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好人周備宣 他的故事名不虛傳

“多虧了老周,我才有了一技之長,也多虧了老周,我才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也才看到有今天脫貧的一天!”黃山口鄉崗莊村委的殷書銀每次提到老周不由的說。

泌陽好人周備宣 他的故事名不虛傳


殷書銀,男,1954 年 7 月 22 日生,貳等殘疾。年輕時在江蘇打工,不小心手指擠掉 3 個,當時廠裡賠了 4000 元,回來後, 因殘一直未娶,以種地和政府補貼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因手不便, 有勞動侷限性,種地收入甚微,碰到災害天氣更是困難,僅勉強度日。隨著年事已高,無兒無女,殷書銀不禁天天焦慮起來,經常性的不知不覺就流眼淚,鄉親們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2016 年的一天,老周到黃山口鄉崗莊村委談生意,聽到了崗莊村委的村民在議論殷書銀,頓時,老周對殷書銀的遭遇充滿了同情,生意還沒談好的情況下,堅持讓村民帶他去殷書銀家裡去看一看,剛到家裡,老周就被眼前的窘迫溼了眼眶,哽咽著對殷書銀說“咱啥也別說了,我那兒有個合作社,你過去幫幫忙,你在我那兒吃,在我那兒住,就把那裡當家,然後我再每個月給你1500 元,你收拾收拾東西,一會兒跟著我走”。殷書銀一開始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後來聽村民們說,才知道眼前的就是遠近聞名的養牛大戶“老周”。

就這樣,殷書銀被老周帶回了合作社,現在不但學會了養殖夏南牛的手藝,還有了一定的存款。於是逢人就說,多虧了老周,要不然我的生活真是沒有指望。

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星——“老周”

“老周”,名叫周備宣 ,男,1960 年出生,河南省泌陽縣人,1980年畢業於駐馬店農校,外出務工有成後,於2015 年 1 月註冊資金 860 萬元,在老家羊冊鎮古城村成立泌陽縣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產業為夏南牛優良犢牛養殖、母牛繁育和農戶育肥及夏南牛優質無公害商品肉牛的生產。2016 年,周備宣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授予駐馬店市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星稱號,在當地備受老百姓喜歡和愛戴,所以都親切的稱呼他為“老周”。

泌陽好人周備宣 他的故事名不虛傳


市級扶貧龍頭企業——泌陽縣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

老周以卓越超群的領導才能、高度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帶領泌陽縣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

合作社現已是一家集養殖、種植、生產有機肥為一體的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駐馬店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有養殖廠房 50000多平方米(含庫房),存欄夏南牛 3000 餘頭,基地總佔地120 多畝。利用畜牧養殖的廢棄物進行生產有機肥,種植優質小麥、玉米,反之秸稈青貯養牛發展循環經濟。

老周的企業現有人員 40 餘人(貧困戶 13 人),其中中高級職稱人員 6 人,其他技術人員 2 人,一線工人 22 人。2018 年度內實現銷售收入 2366 萬元,淨利潤 426 萬元。

合作社通過近年來的努力,在糧食收購、農資生產、飼料加工、畜牧養殖、種畜繁育、銷售等方面探索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一是在土地流轉上,流轉土地 1000餘畝,其中包括貧困戶土地 100 餘畝;二是在循環農業方面, 大量收購農作物秸稈作,周邊農戶將農作物秸稈賣給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變廢為寶,推動了我縣“秸稈禁燒”工作, 也增加了農戶二次收入;養殖的夏南牛牛糞,全部作為有機肥進行還田,實現“稼牧互補、牧肥互益”的新型農業生態發展模式。三是帶動貧困戶方面,2016 年來,通過多種模式帶動全縣貧困戶 1000 餘戶實現增收,兌現貧困戶分紅資金每年達 230 萬元左右,其中用於貧困殘疾人的分紅達 46 萬元左右。

