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省璜王洋史話

閩清省璜王洋史話

形勝王洋,山間明珠。閩清縣省璜鎮王洋村,位於全縣之西南隅,省璜鎮區之西北方。此地為戴雲山餘脈,峰巒綿綿,群山環抱,中間形成一塊盤谷洋地,星羅棋佈著王洋、洋尾、官洋、墓灣、下坂、爐前、坑口、谷洋、際峰、玉水等十餘個村落,舊時統屬十都版圖,現今成為全鎮之王洋片區多個行政村。而王洋則位居各村中心,形列諸洋之首,故名王洋。王洋曾是十都區域的周洋鄉政府所在地;即使名為“王洋學校”,也涵蓋了周邊諸村的生源,可見其中心地位。王洋村舊時有古道四通八達,向東過牛石限,可通塔莊;向西經官洋,有捷徑直達省璜街;北面可通十一都池園重鎮;南向越漈峰、玉水,即入永泰縣境。如今,127縣道穿村而過,距鎮區8公里,去縣城再42公里即到。王洋雖處大山深處,交通卻較為發達。這裡還是梅溪源頭溪段,溪水清澈,水量充沛,環境清新。全村面積約4平方公里,在冊居民120多戶520餘人,且主要是吳氏一族。俯瞰王洋,全村盡覽;溪河兩岸,田疇阡陌;民居古厝,錯落有致;春華秋實,四季多彩;晨昏炊煙,雞鳴犬吠;夜幕降臨,百家燈火——王洋宛如山間一顆璀璨的明珠。

古老王洋,明代復興。說起王洋,一般人會以為此地居民大約多姓王吧,故才有此村名?就誠如“張莊”“李集”甚至“鄭國”一樣。其實不然,歷史以來王洋從未聽說有王姓人定居於斯,倒是傳說李、張、陳、賴、楊、鄧等六姓原本是這裡的最早主人。而到了現在的王洋吳姓始祖尚華公於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年)卜居此地時,原來的六姓早已是村中人口濟濟的旺族強者。可為什麼吳姓人後來居上,直至清一色一統王洋全村呢?民間對此有個神奇傳說。話說當年尚華公因放牧鴨群來於此地,並在洋尾山腳一角搭一座小小的草寮暫住,人稱“下厝仔”。可見,其時乃全村單門獨戶、勢單力薄的弱者。後來,全村要集資蓋一座“嶽武穆廟”,尚華公理所當然、十分樂意地出了一筆“份子錢”。到了廟宇竣工之日,時辰未到,尚華公就早早來此幫忙道士做零活、打下手。等至時辰甫臨,六姓人卻蜂擁而來,無視先來後到約定俗成的規矩,爭先恐後地搶在前面燒第一炷香,叩第一遍頭,意欲爭得好彩頭。平素本就謙讓、低調的尚華公卻被眾人推來搡去擠到門外去了。此時,正在誦經唸咒的道士看急了,隨口說了一句公道話:“你們拜好了就出去,讓姓吳的進來!”從此,六姓人在王洋漸趨衰敗,人丁凋零,直至消失。而尚華公後裔卻人丁興旺,瓜瓞綿綿。人們都說,那是道士一句無意的話應驗了——六姓人要從王洋出去,讓吳姓人進來。縱觀歷史,其實那僅是後人的一種說詞。而真正的因素應是六姓人狂妄的處世態度,使其終日裡“沉迷嫖賭飲,鴉片拳頭伬”,才致家族走向衰敗。而吳姓人卻是蓄勢而發,奮發圖強,因此後來居上,蓬勃發展。此應為真諦所在。如今,吳姓人一戶入駐王洋不足400年,已繁衍16代2400多人,並播遷海內外各地。

