一时间不顾个人安危,勇敢与歹徒进行搏斗,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谱写了一曲正气之歌。


9月,她因见义勇为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杜战领:坚守乡村,呵护山区家庭的希望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杜战领,男,中共党员,济源市坡头镇第三小学教师


1982年,杜战领从父亲手中接过教鞭,在济源市坡头镇苇园教学点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为了给山里孩子最完美、最幸福的教育,他认真研究教学,不断改进方法,从一个教育的“门外汉”成长为“真把式”。为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他坚持边学边教,每周都抽出一些时间,骑车到五六公里外的中心小学,向年轻的专业老师学习音乐、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学会后再教给学生。


杜战领通过自身示范、情景模拟等方式,给学生们讲传统美德、卫生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7年的坚守,他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超人”,乡亲们嘴里的“全把式”,济源市委书记亲自点赞的优秀“全科教师”。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2009年,杜战领经历了严重车祸,留下后遗症且需长期服药,但他一直以学校事业和学生学业为重,坚持工作在一线,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倾尽所有去呵护。他每天给学生做饭、护送学生回家,孩子们都在他的精心呵护和教育下快乐成长。受他的感染,他的妻子和儿子也主动到学校帮忙,给予他全力支持。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杜战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乡村教育的爱与奉献。


康新芳:直面挑战,扛起对教育事业的担当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康新芳,男,中共党员,焦作市东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兼焦作市冶金技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



他是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成功地将东环教育集团打造为全市名校;他是脚踏实地的改革者,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将职业学校转危为安;他用自己挺不直的腰杆,挺直了两所学校的脊梁……康新芳用自己的担当与勇气书写着教育的奇迹。


2009年,康新芳调入东环小学,以“悦纳”为管理理念,提升学校的品牌内涵。2011年,焦作市山阳区恩村三街学校因南水北调工程整体拆迁,群众和学校老师都一致选择加入东环,他以悦纳的情怀和担当精神,完成了学校的接收工作。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面对挑战,康新芳永恒不变的是忠诚担当。2015年,在焦作市山阳区打造教育名区的背景下,相关领导再次找到他,要东环与两所非常薄弱的学校进行集团化办学。他明知前路不易,依然选择挑起重任。


2017年7月,组织又一次找康新芳谈话,让他兼任焦作市冶金技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此时,该校已经走入严重的困境,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但他仍然选择担当,并且用两年时间让学校呈现发展的奇迹。


2019年,他被评为焦作市山阳区唯一的功勋校长。


郑美玲:忠于讲台,点燃学子成才新引擎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郑美玲,女,中共党员,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


郑美玲与“一”有着不解之缘:只考第一,是学生眼里的一姐,从教22年教学评估连续22年第一……但这位家长眼中的女神、同事眼中的超人、外界口中的传奇,其实有些“傻”。


她傻到放弃进京、放弃高职位。2015年,她入围“万人计划”全国教学名师候选人(河南基础教育第一次共四人入围),2018年,获得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的“中原千人计划”首批中原教学名师第一名……郑美玲本可以调入北京的名校,进入管理层,但她还是傻傻地选择了放弃。她说:“我只喜欢讲台,只喜欢做老师。”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她还傻到接下“烂摊子”。2017年10月,郑州枫杨外国语初三(9)班第二任班主任说什么也不肯继续做这个班的代班主任。此时距离中招考试仅剩7个月,郑美玲在母亲罹患癌症并进入五期、父亲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行走不便、孩子小升初的情况下,毅然接下了这个丝毫没有毕业意识的年级倒数第一的班。


郑美玲接手四个月时,初三(9)班成为年级第一;中考后,这个班体育满分率50%。全班2/3的学生获得650分以上的成绩考上全省知名高中,成为“传奇班级”。她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更是他们的命运……


孔文卿:扎根山区,牢记教书育人初心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孔文卿,男,宜阳县花果山乡花山小学教师


孔文卿任教的学校位于宜阳县花果山深处,海拔1813米,距县城69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山村小学。


1982年,花山小学遭遇“教师荒”,孔文卿作为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怀着对教育的热爱,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开启了他的教育生涯。那时,花山小学仅有一排平房,教学硬件差,生活条件艰苦。


当时,孔文卿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如何让这里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37年。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任教之初,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吃饭是个大问题,有的学生带点干粮,一过就是四五天,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孔文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就自带红薯、萝卜、玉米糁等给学生做饭。饭菜很简单,一碗热汤、一盘青菜,红薯馍、糊涂面,没有调料,只能撒把盐,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花山村还没有一条公路。每到新学期开学,孔文卿就和同事带着干粮、拿着扁担,沿着十几公里的山路,到乡政府把全校师生的教科书、教具、作业本挑回学校。


孔文卿深知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他注重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是由于他工作中的严格要求,远在深山的花山小学成为了当地的“明星小学”。


张振兴:忍受伤痛,助推中华武魂走向世界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张振兴,男,中共党员,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练员


从事专业训练20多年来,张振兴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刻苦训练,从全国冠军到亚洲冠军再到世界冠军,一步一步成就了他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金牌照亮比赛场,汗水浸透训练馆,长期的专业训练使得张振兴饱受膝病伤痛的折磨,但是他从不言弃、矢志不渝,依靠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职业精神,坚持不懈地对竞技场上的巅峰发起冲击。


2018年,在保加利亚共和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中,作为国家队队长兼旗手的张振兴代表中国队一举斩获规定套路陈氏太极拳和国际武联新编陈式太极拳比赛金牌,在世界赛场上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并成为河南首位获得太极拳世界锦标赛双料冠军的运动员。同年,他被授予我国体育运动员最高荣誉奖章及“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作为运动员,他纵横竞技赛场,功勋卓著满身;作为教练员,他胸有良知璞玉,麾下才俊迭现。张振兴所带队员李玉珠在2019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女子赛区)中荣获太极剑冠军,成为我省武术队建队以来的首位全国女子太极拳冠军。


在刚刚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他的队员们登上了河南彩车,以精湛的武技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展示了河南风采。


丁华:矢志创业,铺就中原教育新辉煌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丁华,男,中共党员,商丘工学院董事长


坚守初心,创业维艰。1994年,33岁怀揣科教兴国梦想的丁华,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创办了商丘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8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丁华怀一腔热血,殚精竭虑,初心不改,在艰苦创业中奋起,在坚守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在丁华提出的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乐园、公园、花园”的理念下,学校持续开展了以“书香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智慧校园”为内容的“五个校园”工程建设。丁华倡议全校师生为学校“种一棵树、栽一片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校园处处亭台楼榭、鸟语花香,绿化覆盖率50%以上。


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揭晓:共10人当选,致敬


丁华将一腔真情厚爱献给了学校的广大师生,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学生患病住院或家庭经济困难等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经常带头捐款捐物,以真情和善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经常忙于各种事务的丁华,内心最牵挂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已是耄耋之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症对外界的人、物无太多反应,所以只要他在商丘,每天必回家照看母亲。他每次出差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望母亲,拉着母亲的手陪她说说话,为她捶捶背、揉揉肩、捏捏脚。他常说,这是他此生一大幸福之事。

审核 | 陈 凯、杨晓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