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分壓、血氧飽和度與低氧血癥,這篇文章就夠了

醫脈通導讀

血氣分析是觀察患者呼吸氧合的重要方法。在血氣分析結果中除酸鹼度外,常看到的指標可能就是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氧分壓、氧飽和度以及低氧血癥。

作者丨氯化鉀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什麼是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圖1 圖解動脈氧分壓

我們呼吸時,空氣的總壓力與大氣壓相等,大約為760mmHg,其中氧在空氣中佔21%,所以大氣中氧分壓大約為150mmHg([大氣壓-飽和水蒸氣壓]✖0.21),如上圖所示氧氣經過呼吸道、肺泡、進入血管再到達組織細胞中是一個壓強逐漸遞減的過程,平時我們檢測的動脈血氣分析中氧分壓的範圍大約為80-100mmHg.

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氧分壓就是溶解於血液中的氧所產生的張力,主要取決於吸入氣體的氧分壓和肺的外呼吸功能.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圖2 血氧飽和度圖解

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氣,需要運輸到組織細胞供其使用,就必須坐上血紅蛋白這艘小船,1g/dl的血紅蛋白,大約可運載大約1.34ml的氧。在血氣中檢測的血氧飽和度就是血液中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率,以百分比表示。正常值為95-98%

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的關係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圖3 氧解離曲線

氧解離曲線可以從中解釋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的關係.當血液流經氧分壓高的肺部,血紅蛋白即可與氧

結合,血液流經氧分壓較低的組織,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氧解離供氧。動脈血氧分壓為100mmHg時,氧飽和度大約為97.5%

在氧解離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氧分壓在60-100mmHg時,氧解離曲線比較平緩地上升,所以在這個區間中氧飽和度變化不大,血液中仍可以攜帶足夠的氧,不至於導致組織缺氧。當氧分壓低於60mmHg時,氧解離曲線比較陡直,氧解離更容易,能更好地釋放氧氣至組織中,這是正常的生理功能。若存在呼吸衰竭而導致氧分壓降低,可明顯影響機體氧合以及組織氧的攝取。

低氧血癥該如何解決

正常情況,在海平面呼吸空氣時, 動脈氧分壓應為 80 至 100 mmHg而血氧飽和度則應大於94%。當動脈氧分壓或者血氧飽和度低於上述範圍時,就是低氧血癥。當然,臨床上還可以使用氧合指數(PaO2/FiO2)來診斷低氧血癥。

表1是常見發生原因、影響及解決辦法,表2為低氧血癥常見分類

表1 常見原因、影響及解決辦法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表2 低氧血癥分類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對於亞急性以及持續低氧血癥的情況,機體可通過自身調節進行適應,例如高海拔地區的居民,可通過增加肺泡通氣量、心輸出量、紅細胞質量來增加機體對氧的輸送。

急性嚴重的低氧血癥可導致細胞缺氧、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在糾正低氧血癥時,應根據個體化精確地控制合適的氧合指標,避免氧分壓以及氧飽和度出現明顯的波動。常見的設定目標為動脈氧分壓大於60mmHg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圖4 精確控制動脈氧合概念的示意圖(1)

(來源:Oxygen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Precise Control of Arterial Oxygenation and Permissive Hypoxemia )

那麼,吸氧越高越好嗎?答案是否定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有氧中毒這一回事,當吸氧濃度大於60%時就可能出現氧中毒的情況。有研究發現,氧濃度過高可導致肺組織的損傷出現類似ARDS的變化,而且損傷程度與吸氧濃度以及持續時間有關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低氧血症,这篇文章就够了

圖5 精確控制動脈氧合概念的示意圖(2)

(來源:Oxygen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Precise Control of Arterial Oxygenation and Permissive Hypoxemia )

為了避免高氧濃度治療造成的肺組織損傷,有人提出允許性低氧血癥的治療方法。從圖5我們可以看到左側將供氧的治療目標範圍(細虛線之間的區域)向左移動,患者可通過增加自身對低氧血癥的適應程度,避免進行高氧血癥或導致高氧血癥的干預措施,減少對患者的傷害。

參考文獻:

[1]賀正一、劉正奎編譯, 圖解血氣分析,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2]Daniel Stuart Martin, BSc,Oxygen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Precise Control of Arterial Oxygenation and Permissive Hypoxemia[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 Feb;41(2).423-432

[3]鍾南山、劉又寧,呼吸病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