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深圳人的朋友圈被兩篇文章:《深圳中考有多難?要成績好,要體育好,還要你的媽媽有空閒!》《籲請深圳市教育局修訂綜合測評標準及簡化信息管理平臺的公開信》刷屏了,文章發佈後閱讀量雙雙迅速突破10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文章發佈者不是美食博主也不是美妝大V,而是兩位來自深圳初一年級的家長。
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引起如此多人的共鳴?小南點開這兩篇文章發現,共同點就是內容都聚焦於深圳初中生測評的吐槽上。而談及的測評直指“深圳市初中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簡稱“綜評”)”。
看到綜評“亂象”後決定發聲
小南第一時間聯繫到了《籲請深圳市教育局修訂綜合測評標準及簡化信息管理平臺的公開信》這篇文章的周女士。周女士告訴小南,12月8日,她帶著讀初一的女兒參加海洋環保公益活動,活動介紹後,數百名初中生及家長爭先恐後地圍著主辦方要證書。看到孩子們為了拍一張有研學條幅的圖片而推推搡搡吵吵鬧鬧,這讓她感覺“義工活動”已經完全變了味。
周女士說,自從女兒上了初中之後,她基本上每個週末都在為這些事情奔忙。“我女兒小學時候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幾乎不用怎麼理。即使沒有這個綜合素養評價方案,我照樣會讓她多參加這些活動。但有了這個綜評方案,反而讓我們做得非常難受。”
“所有人都在抱怨,總要有人來行動。”在經歷了昨日下午的爭搶證書的“混亂場面”後,她才決定寫了這麼一封“公開信”,現在後臺已經有5000多條留言。
“吐槽”內容主要聚焦三大塊
在兩篇文章中,小南發現,綜評讓家長吐槽的緣由歸結於三點。首先是系統繁瑣難操作,記錄頁面包含日期、持續時長、證明材料以及經歷感悟等多種細則,其中證明材料與感悟則需要上傳文本、圖片或者視頻,不僅家長任務重,老師的工作量也大幅增加。
第二點則是,
較省廳考察內容深圳實施方案只增不減。以學業水平指標為例,省意見中重要觀測點建議的“獲得校級以上學習類獎勵或榮譽稱號(含競賽等)”內容,在深圳方案中對應變為“獲得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區(縣)級別以上學習類獎勵或榮譽稱號(含競賽等)”;而在社會實踐指標中,省意見建議的“參與研學旅行一次以上”的內容,在深圳方案中調整為“參與海內外研學旅行或社會調研1次及以上,並撰寫調研報告”。此外,“參加公益活動、志願者活動、社區服務等累計24小時及以上”等內容也被吐槽過於量化,尤其是志願服務,容易導致初衷變味。
綜評結果不計入中考總分
綜評為何如此受到深圳家長們的重視?原來,深圳市到2021年將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據介紹,《綜評方案》的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實踐創新等五個方面,以寫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性資料記錄、評語評價及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相結合的形式評價。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施。
不過,今年10月,深圳市教育局曾發佈《深圳市教育局關於“綜評”相關情況的說明》,就家長對深圳市初中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簡稱“綜評”)存在的一些困惑進行了相關說明。其中,明確指出,綜評結果不計入中考總分。主要運用於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下,綜評等級高者優先錄取。
二是自主招生學校應當將綜合素質表現評價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如藝術特色高中學校在自主招生時就會特別關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中的藝術素養方面的成長記錄。
三是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時對綜評結果有要求,即思想品德方面五個學期的總得分不得少於60分(由於2018年入學的初一學生只有4個學期的綜評分,省一級學校錄取時,思想品德得分不得少於48分)。
市教育局:將盡快完善綜評體系
今日上午,小南針對綜評問題向教育局相關部門問詢,剛剛深圳市教育局回覆,針對近日媒體和社會高度關注的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體系問題,
深圳市教育局高度重視,12月9日上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一是市教育局將始終與廣大市民在一起,認真聽取社會各方意見,努力辦市民滿意的教育。
二是市教育局一定會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是市教育局將成立“綜評”工作專班,由市教育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相關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相關業務處室人員擔任專班成員,深入開展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完善評價方案,完善評價工作機制。
四是市教育局將進一步研究完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建立簡便、友好、人性化的操作系統。
你對於綜合測評的看法是? 希望取消,減輕負擔 可以保留,但要合理 其他(可留言) 提交
【統籌】豐雷 孫穎
【撰文】徐峰 鄧子良
【作者】
【來源】 深圳大課堂南方號
閱讀更多 南方plus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