天成王洋,山水有情。初來乍到王洋,村民們總會說起此地一個獨特的地形地貎——只見溪水源源來,不知水從哪裡出。不說不注意,一說,經留意環顧四周,倒真是一處完全的山間盆地。進入村口要走一段下坡路,走出村子反而要上一截坡路。再看水尾方向,一座大王侖山巒橫亙於村口,使得溪水在這裡打了一個轉,乖乖地幾近九十度地向南折去,只留下一泓深深的“油行潭”。順著南流的溪水望去,前方又是一座大山擋住,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溪水就這樣委婉曲折、七拐八拐地走了半天,最後,又來到了與“油行潭”僅一山之隔、百丈之距的“洋尾潭”,再打個轉,才款款向東而去。這裡就是大王侖山最窄的脖子地段,素有“一山可聞兩潭鳴”之說。從當今航拍的圖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王洋水尾的河道呈一個“幾”字形的走向。如此地形,遠近少有。以舊時鄉間傳統的說法,屬於“來長去短,山水有情”的風水寶地。生活在如此天造地設的村子裡,真乃不是神仙賽似神仙。可是,在20世紀70年代“農業學大寨”的戰天鬥地運動中,竟有人提出一個大膽設想——在大王侖山最窄的脖子地段炸開一條新河道,讓河流“改彎取直”走捷徑,再將大王侖山與“幾”字形河道平整為農田。幸虧後來因籌不到買炸藥的資金才未付諸實施,此乃王洋天成山水之大幸也。

再說“油行潭”“釣魚島”“豬心石”勝景也讓村民們嘖嘖稱奇。此處溪潭之畔舊時建有利用水力榨茶油的“油行作坊”,故名“油行潭”,這倒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這河水湍急的河段,有一個僅數平方米的半月形天然小島,千百年來中流砥柱,巋然如故,而人們多乘興在此釣魚,遂稱“釣魚島”。更奇的是“油行潭”中心是洪水的主要通道,潭中其餘河石均被衝得一乾二淨,唯有一石雄踞水潭中心,歷經洪水沖刷,竟能紋絲不動,因其形狀酷似豬心,故俗稱“豬心石”,被譽為“鎮村之石”。

水韻王洋,陂渠有致。在王洋,四周青山如屏,唯中部的一條梅溪之水顯得更為突出與顯眼。潺潺溪水給村子注入了無限生機,還平添了不少靈動之美。為了讓溪流盡情地興利除弊,王洋的先輩們對河道施以許多科學合理甚至是非常巧妙的水利工程。比如,沿溪岸兩旁用河石砌成的長長護岸石堤,是全村最古老的基礎性建築設施。雖歷經數百年來無數次的驚濤駭浪、山洪衝擊,卻依舊巋然如故,保護著兩岸大片農田與民居的安然無恙。如今,光從那歷盡滄桑卻從容不迫的姿態上,已足以讓人肅然起敬。更何況,透過那樸實無華卻內蘊美感的石堤,誰知其中還包含著諸如用松木當“地牛柴”基礎的科學方法,以及修堤石工精湛的砌石技術?其次,築壩攔水,開渠引水,又給王洋的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帶來了普惠和利益。如今,百年古圳“安前圳”和“上墘圳”以及新渠“三級站渠道”宛如王洋的主動脈一樣蜿蜒於全村的田野阡陌、房前屋後,讓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滋潤。而汩汩渠水中還不乏給人們帶來不盡樂趣的魚蝦螺蜆。此外,還專門修有帶動水車作功的“油行陂”。顧名思義,“油行陂”的水所帶動的水車主要是用來碾油茶籽榨油的。後來,水車還被擴展到碓米和磨粉直至發電。至今,還留下了“油行潭”和“磨坊”的地名。再就是王洋人在千餘米的河段上前前後後修了各式各樣、古韻新姿的橋,既給人們通行兩岸帶來了方便,還增添了不少別樣的風景。如“六房祖厝”門前的古石磴橋,是村頭來往兩岸的重要通道。因修石磴橋而壘起的一條堤壩,無形中蓄成一潭清水,遂成了一道景觀,更是孩子們游泳洗澡的好去處。可惜於2016年的“七九”洪災中被沖毀。也許是人們的實際需要吧,現在又有人在原址上用河石稍加搬動、整理,形成一道最原始的石磴橋。在水尾,又有一座新修的長長的石磴橋,那是用稜角分明的規整條石鋪成,與舊時以圓潤河石修成的石磴橋,又具有了不同時代的風格。在孝亮厝門前,有一處舊時木橋的遺址,從留下的石構件來看,其建造形式十分巧妙。就是在護岸的石坡中嵌入兩條鑿有孔洞的石板,孔洞直徑約20釐米,打入木樁,應該就是橋頭的橋墩了。兩個孔洞之間的距離可以看出木橋的寬度約2米,加上橋的南端就是開有店鋪的孝亮厝。村民回憶說,舊時,人們在這裡購物、乘涼、聊天,夏天裡年輕人還在橋面上睡覺,享受習習溪風。現在,兩岸通行的主要橋樑是位於“油行陂”下游的一座石拱橋。因為兩岸地勢北高南低,故南岸必須壘起一處高高的橋臺,使整座拱橋顯得巍峨壯觀。拱橋單券直跨二三十米,整座橋樑包括欄杆一色青石拱砌,雄偉牢固,線條優美;兩邊橋頭古樹如蓋,廕庇全橋,成為村中一處美麗的風景。當然,在欣賞這些古樸壯觀的水利工程,享受無盡方便與恩惠的同時,更應該體會古往今來無數先輩蘊含其中的艱辛汗水與聰明智慧。

