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拓展QQ微信之外社交空間 能否彌補“熟人”短板仍待時間檢驗

紅刊財經 何豔

每一個互聯網企業都應該具備危機感,騰訊也不例外,其今年快速推出多個新社交APP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雖然對於騰訊來說,QQ、徽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但如不繼續創新,其很可能會淪為單純的通信工具。推出新社交APP,目的就是為了搶佔QQ、徽信之外的新生市場。

11月,“社交霸主”騰訊連續推出3款社交型應用。從月初主打陌生人社交的視頻美顏社交APP“貓呼”,到當月中旬定位為“高品質社交”的APP“輕聊”,再到月末28日推出的“記錄認真生活的你”的社交APP“有記”。而除此以外,今年以來,騰訊還推出了適合較低年齡用戶使用的3D虛擬形象交友APP“卡噗”以及語音直播交友APP“迴音”。騰訊在社交領域的試水不可謂不頻繁,而除了騰訊,今年以來,眾多的互聯網公司也都在社交應用領域撒網布局,這讓社交的賽道變得非常熱鬧。

騰訊拓展QQ微信之外社交空間 能否彌補“熟人”短板仍待時間檢驗

騰訊在社交領域的頻繁動作是自身“危機感”的體現嗎?今年前三季度,騰訊社交網絡業務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增速,這種業績表現又是否符合預期呢?本期《紅週刊》特邀請ADM CAPITAL FOUNDATION Regulations/Developments徐遠超和艾美谷資產管理合夥人梁劍共同解讀。在徐遠超看來,如果不進行創新和嘗試,很可能微信和QQ在將來會淪為單純的通信工具,一旦一個社交APP淪為單純的通信工具,就跟運營商沒什麼區別了。而除了通信之外,社交的領域還很大,人們還有足夠多的情感空白需要相應的APP來滿足。梁劍認為,騰訊的基礎是社交,不是內容,內容應該是為社交服務。所以,不應該刻意在乎這內容是騰訊的還是別人的,只要可以在騰訊社交平臺內流暢地分享、傳播,反過來鞏固、擴大用戶的社交關係就行。

社交領域需求很大

《紅週刊》:今年以來,騰訊連續推出多款社交APP,探尋新的社交機遇。社交是騰訊的基因,騰訊不斷加碼社交領域,是自身“危機感”的體現嗎?

徐遠超:每一個互聯網企業都應該具備危機感,騰訊也不例外。但是我覺得連續推出多款社交APP的行為是常規行為,並不能特別體現出騰訊的危機感。騰訊自誕生以來就一直保持著對新技術新領域的敏感度,在原有業務成熟穩定的基礎上,騰訊從來不介意進行新的嘗試。從最開始的QQ,到後來的微信,都是這樣一種嘗試下的產物。而騰訊目前巨量的活躍用戶,保證了騰訊擁有一個肥沃的試驗田,可以低成本進行各種試驗。

梁劍:對於騰訊新推出多款社交應用,我的理解更多是防禦性和試探性的,而且騰訊本身部門眾多,單一產品也未必是全公司層面的決策。

《紅週刊》:集中上新社交產品,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什麼?

徐遠超:馬化騰自己說過:可能你什麼錯也沒有,錯就錯在太老了。微信自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將近9個年頭了,QQ就更老了。儘管目前微信和QQ仍然是覆蓋全年齡段的社交APP,而且各自形成一個用戶黏性極高的生態圈,但是不進行創新和嘗試,就很可能讓微信和QQ在將來淪為單純的通信工具。通信只是社交的一小部分而已,一旦一個社交APP淪為單純的通訊工具,就跟運營商沒什麼區別了。當初微信用戶突然猛增,也因為上線了“附近的人”,效果明顯。所以除了通信之外,社交的領域還很大,人們還有足夠多的情感空白需要相應的APP來滿足。

另外,QQ和微信的成功,擁有巨大的偶然性。在同一時期,有很多功能相似的APP,一時難分伯仲。這兩款APP的成功,並非是因為實力明顯超過其他,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各方面條件成熟,很可能會有一個新的APP崛起,而與其讓它崛起在體系外,還不如騰訊自己來培養。

《紅週刊》:新推出幾大社交APP,能否有助於騰訊在社交細分領域打開新的拓展空間?

徐遠超:肯定是有助於在社交細分領域打開新的拓展空間的,但是具體能不能成功,就要由時間給出答案了。現在社交領域已經從用戶爭奪升級到對用戶時間的爭奪。騰訊在用戶爭奪方面已經首戰告捷了,但是在用戶時間的爭奪上略顯疲態,極盡所能仍然很難對“頭條系”形成壓制。這次推出的幾大社交APP,也是在用戶時間方面的爭奪。如果能在嘗試中,找到被市場遺忘的角落,並迅速佔領,是有助於拓寬騰訊護城河的。

騰訊已實質做到從社交到購物的最後一公里

《紅週刊》:今年前三季,騰訊四大業務中的社交網絡業務同比增長了18.8%,這是該業務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作為國內最大社交平臺,騰訊的表現符合預期嗎?

