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省璜王洋史话

闽清省璜王洋史话

形胜王洋,山间明珠。闽清县省璜镇王洋村,位于全县之西南隅,省璜镇区之西北方。此地为戴云山余脉,峰峦绵绵,群山环抱,中间形成一块盘谷洋地,星罗棋布着王洋、洋尾、官洋、墓湾、下坂、炉前、坑口、谷洋、际峰、玉水等十余个村落,旧时统属十都版图,现今成为全镇之王洋片区多个行政村。而王洋则位居各村中心,形列诸洋之首,故名王洋。王洋曾是十都区域的周洋乡政府所在地;即使名为“王洋学校”,也涵盖了周边诸村的生源,可见其中心地位。王洋村旧时有古道四通八达,向东过牛石限,可通塔庄;向西经官洋,有捷径直达省璜街;北面可通十一都池园重镇;南向越漈峰、玉水,即入永泰县境。如今,127县道穿村而过,距镇区8公里,去县城再42公里即到。王洋虽处大山深处,交通却较为发达。这里还是梅溪源头溪段,溪水清澈,水量充沛,环境清新。全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在册居民120多户520余人,且主要是吴氏一族。俯瞰王洋,全村尽览;溪河两岸,田畴阡陌;民居古厝,错落有致;春华秋实,四季多彩;晨昏炊烟,鸡鸣犬吠;夜幕降临,百家灯火——王洋宛如山间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老王洋,明代复兴。说起王洋,一般人会以为此地居民大约多姓王吧,故才有此村名?就诚如“张庄”“李集”甚至“郑国”一样。其实不然,历史以来王洋从未听说有王姓人定居于斯,倒是传说李、张、陈、赖、杨、邓等六姓原本是这里的最早主人。而到了现在的王洋吴姓始祖尚华公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卜居此地时,原来的六姓早已是村中人口济济的旺族强者。可为什么吴姓人后来居上,直至清一色一统王洋全村呢?民间对此有个神奇传说。话说当年尚华公因放牧鸭群来于此地,并在洋尾山脚一角搭一座小小的草寮暂住,人称“下厝仔”。可见,其时乃全村单门独户、势单力薄的弱者。后来,全村要集资盖一座“岳武穆庙”,尚华公理所当然、十分乐意地出了一笔“份子钱”。到了庙宇竣工之日,时辰未到,尚华公就早早来此帮忙道士做零活、打下手。等至时辰甫临,六姓人却蜂拥而来,无视先来后到约定俗成的规矩,争先恐后地抢在前面烧第一炷香,叩第一遍头,意欲争得好彩头。平素本就谦让、低调的尚华公却被众人推来搡去挤到门外去了。此时,正在诵经念咒的道士看急了,随口说了一句公道话:“你们拜好了就出去,让姓吴的进来!”从此,六姓人在王洋渐趋衰败,人丁凋零,直至消失。而尚华公后裔却人丁兴旺,瓜瓞绵绵。人们都说,那是道士一句无意的话应验了——六姓人要从王洋出去,让吴姓人进来。纵观历史,其实那仅是后人的一种说词。而真正的因素应是六姓人狂妄的处世态度,使其终日里“沉迷嫖赌饮,鸦片拳头伬”,才致家族走向衰败。而吴姓人却是蓄势而发,奋发图强,因此后来居上,蓬勃发展。此应为真谛所在。如今,吴姓人一户入驻王洋不足400年,已繁衍16代2400多人,并播迁海内外各地。