閩清省璜王洋史話

劉玲豔 攝

宜居王洋,古厝櫛比。由於王洋山間盆地的地理特點,用村民的話說是“八卦地”,故數十座民居建築皆分佈於盆地之中、溪河兩岸。東西南北,皆宜朝向;村道相連,阡陌縱橫;家家房前,可望半村;一聲呼喊,全村傳遍;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困難相扶。各色民居雖建成年代不同,風格也各有迥異,但皆粉牆黛瓦,更是錯落有致。既構成一幅水墨畫般的山居圖,也記載了王洋的厚重歷史。現擇其要而簡述之。

王洋吳氏宗祠 提起王洋的古厝建築,當然首數“吳氏宗祠”。其位於村口水尾大王侖山麓,靠山面溪,坐東北向西南,以羅盤術語表述為“坐艮向坤”。宗祠建成於清朝嘉慶丁卯(1807年),距今已200多年。佔地11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80平方米許。正座6扇5間,配有下座回照,四圍天井。是村中保存最為完整、且獨具規模的古建築。即使經過之前歷次的“破四舊”運動,尚能如此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應該說與村裡清一色吳氏後裔有關,因為宗祠都是他們心中神聖的地方。雄偉大氣的虎頭門上方鑲嵌青石雕刻的“吳氏宗祠”金字匾額;回照上方有一條用長達14米的大杉木做成三間直透的屋樑;正座大廳面闊9.5米(2.86丈),採用“四井扛梁”構造。這種與眾不同、別處少見的大尺寸、大規格的建築形式,既體現了當初王洋吳氏人的雄心勃勃和興旺發達,還為建築史留下了一種具有標誌性、獨特性的建築遺存。如今,經過裝修粉飾,宗祠重煥異彩,更加金碧輝煌。廳堂之上,琳琅滿目的各色牌匾,記錄了王洋吳氏人燦爛的歷史。如“文魁”“進士”“捷報”“大夫第”等是古代文明的印記,而“傳薪照九州”“上校”則是當代人才輩出的寫照。如“三讓堂”“五代同堂”又是吳氏人優良家風的典型範例。同時,這裡還是王洋吳氏後人春秋祭祀祖宗的神聖場所。也是春節、正月擺元宵、迎元宵的中心點。因此說,王洋吳氏宗祠不僅是一座頗具工藝價值的古建築,更是王洋吳氏人永遠的精神家園。

祖厝 又稱一祖厝。建於明末,為王洋吳氏始祖尚華公所建。該厝坐落於村之東北隅山麓。正座6扇5間,配建有書院、橫厝、外橫厝。門前有人工建造的水池,河卵石砌成的邊坡牆基,翹角有致的轉斗門亭,矮矮屏牆,彎彎曲徑,滿眼古韻。據傳,當初祖厝建成後,人丁興旺,人口大增,其派下曾有“一厝九十九領蓑衣”之說,即一座民居內有99個可穿蓑衣下地勞動的男丁。但唯有一事不盡如人意——年輕人氣盛有餘,和諧不足,俗話說“毛大不細”。為此,尚華公特派遣次子去拜師潛心學習堪輿術,意欲從風水上尋找癥結。次子學成歸來,特誠邀師兄前來規劃祖厝改造方案,一者唯恐自己知識不濟,二者亦體現公平公道。經慎重謀劃,決定在原建築大格局不變的情況下,略施“做法”:一是將後廳地面用淨土墊高三寸;二是把右邊後門一口水井井口用石板蓋住一半;三是改造書院走廊臺階,左邊以石砌,右邊用木製;四是特製二個外形尺寸相同的青石墩,分別安在正座前面左右走廊牆腳處,似供人當凳子坐,但左石墩是一石整體,右石墩卻是二石拼成,並用竹篾箍緊。經此改造後,果然長幼有序、尊老愛幼之風漸成。這到底是何緣故,老祖宗未做說明,至今人們更無法解釋,但吳氏後人卻始終尊重老祖宗的“做法”。直到1979年,老屋正座拆建時,所有上述特殊“做法”均原樣保留。當然,吳氏的優良家風也一直在這種特殊“做法”的映照和教育中代代傳承著。