徐遠超:符合我的預期,因為目前社交領域還是存量市場,剩下的競爭對手都不好惹。增量方面大家都在嘗試,但是目前還沒有開發出有效的需求,所以騰訊能夠有這個增速已經很不錯了。當然,如前所述,人在社交領域的情感需求本身是存在的,在這方面是肯定有得做。不過新的產品是不是誕生在騰訊就不好說了,只能說有著更豐富社交領域經驗的騰訊有著更大的概率去實現突破。

《紅週刊》:社交網絡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購物需求的“發生地”,但最終的“目的地”依然在淘寶。您認為騰訊需要做從社交到購物的最後一公里嗎?

徐遠超:我覺得騰訊的主力社交產品(微信和QQ)沒有必要親自做,因為這兩個產品都是熟人社交,在這樣一個熟人社交圈子裡,混進去商品是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的一件事。在這點上,騰訊一直很剋制,所以我並不覺得騰訊會從熟人社交方面開刀。

不過,騰訊走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通過公眾號訂閱,提供了這最後一公里。除了知識變現之外,很多公眾號會提供引人入勝的文案以達到廣告的效果,從而引導購物,這已經是實質性上的最後一公里了。

《紅週刊》:從社交到購物,騰訊投資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購物網站,對此事怎麼看?

梁劍:目前,騰訊對這些公司的幫助更多是財務上的。拼多多可能對微信生態利用多一些,而其他公司也都可以這樣做,只是拼多多的團隊做得更好,而不是騰訊刻意去扶持、培育的結果。

《紅週刊》:騰訊能做的更好嗎?

徐遠超:如果只跟自己比,我覺得目前騰訊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是為了保證熟人社交以及優質內容的用戶體驗,施展空間實在有限。對於“頭條系”來說,是有天生短板的:首先是“頭條系”並非熟人社交,所以商品對於用戶體驗的影響很小;其次是信息流模式以及短視頻,天生就比優質文章更高效、快捷地抓人眼球、切入主題,可能你讀完一篇優質公眾號文章需要10分鐘,抖音上都不知道刷了多少條視頻了。

如果有可以做得更好的方面,我個人覺得騰訊應該對投資佈局的公司進行一個重新的整合,從財務投資者晉升成為領導者。不一定要像阿里那樣強勢影響,但是應該積極引導它們進入騰訊的生態,並且相互打通。這樣的話,可以開闢公眾號之外的其他通道。

騰訊的基礎是社交而非內容

《紅週刊》:用戶優勢和內容優勢,一直被視為騰訊的護城河,但在“頭條系”崛起後,騰訊的護城河還夠寬嗎?

徐遠超:用戶優勢一直在,而且在不發生技術革新的情況下,這個優勢會一直在。但是內容優勢,“頭條系”對於騰訊是有一定衝擊的,尤其是短視頻領域,已經不可逆地挖走了騰訊的一部分用戶時間。

首先,騰訊主打的熟人社交在這方面有天生短板。其次,從內容產生層面講:騰訊的內容主打通過人際關係進行的傳播而產生的訂閱行為;而“頭條系”是信息流推送機制。後者對於新手內容創作者來說有更高的曝光機會。對於成功的內容創作來講,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運氣,這一點塔勒布在《黑天鵝》系列當中已經敘述得很明白了。所以,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越高的曝光機會,也就決定了他越高的成功概率。

從用戶優勢和內容優勢這兩方面來說,我覺得騰訊的護城河很難再加寬了,存量市場已成定局,接下來就看增量市場的開發了。

梁劍:騰訊的基礎是社交,不是內容,內容應該是為社交服務。所以,不應該刻意在乎這內容是騰訊的還是別人的,只要可以在騰訊社交平臺內流暢地分享、傳播,反過來鞏固、擴大用戶的社交關係就行。我認為“頭條系”對媒體、內容屬性的產品影響更大,比如新浪微博和一些短視頻應用。

《紅週刊》:除了騰訊發力社交應用,2019年以來,眾多互聯網公司也在社交應用領域撒網布局,推出了“子彈短信”、“馬桶MT”、“多閃”、“飛聊”、“ZAO”等新社交APP,在這些社交應用中,您比較看好哪個品種?

徐遠超:我個人認為陌陌推出的ZAO本來是有機會成為爆品的,但是出現的時機不對,或者說推出前的準備工作並沒有做好。單純從安全性角度來講,目前試水人臉支付的阿里有足夠的技術手段來區分照片還是人臉,所以ZAO只是要求上傳照片的話,在支付安全手段上來講並沒有多少問題。

目前大眾對於人臉支付還處在一個接受的階段。從接受到信任到習慣需要一個過程。ZAO是在習慣階段推出的,那時候大眾已經對面部識別有了足夠的瞭解,可能會有另外一種結果。

(本文已刊發於12月7日的《紅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