天成王洋,山水有情。初来乍到王洋,村民们总会说起此地一个独特的地形地貎——只见溪水源源来,不知水从哪里出。不说不注意,一说,经留意环顾四周,倒真是一处完全的山间盆地。进入村口要走一段下坡路,走出村子反而要上一截坡路。再看水尾方向,一座大王仑山峦横亘于村口,使得溪水在这里打了一个转,乖乖地几近九十度地向南折去,只留下一泓深深的“油行潭”。顺着南流的溪水望去,前方又是一座大山挡住,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溪水就这样委婉曲折、七拐八拐地走了半天,最后,又来到了与“油行潭”仅一山之隔、百丈之距的“洋尾潭”,再打个转,才款款向东而去。这里就是大王仑山最窄的脖子地段,素有“一山可闻两潭鸣”之说。从当今航拍的图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王洋水尾的河道呈一个“几”字形的走向。如此地形,远近少有。以旧时乡间传统的说法,属于“来长去短,山水有情”的风水宝地。生活在如此天造地设的村子里,真乃不是神仙赛似神仙。可是,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战天斗地运动中,竟有人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在大王仑山最窄的脖子地段炸开一条新河道,让河流“改弯取直”走捷径,再将大王仑山与“几”字形河道平整为农田。幸亏后来因筹不到买炸药的资金才未付诸实施,此乃王洋天成山水之大幸也。

再说“油行潭”“钓鱼岛”“猪心石”胜景也让村民们啧啧称奇。此处溪潭之畔旧时建有利用水力榨茶油的“油行作坊”,故名“油行潭”,这倒不奇怪。奇怪的是在这河水湍急的河段,有一个仅数平方米的半月形天然小岛,千百年来中流砥柱,岿然如故,而人们多乘兴在此钓鱼,遂称“钓鱼岛”。更奇的是“油行潭”中心是洪水的主要通道,潭中其余河石均被冲得一干二净,唯有一石雄踞水潭中心,历经洪水冲刷,竟能纹丝不动,因其形状酷似猪心,故俗称“猪心石”,被誉为“镇村之石”。

水韵王洋,陂渠有致。在王洋,四周青山如屏,唯中部的一条梅溪之水显得更为突出与显眼。潺潺溪水给村子注入了无限生机,还平添了不少灵动之美。为了让溪流尽情地兴利除弊,王洋的先辈们对河道施以许多科学合理甚至是非常巧妙的水利工程。比如,沿溪岸两旁用河石砌成的长长护岸石堤,是全村最古老的基础性建筑设施。虽历经数百年来无数次的惊涛骇浪、山洪冲击,却依旧岿然如故,保护着两岸大片农田与民居的安然无恙。如今,光从那历尽沧桑却从容不迫的姿态上,已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更何况,透过那朴实无华却内蕴美感的石堤,谁知其中还包含着诸如用松木当“地牛柴”基础的科学方法,以及修堤石工精湛的砌石技术?其次,筑坝拦水,开渠引水,又给王洋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带来了普惠和利益。如今,百年古圳“安前圳”和“上墘圳”以及新渠“三级站渠道”宛如王洋的主动脉一样蜿蜒于全村的田野阡陌、房前屋后,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滋润。而汩汩渠水中还不乏给人们带来不尽乐趣的鱼虾螺蚬。此外,还专门修有带动水车作功的“油行陂”。顾名思义,“油行陂”的水所带动的水车主要是用来碾油茶籽榨油的。后来,水车还被扩展到碓米和磨粉直至发电。至今,还留下了“油行潭”和“磨坊”的地名。再就是王洋人在千余米的河段上前前后后修了各式各样、古韵新姿的桥,既给人们通行两岸带来了方便,还增添了不少别样的风景。如“六房祖厝”门前的古石磴桥,是村头来往两岸的重要通道。因修石磴桥而垒起的一条堤坝,无形中蓄成一潭清水,遂成了一道景观,更是孩子们游泳洗澡的好去处。可惜于2016年的“七九”洪灾中被冲毁。也许是人们的实际需要吧,现在又有人在原址上用河石稍加搬动、整理,形成一道最原始的石磴桥。在水尾,又有一座新修的长长的石磴桥,那是用棱角分明的规整条石铺成,与旧时以圆润河石修成的石磴桥,又具有了不同时代的风格。在孝亮厝门前,有一处旧时木桥的遗址,从留下的石构件来看,其建造形式十分巧妙。就是在护岸的石坡中嵌入两条凿有孔洞的石板,孔洞直径约20厘米,打入木桩,应该就是桥头的桥墩了。两个孔洞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木桥的宽度约2米,加上桥的南端就是开有店铺的孝亮厝。村民回忆说,旧时,人们在这里购物、乘凉、聊天,夏天里年轻人还在桥面上睡觉,享受习习溪风。现在,两岸通行的主要桥梁是位于“油行陂”下游的一座石拱桥。因为两岸地势北高南低,故南岸必须垒起一处高高的桥台,使整座拱桥显得巍峨壮观。拱桥单券直跨二三十米,整座桥梁包括栏杆一色青石拱砌,雄伟牢固,线条优美;两边桥头古树如盖,荫蔽全桥,成为村中一处美丽的风景。当然,在欣赏这些古朴壮观的水利工程,享受无尽方便与恩惠的同时,更应该体会古往今来无数先辈蕴含其中的艰辛汗水与聪明智慧。