下洋厝 又稱二祖厝。建於清初,為王洋吳氏二世祖(應字輩)二房與四房合建。該厝位於村尾,依山面溪,洋麵開闊。傳說為“犀牛望月”之形,屋後左右有兩塊天然岩石,稱為“生命之丸”。兩邊橫厝各開一井,門前左右各建有人工水池,大門為轉斗門亭,據稱,此種佈局均依照下洋厝的地形,以堪輿學理論進行規劃而建。下洋厝素以人丁發展快著稱,至今,仍流傳著“5忠18孝”的自豪之說,即九世忠字輩5人,其兒子十世孝字輩就有18人。該厝原建築為全木扇結構,有正座6扇5間,橫厝、書院、後廚房一應俱全。20世紀60年代初,先後拆建為土木結構。現仍保留有原來的大門轉斗門亭,河卵石砌成的門前埕和部分牆基,滄桑古樸,獨具風格。還有廳堂公媽龕上懸掛的一方“神主牌”也是老物件。黑底金字,眉額左書“時思堂”,其中林林總總、依次依序排列著王洋吳氏一至五世56對先祖先妣的名諱。一個興盛的吳家繁衍史從中可見一斑。

石限厝 又稱六房祖厝。建於清初,為王洋吳氏二世祖六房應祥公所建。該厝雖然位於村頭,但卻選擇側身山樑之姿,以坐水尾面溪頭之向,呈諸水歸朝之勢,營造一種獨特的總體佈局。民國初年,該厝原址拆建為土木結構。現正座6扇5間,配有書院、橫厝,門前矮圍牆構成轉鬥,從低而高依次三埕三幅臺階通至廳堂。其中橫厝右重左輕,對全屋側山而坐起了平衡作用,興許其中也是總體佈局中的一種智慧吧。

王洋頭厝 坐落於村之北部半山腰、地勢略高處山窩中,故厝因地而得名。該厝建於清末民國之初,由王洋吳氏第七世吳洪詔、吳洪謀、吳洪誦、吳洪調四兄弟合力所建。吳氏四兄弟在家講孝悌,出外重忠信,自成家族式經商模式,在福州開有米行、柴行、染坊三大行,規模達數十間鋪面,因此成為村中鉅富。其富足程度如何?今天村裡仍流傳著一句話“光官用袋盛,進出用斗量”。“光官”為閩清本地話,指“銀元”。這句話說的是四兄弟當時錢款來往,因銀元、銀票、銅錢量多得只能用麻袋來裝;出納結算時,銀元、銅錢不是一一點算,而是用斗量來計算。可見他們當時經商總量的宏大,當然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後來,四兄弟又籌劃在王洋頭起建大房子。平整地基時,因門前山灣深,需要修多級石護坡。如果換一般的人,是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建房成本。可是四兄弟財大氣粗,未建房先修建護坡,而且選在百米之外開始逐級以河石砌坡,階梯式依次升高,直建7條石護坡,才與房子地基平。而房子也是三座直透,依山逐級升高。這樣,整個建房工程需要大量石頭。對此,四兄弟採取建房用石以重量計價購買。而且大小石頭皆可用,男女老少均上陣。因此法比較優惠、公道,響應者眾多,甚至有人渾水摸魚,一塊石頭稱了又稱,東家也不太計較。所以很快修成一座規模壯觀、精工細作的大房子,被稱為“王洋第一”。可是,樹大招風,後來,竟被土匪放火燒燬,僅剩下第三進被風火牆隔開的才倖存下來。如今,廢墟上雖已相繼重建,但其後代依然原樣保留著火後殘存的老屋部分以及特建的7條石護坡。憑此,後人仍能感受到“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箴言的魅力以及舊時代匪患的猖獗。

