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雄安新區的家庭小汽車還能開嗎?

五年後雄安新區的家庭小汽車還能開嗎?


雄安新區作為創新示範區,各個領域都會有創新舉措。在交通上,“四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和“四縱兩橫”的高鐵網構成了新區發達的對外交通體系。內部交通,除了多條城市快速路,組團內、片區內的主幹路、支幹路十分密集,路網密度一般都在每平方公里10—15公里。


如此發達的新區交通,未來雄安百姓如何出行呢?還會像現在這樣,一到特殊日子、特殊時間路上就車堵為患嗎?人們也經常討論,未來新區推行綠色交通出行,是不是家庭小汽車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呢?


近日,雄安新區管委會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未來新區將大力發展慢行和公共交通,合理管控小汽車出行需求,建立公交、非機動車和步行為主體的交通新模式,綠色交通出行比例要達到90%。兩年內,在容東、昝崗片區等首批新建區域實施高品質公交、慢行系統和有效的小汽車需求管理組合政策。五年內,基本建立優質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統和安心舒適的慢行環境,小汽車擁有和使用趨於合理。


在這裡,新區未來對家庭小汽車的政策是“由有效的需求管理到擁有和使用趨於合理”,未來會通過發展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設促使人們逐漸減少對小汽車的需求和依賴。通過管控、治理和引導,家庭小汽車的擁有量會大大減少,而且有車一族在新區內如果不是特別喜歡開車,基本可以不用自駕。只有出遠門和去個別地點,才有必要自己開車。


可以說,五年後雄安新區的家庭小汽車還能開,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人們都會很少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