闽清省璜王洋史话

刘玲艳 摄

宜居王洋,古厝栉比。由于王洋山间盆地的地理特点,用村民的话说是“八卦地”,故数十座民居建筑皆分布于盆地之中、溪河两岸。东西南北,皆宜朝向;村道相连,阡陌纵横;家家房前,可望半村;一声呼喊,全村传遍;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困难相扶。各色民居虽建成年代不同,风格也各有迥异,但皆粉墙黛瓦,更是错落有致。既构成一幅水墨画般的山居图,也记载了王洋的厚重历史。现择其要而简述之。

王洋吴氏宗祠 提起王洋的古厝建筑,当然首数“吴氏宗祠”。其位于村口水尾大王仑山麓,靠山面溪,坐东北向西南,以罗盘术语表述为“坐艮向坤”。宗祠建成于清朝嘉庆丁卯(1807年),距今已200多年。占地1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许。正座6扇5间,配有下座回照,四围天井。是村中保存最为完整、且独具规模的古建筑。即使经过之前历次的“破四旧”运动,尚能如此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应该说与村里清一色吴氏后裔有关,因为宗祠都是他们心中神圣的地方。雄伟大气的虎头门上方镶嵌青石雕刻的“吴氏宗祠”金字匾额;回照上方有一条用长达14米的大杉木做成三间直透的屋梁;正座大厅面阔9.5米(2.86丈),采用“四井扛梁”构造。这种与众不同、别处少见的大尺寸、大规格的建筑形式,既体现了当初王洋吴氏人的雄心勃勃和兴旺发达,还为建筑史留下了一种具有标志性、独特性的建筑遗存。如今,经过装修粉饰,宗祠重焕异彩,更加金碧辉煌。厅堂之上,琳琅满目的各色牌匾,记录了王洋吴氏人灿烂的历史。如“文魁”“进士”“捷报”“大夫第”等是古代文明的印记,而“传薪照九州”“上校”则是当代人才辈出的写照。如“三让堂”“五代同堂”又是吴氏人优良家风的典型范例。同时,这里还是王洋吴氏后人春秋祭祀祖宗的神圣场所。也是春节、正月摆元宵、迎元宵的中心点。因此说,王洋吴氏宗祠不仅是一座颇具工艺价值的古建筑,更是王洋吴氏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祖厝 又称一祖厝。建于明末,为王洋吴氏始祖尚华公所建。该厝坐落于村之东北隅山麓。正座6扇5间,配建有书院、横厝、外横厝。门前有人工建造的水池,河卵石砌成的边坡墙基,翘角有致的转斗门亭,矮矮屏墙,弯弯曲径,满眼古韵。据传,当初祖厝建成后,人丁兴旺,人口大增,其派下曾有“一厝九十九领蓑衣”之说,即一座民居内有99个可穿蓑衣下地劳动的男丁。但唯有一事不尽如人意——年轻人气盛有余,和谐不足,俗话说“毛大不细”。为此,尚华公特派遣次子去拜师潜心学习堪舆术,意欲从风水上寻找症结。次子学成归来,特诚邀师兄前来规划祖厝改造方案,一者唯恐自己知识不济,二者亦体现公平公道。经慎重谋划,决定在原建筑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略施“做法”:一是将后厅地面用净土垫高三寸;二是把右边后门一口水井井口用石板盖住一半;三是改造书院走廊台阶,左边以石砌,右边用木制;四是特制二个外形尺寸相同的青石墩,分别安在正座前面左右走廊墙脚处,似供人当凳子坐,但左石墩是一石整体,右石墩却是二石拼成,并用竹篾箍紧。经此改造后,果然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之风渐成。这到底是何缘故,老祖宗未做说明,至今人们更无法解释,但吴氏后人却始终尊重老祖宗的“做法”。直到1979年,老屋正座拆建时,所有上述特殊“做法”均原样保留。当然,吴氏的优良家风也一直在这种特殊“做法”的映照和教育中代代传承着。