後溪南厝 又稱新厝。位於一祖厝右上方,依山面洋,門前為大片農田,視野開闊。為吳家棟、吳家才等三兄弟所建。該厝稱為“新厝”,但正座6扇5間卻是全木結構,明顯是清朝民居風格的老房子,怎麼反叫“新厝”?原來,該厝原址位於村西頭一處地名“後溪南”地方,厝因地而名“後溪南厝”,建於清朝。後因位置偏僻,生活不便,於民國初年,吳家人請技術老練的木工將原屋整體搬遷到現址,甚至正面大門巨大的青石門框也原樣搬來安裝,並在新址建有左邊土木結構的書院,故又稱新厝。該厝是革命烈士吳貴新的故居。

洋中厝 顧名思義,該厝位於王洋村平洋的中心,故名之。其坐北朝南,依山面溪,四周平疇沃野,光線充足,陽氣朗朗。洋中厝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原建築全木結構,正座6扇5間,建有書院、橫厝、外橫厝。“公社化”時期,曾作為集體食堂。可見該厝寬敞宏大、位置中心。後因年久失修,於1960年圮塌。1962年,其後人在原址重建。該厝是王洋村地下革命工作發起人吳質夫的故居。

長丘頭厝 又名阿芳厝。阿芳,大名吳訓芳,該厝為其於清代所建,故厝以建房人俗稱為名。其原址位於村之偏僻山區“劉灣”地方。解放後,實行集體化體制,生產勞動大部分在王洋平原地方。該厝人為生產、生活便利,遂於1954年將原屋整座搬遷至長丘頭新址重新組裝,故又名長丘頭厝。“主篙”(主持)當年整座搬遷組裝的就是該厝木匠大師吳為仙。

後門壠厝 又名忠知厝。位於村之南部山麓,地名後門壠,厝以地而名。該厝主人吳忠知,故又以主人名而稱之。忠知厝也是一座整屋搬遷的房屋。為吳忠知於20世紀30年代在鄰村“來藤頭”向余姓人家整屋買下之後,再行整屋搬遷工程。忠知厝廳堂懸掛一方紅漆金字“革命軍屬”牌匾,是1952年閩清縣人民政府頒發。那是該厝青年吳家挺當年踴躍參軍抗美援朝而留下的光榮紀念物,如今,已是一件珍貴的準文物了。

家元厝 又名孟連厝、章興厝,皆以厝內主人名字來命名。該厝位於村之西北向,坐村頭朝村尾,面前開闊。建於民國之初,至今有百餘年曆史。正座中間全木結構,兩旁土木結構,應是先後兩個時期建成。書院圍牆,自成院落。也許是略感門前陡落,故其門前埕尾圍牆高高,大門轉鬥朝向左邊。如此憑牆眺望,有如案几在前,給人以神寧氣定之感。這應該是傳統建築學中的一種補償手法。

景清厝 厝以主人景清名為號。該厝實為景清之父元燦於清末民國初所建。位於村之中南部溪畔,依山面溪。屋前與溪邊傍岸之間是村中一條通衢大道。屋旁岸邊有一座木橋遺址,為舊時兩岸主要通道。因其地處中心、交通要道的優勢,故在厝面前設專門店面,開有日雜商店。店前路旁搭涼棚、設石椅,是村民購物、聊天的場所。全厝由大門回照、正座、後座三進,以及兩旁書院、圍牆組成一個完整封閉的院落。高牆、厚門、兩扇小火牆,造型獨特,自成風格。

義賢厝 位於村之東南部,坐西朝東,與景清厝互為犄角。該厝全木結構,全屋低矮,為清中期風格。規模有正座、右橫厝、左書院及後廚房。但後期全厝大部改建成土木結構,只有正座廳堂和右邊兩直官房為原建築。門前埕仍保留著原有的河卵石拼砌的地面,古韻十足。屋後還有一口古井,水質清冽。

劇場 位於村之水尾,並列於王洋“吳氏宗祠”右邊。整座分前後兩個部分,先後擴建而成。前座建於解放初期,土木結構,面寬4間,深3間,中間大門,屋高三層,四圍高牆,屋面“洋樓罩”。初時做為王洋小學校舍,後學校與王洋大隊部合用。20世紀70年代,再建後座,前後連成一體,改作劇場。