通過努力,周備宣先後被評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原經濟先進個人、種糧大戶等榮譽稱號;泌陽縣新鑫夏南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也被評為夏南牛擴群繁育養殖專業技術先進基地。由於企業帶貧效果顯著,2018 年先後被市、縣評為縣級和市級扶貧龍頭企業,並被駐馬店市推選為省級扶貧龍頭企業。

泌陽好人周備宣 他的故事名不虛傳


迎難而上——大力扶持殘疾貧困戶實現脫貧

優先殘疾貧困戶就業脫貧。老周在不斷髮展壯大企業的同時,沒有忘記帶動鄉親們共同脫貧致富,採取“公司+基 地+農戶”等模式積極引導當地農民通過就業和創業增加收 入。長期在老周合作社務工的農戶 40 餘人,其中貧困戶 13人,殘疾貧困戶 3 人。這三名分別是殷書銀、李秀珍、褚鳳常。李秀珍、褚鳳常一開始找到老周時,還擔心老周不會要他們,但老周十分同情他們家境困難,見不完全喪失勞動力的情況下,便欣然接受,並因人而異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 工資不低於、甚至略高於健康員工的平均水平,月工資平均在 1500 元以上。

解決周邊殘疾貧困戶實現脫貧。老周所在的羊冊鎮是個大鎮,轄 29 個村委,農戶 16875 戶 69262 人,其中貧困戶1640 戶 3132 人,因殘致貧 255 戶,脫貧任務較重。鎮裡領導找到老周,希望老周能夠多替政府分擔解憂,幫助更多的貧困戶,特別是殘疾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老周還是哪句:“啥也不說了,你說讓我幫扶多少吧?”鎮領導聽後,也感慨到:“老周呀,真是好人呀,我們鄉能有你這樣的人,是我們鄉的福氣呀”。

泌陽縣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了羊冊古城近 147 戶貧困戶脫貧的任務,其中,羊冊鎮賈樓村委的殘疾貧困戶有:苗長利、孫永生、孫國林、李輝、呂文露、孫明明、孫自長、孫自生、張文瓊、仝長鑫;羊冊鎮殷莊村委的張富麗、吳基榮、李文倦、董群章、李曉、雪金映、林廣東、高松芳、李書佔、李春太、王明慧、李彥偉、張榮蘭;還有羊冊鎮關帝村委、郭集鎮三官村委等。

泌陽好人周備宣 他的故事名不虛傳


2016 年脫貧攻堅以來,政府為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致富能手等參與帶貧,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貧政策。老周從不考慮自身利益問題,積極為政府分擔,勇於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特別是殘疾人貧困戶的脫貧,老周常說:最難的就是殘疾貧困戶的脫貧,對於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貧困戶,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優勢積極引導、鼓勵他去合作社裡參與務工、發展青貯飼料玉米、免費技術指導等形式進行幫扶,讓其脫貧。但對於已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貧困戶,我們也只能積極的依託縣裡的政策通過入股分紅、集體經濟帶動等形式去進行幫扶。

通過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向羊冊鎮古城村委分紅 10 萬元,帶動古城村 57 戶貧困戶、貧困人口 117 人脫貧致富,其中殘疾貧困戶 11 戶,戶均增收 1500 元。通過金融扶貧項目,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向銀行貸款1150 萬元,擴大夏南牛養殖規模,帶動賒灣鎮、雙廟鄉、羊冊鎮三個鄉鎮 210 戶貧困戶增收,其中殘疾貧困戶 42 戶,戶均增收 3000 元。

通過企業帶貧項目,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郭集鎮 691 戶貧困戶( 其中殘疾貧困戶 155 戶 262 人) 簽訂 5 年(2018-2022 年)的長期帶貧協議,人均增收 1000 元。

“只有我個人富裕不算本事,要能幫助帶動父老鄉親都富裕了,才是真的富裕。”面對記者,老周這樣解釋脫貧攻堅後的共同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