下洋厝 又称二祖厝。建于清初,为王洋吴氏二世祖(应字辈)二房与四房合建。该厝位于村尾,依山面溪,洋面开阔。传说为“犀牛望月”之形,屋后左右有两块天然岩石,称为“生命之丸”。两边横厝各开一井,门前左右各建有人工水池,大门为转斗门亭,据称,此种布局均依照下洋厝的地形,以堪舆学理论进行规划而建。下洋厝素以人丁发展快著称,至今,仍流传着“5忠18孝”的自豪之说,即九世忠字辈5人,其儿子十世孝字辈就有18人。该厝原建筑为全木扇结构,有正座6扇5间,横厝、书院、后厨房一应俱全。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拆建为土木结构。现仍保留有原来的大门转斗门亭,河卵石砌成的门前埕和部分墙基,沧桑古朴,独具风格。还有厅堂公妈龛上悬挂的一方“神主牌”也是老物件。黑底金字,眉额左书“时思堂”,其中林林总总、依次依序排列着王洋吴氏一至五世56对先祖先妣的名讳。一个兴盛的吴家繁衍史从中可见一斑。

石限厝 又称六房祖厝。建于清初,为王洋吴氏二世祖六房应祥公所建。该厝虽然位于村头,但却选择侧身山梁之姿,以坐水尾面溪头之向,呈诸水归朝之势,营造一种独特的总体布局。民国初年,该厝原址拆建为土木结构。现正座6扇5间,配有书院、横厝,门前矮围墙构成转斗,从低而高依次三埕三幅台阶通至厅堂。其中横厝右重左轻,对全屋侧山而坐起了平衡作用,兴许其中也是总体布局中的一种智慧吧。

王洋头厝 坐落于村之北部半山腰、地势略高处山窝中,故厝因地而得名。该厝建于清末民国之初,由王洋吴氏第七世吴洪诏、吴洪谋、吴洪诵、吴洪调四兄弟合力所建。吴氏四兄弟在家讲孝悌,出外重忠信,自成家族式经商模式,在福州开有米行、柴行、染坊三大行,规模达数十间铺面,因此成为村中巨富。其富足程度如何?今天村里仍流传着一句话“光官用袋盛,进出用斗量”。“光官”为闽清本地话,指“银元”。这句话说的是四兄弟当时钱款来往,因银元、银票、铜钱量多得只能用麻袋来装;出纳结算时,银元、铜钱不是一一点算,而是用斗量来计算。可见他们当时经商总量的宏大,当然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后来,四兄弟又筹划在王洋头起建大房子。平整地基时,因门前山湾深,需要修多级石护坡。如果换一般的人,是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建房成本。可是四兄弟财大气粗,未建房先修建护坡,而且选在百米之外开始逐级以河石砌坡,阶梯式依次升高,直建7条石护坡,才与房子地基平。而房子也是三座直透,依山逐级升高。这样,整个建房工程需要大量石头。对此,四兄弟采取建房用石以重量计价购买。而且大小石头皆可用,男女老少均上阵。因此法比较优惠、公道,响应者众多,甚至有人浑水摸鱼,一块石头称了又称,东家也不太计较。所以很快修成一座规模壮观、精工细作的大房子,被称为“王洋第一”。可是,树大招风,后来,竟被土匪放火烧毁,仅剩下第三进被风火墙隔开的才幸存下来。如今,废墟上虽已相继重建,但其后代依然原样保留着火后残存的老屋部分以及特建的7条石护坡。凭此,后人仍能感受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箴言的魅力以及旧时代匪患的猖獗。