王洋學校 現址坐落於王洋大王侖之巔。1970年,由王洋、官洋、太原三村聯合擇此新建而成。校舍土木二層結構,單間一字排開,大間教室,磚柱寬走廊。建築面積806平方米,操場面積780平方米。此處地勢開闊,視野良好,環境清幽,與民居拉開距離,是辦學的理想之所。新校舍建成後,“王洋初級小學”遂自王洋“吳氏宗祠”遷來,校名同時改為“王洋小學”。2004年9月,因生源減少,王洋小學由完小校降級為初小校,設立一至四年級4個教學班。2007年9月,仍因轄區生源不足,王洋小學停止辦學,學校撤併至省璜中心小學。回顧王洋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清末至民國前期。其時,王洋辦有私塾,招收十都10餘個村的學生。1946年,成立“周洋國民學校”,校名取“仁周”與“王洋”二村名各一字組成。招生涵蓋王洋、太原、爐前、官洋、橫溪、谷口、谷洋、仁周等村,此招生範圍一直延續至20世紀70年代。時校址設王洋“吳氏宗祠”。1950年,“周洋國民學校”更名為“周洋第一初級小學”,校址遷入宗祠右邊新蓋的校舍(即現在的劇場,宗祠騰作周洋鄉政府辦公用)。1959年,校名更改為“王洋初級小學”。此後,一直到搬遷大王侖新校舍,才結束在王洋“吳氏宗祠”及劇場辦學的歷史。其間,還兼辦過幾年的初一、初二教學班。貞在,已停辦10多年的王洋學校,儘管校舍已經破舊,但其依然是由此走出去的眾多莘莘學子的心靈家園。假如,有朝一日,能辦一場“王洋學校校友會”,這裡一定是一次群英歡聚的盛會。因此說,保護好王洋學校校舍,就是保護王洋的一處特色建築和歷史文化。

此外,還有 位於大王侖的嶽武穆廟和盧公殿,此地依山面溪,溪水環繞於廟前而過,環境清幽。這裡是村民們春節、元宵期間遊神、鬧元宵的主要地方。

紅色王洋,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王洋是省璜地區地下革命活動的重要基點。1947年12月,在閩中游擊隊蓮宅聯絡總站的領導下,省璜成立“八都地下聯絡站”。1948年春,王洋村民吳質夫與省璜地區的一批同志加入“八都地下聯絡站”,並由閩永游擊隊副隊長黃振萱和蓮宅聯絡總站站長林庭禮主持,在省汾大王宮舉行宣誓儀式。1948年5月,吳質夫先後在王洋發動吳為貴、吳述水、吳誠大、吳水妹、吳木朋、吳三妹等參加革命工作。他們積極參加收繳民槍、為閩永游擊隊籌集輸送軍需、動員醫師劉慎之連夜趕往永泰救治游擊隊傷員、參加解放合龍鄉、支前、剿匪等重要活動。其間,閩中地下黨領導人祝臻華、吳盛端、蔡光周、高飛、黃振萱、林庭禮等先後來王洋指導革命活動,王洋的地下工作者和群眾予以積極擁護並確保他們的安全,王洋也因此受到閩中地下黨的高度信任和重視。1949年7月15日,王洋村地下工作者接受一個光榮任務:接納閩永游擊隊率領的國民黨二十五軍某部投誠官兵共130多人來王洋整訓待編。整編隊伍被安排在建築面積寬敞的“王洋吳氏宗祠”,這裡食宿、學習、訓練都十分方便。王洋地下工作者和群眾在新成立的省璜紅色政權勝利鄉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義無反顧擔負起了整編隊伍的糧食、蔬菜、豬肉供應,以及情報傳遞、外圍站崗放哨等後勤保障工作。王洋群眾還專門籌集光洋和豬肉慰問整編官兵。一星期後,整編任務圓滿完成,隊伍由閩中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祝臻華率隊離開王洋,前往莆田閩中司令部駐地入編中國人民解放軍。閩清解放後,王洋地下工作者吳為貴積極報名加入閩清縣第四區武裝分隊。報名時,他懷著高昂的革命熱情,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吳貴新”,意思是“專心致志建設新中國”。1950年5月9日,吳貴新奉命與戰友們一起前往尤溪與閩清交界的石牌隔參加剿匪戰鬥,不幸犧牲,年僅2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