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功能強大,可為什麼不用於華為手機呢?

華為又刷屏了!亮相於8月份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的華為鴻蒙操作系統,自推出以來一直廣受市場關注,而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透露,2020年華為大多數系統將全面搭載鴻蒙歐操作系統,除了手機,平板和電腦之外。而鴻蒙系統的全面開源也將於2020年8月正式開放。

受此影響近兩天與華為鴻蒙系統相關概念個股出現了較快的上漲。比如延華智能,藍盾股份,先進數通,北信源等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其中12月10號易聯眾還出現了漲停。

在這裡介紹一下鴻蒙系統,它是基於微內核的前景,全場景分佈式os,可按需拓展,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而且主要是應用於物聯網,特點是低延時,甚至可以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

對此,我們的理解是,鴻蒙操作系統的本意是要打造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物聯網意味著萬物互聯。目前華為的產品,包括智慧屏,可穿戴設備,車機設備,平板,電腦,手機,音箱,耳機等等,如果再算上目前深度介入的無人駕駛,也就是說鴻蒙操作系統將會把華為旗下所有的產品,落地場景都納入到這個操作系統當中。這一個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現在鴻蒙系統可以應用於主要的電子產品,可以說,國產操作系統替代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任正非甚至表示,在2~3年之內,鴻蒙操作系統將會成為媲美蘋果系統的操作系統。在世界主流操作系統行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們都知道,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在很多核心的科技技術方面,需要滿足國產化的要求,滿足自主可控的要求。那麼鴻蒙操作系統橫空出世,為我國軟件國產替代化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功能強大,可為什麼不用於華為手機呢?

那麼按照華為的計劃,功能強大的鴻蒙操作系統,明年應該還不會在手機中使用,為什麼呢?

分析一下,原因可能如下。

首先,用戶習慣的問題。

目前蘋果和安卓操作系統在手機的操作系統市場上佔據了絕大部分的份額。如果華為突然就把鴻蒙操作系統應用於手機,由於用戶的習慣一時半刻還得不到轉變,也就是說用戶在使用手機的操作系統過程當中,存在著一個適應性的過程。

此前,不能預裝谷歌操作系統的華為Mate 30手機,就沒有在歐洲上市。這裡面主要考慮的也是用戶習慣問題。

所以猜測一下,鴻蒙操作系統如果要移入華為手機當中,或許會採取逐步引入的方法,慢慢移入。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功能強大,可為什麼不用於華為手機呢?

其次,生態建設問題。

華為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是並不代表必須拋棄其他手機操作系統。這是一個企業的生態建設問題。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很引人注目的華為海思芯片問題。任正非曾經講過,華為可以自己生產芯片,但是不會放棄使用美國的芯片。

這裡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說,一方面華為會照顧自己的合作伙伴,讓大家互贏共利;另外一方面,雖然華為自己能生產芯片,但是技術是通過競爭才有進步的,多使用多瞭解競爭對手的產品,才能有更好的進步。

因此,2020年華為手機暫時沒有使用鴻蒙操作系統的計劃,也就不足為奇了。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功能強大,可為什麼不用於華為手機呢?

還有,鴻蒙操作系統應用於手機還有更高追求。

日前有記者問任正非,鴻蒙手機操作系統何時能夠媲美蘋果操作系統,任正非的回答是2~3年。

從這句話裡面可以看到,華為對於鴻蒙手機操作系統還有更高的追求。如果僅僅是滿足能使用的話,那應該不符合華為一貫的作風。畢竟華為的作風有點像蘋果,都是追求極致的完美。只有經過無數次的技術測試,才會投放於市場。

可以說,鴻蒙操作系統是我國國產軟件替代的一個里程碑,但是要應用到手機上,可能還是要再等待些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