后溪南厝 又称新厝。位于一祖厝右上方,依山面洋,门前为大片农田,视野开阔。为吴家栋、吴家才等三兄弟所建。该厝称为“新厝”,但正座6扇5间却是全木结构,明显是清朝民居风格的老房子,怎么反叫“新厝”?原来,该厝原址位于村西头一处地名“后溪南”地方,厝因地而名“后溪南厝”,建于清朝。后因位置偏僻,生活不便,于民国初年,吴家人请技术老练的木工将原屋整体搬迁到现址,甚至正面大门巨大的青石门框也原样搬来安装,并在新址建有左边土木结构的书院,故又称新厝。该厝是革命烈士吴贵新的故居。

洋中厝 顾名思义,该厝位于王洋村平洋的中心,故名之。其坐北朝南,依山面溪,四周平畴沃野,光线充足,阳气朗朗。洋中厝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原建筑全木结构,正座6扇5间,建有书院、横厝、外横厝。“公社化”时期,曾作为集体食堂。可见该厝宽敞宏大、位置中心。后因年久失修,于1960年圮塌。1962年,其后人在原址重建。该厝是王洋村地下革命工作发起人吴质夫的故居。

长丘头厝 又名阿芳厝。阿芳,大名吴训芳,该厝为其于清代所建,故厝以建房人俗称为名。其原址位于村之偏僻山区“刘湾”地方。解放后,实行集体化体制,生产劳动大部分在王洋平原地方。该厝人为生产、生活便利,遂于1954年将原屋整座搬迁至长丘头新址重新组装,故又名长丘头厝。“主篙”(主持)当年整座搬迁组装的就是该厝木匠大师吴为仙。

后门垅厝 又名忠知厝。位于村之南部山麓,地名后门垅,厝以地而名。该厝主人吴忠知,故又以主人名而称之。忠知厝也是一座整屋搬迁的房屋。为吴忠知于20世纪30年代在邻村“来藤头”向余姓人家整屋买下之后,再行整屋搬迁工程。忠知厝厅堂悬挂一方红漆金字“革命军属”牌匾,是1952年闽清县人民政府颁发。那是该厝青年吴家挺当年踊跃参军抗美援朝而留下的光荣纪念物,如今,已是一件珍贵的准文物了。

家元厝 又名孟连厝、章兴厝,皆以厝内主人名字来命名。该厝位于村之西北向,坐村头朝村尾,面前开阔。建于民国之初,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正座中间全木结构,两旁土木结构,应是先后两个时期建成。书院围墙,自成院落。也许是略感门前陡落,故其门前埕尾围墙高高,大门转斗朝向左边。如此凭墙眺望,有如案几在前,给人以神宁气定之感。这应该是传统建筑学中的一种补偿手法。

景清厝 厝以主人景清名为号。该厝实为景清之父元灿于清末民国初所建。位于村之中南部溪畔,依山面溪。屋前与溪边傍岸之间是村中一条通衢大道。屋旁岸边有一座木桥遗址,为旧时两岸主要通道。因其地处中心、交通要道的优势,故在厝面前设专门店面,开有日杂商店。店前路旁搭凉棚、设石椅,是村民购物、聊天的场所。全厝由大门回照、正座、后座三进,以及两旁书院、围墙组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院落。高墙、厚门、两扇小火墙,造型独特,自成风格。

义贤厝 位于村之东南部,坐西朝东,与景清厝互为犄角。该厝全木结构,全屋低矮,为清中期风格。规模有正座、右横厝、左书院及后厨房。但后期全厝大部改建成土木结构,只有正座厅堂和右边两直官房为原建筑。门前埕仍保留着原有的河卵石拼砌的地面,古韵十足。屋后还有一口古井,水质清冽。

剧场 位于村之水尾,并列于王洋“吴氏宗祠”右边。整座分前后两个部分,先后扩建而成。前座建于解放初期,土木结构,面宽4间,深3间,中间大门,屋高三层,四围高墙,屋面“洋楼罩”。初时做为王洋小学校舍,后学校与王洋大队部合用。20世纪70年代,再建后座,前后连成一体,改作剧场。

王洋学校 现址坐落于王洋大王仑之巅。1970年,由王洋、官洋、太原三村联合择此新建而成。校舍土木二层结构,单间一字排开,大间教室,砖柱宽走廊。建筑面积806平方米,操场面积780平方米。此处地势开阔,视野良好,环境清幽,与民居拉开距离,是办学的理想之所。新校舍建成后,“王洋初级小学”遂自王洋“吴氏宗祠”迁来,校名同时改为“王洋小学”。2004年9月,因生源减少,王洋小学由完小校降级为初小校,设立一至四年级4个教学班。2007年9月,仍因辖区生源不足,王洋小学停止办学,学校撤并至省璜中心小学。回顾王洋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清末至民国前期。其时,王洋办有私塾,招收十都10余个村的学生。1946年,成立“周洋国民学校”,校名取“仁周”与“王洋”二村名各一字组成。招生涵盖王洋、太原、炉前、官洋、横溪、谷口、谷洋、仁周等村,此招生范围一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时校址设王洋“吴氏宗祠”。1950年,“周洋国民学校”更名为“周洋第一初级小学”,校址迁入宗祠右边新盖的校舍(即现在的剧场,宗祠腾作周洋乡政府办公用)。1959年,校名更改为“王洋初级小学”。此后,一直到搬迁大王仑新校舍,才结束在王洋“吴氏宗祠”及剧场办学的历史。其间,还兼办过几年的初一、初二教学班。贞在,已停办10多年的王洋学校,尽管校舍已经破旧,但其依然是由此走出去的众多莘莘学子的心灵家园。假如,有朝一日,能办一场“王洋学校校友会”,这里一定是一次群英欢聚的盛会。因此说,保护好王洋学校校舍,就是保护王洋的一处特色建筑和历史文化。

此外,还有 位于大王仑的岳武穆庙和卢公殿,此地依山面溪,溪水环绕于庙前而过,环境清幽。这里是村民们春节、元宵期间游神、闹元宵的主要地方。

红色王洋,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王洋是省璜地区地下革命活动的重要基点。1947年12月,在闽中游击队莲宅联络总站的领导下,省璜成立“八都地下联络站”。1948年春,王洋村民吴质夫与省璜地区的一批同志加入“八都地下联络站”,并由闽永游击队副队长黄振萱和莲宅联络总站站长林庭礼主持,在省汾大王宫举行宣誓仪式。1948年5月,吴质夫先后在王洋发动吴为贵、吴述水、吴诚大、吴水妹、吴木朋、吴三妹等参加革命工作。他们积极参加收缴民枪、为闽永游击队筹集输送军需、动员医师刘慎之连夜赶往永泰救治游击队伤员、参加解放合龙乡、支前、剿匪等重要活动。其间,闽中地下党领导人祝臻华、吴盛端、蔡光周、高飞、黄振萱、林庭礼等先后来王洋指导革命活动,王洋的地下工作者和群众予以积极拥护并确保他们的安全,王洋也因此受到闽中地下党的高度信任和重视。1949年7月15日,王洋村地下工作者接受一个光荣任务:接纳闽永游击队率领的国民党二十五军某部投诚官兵共130多人来王洋整训待编。整编队伍被安排在建筑面积宽敞的“王洋吴氏宗祠”,这里食宿、学习、训练都十分方便。王洋地下工作者和群众在新成立的省璜红色政权胜利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义无反顾担负起了整编队伍的粮食、蔬菜、猪肉供应,以及情报传递、外围站岗放哨等后勤保障工作。王洋群众还专门筹集光洋和猪肉慰问整编官兵。一星期后,整编任务圆满完成,队伍由闽中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祝臻华率队离开王洋,前往莆田闽中司令部驻地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清解放后,王洋地下工作者吴为贵积极报名加入闽清县第四区武装分队。报名时,他怀着高昂的革命热情,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吴贵新”,意思是“专心致志建设新中国”。1950年5月9日,吴贵新奉命与战友们一起前往尤溪与闽清交界的石牌隔参加剿匪战斗,不幸牺牲,年仅29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