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欢迎关注 ,遇见同频的人,有思考、会方法、懂生活。


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孟小冬


她,出生于梨园世家,九岁开蒙学唱老生,童声稚嫩,却清晰有力;

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崭露头角,十四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与明星大腕等同台演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此亮相名动上海。

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她被誉为梨园"冬皇"——孟小冬。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年少一唱成名,再唱名动北平

孟小冬,出身京剧世家,她选择走京剧这条路毫无悬念。

她的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叔伯等人都是京剧演员。

在这样的梨园世家,孟小冬是从出生就耳濡目染认识了京剧。

九岁,她正式开始戏剧,师从她的姑父仇月祥学老生。姑父对她十分严格,学戏稍有差错,就要责打。

但也因这份严厉,孟小冬才有后来扎实的功底和耀眼亮相;也因为所学是京剧中的老生,培养出她执着和英气的气质。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十二岁初登台,十四岁就名声大噪,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见识到了成人世界的繁华。

青春少年朝气蓬勃,容易被成绩冲昏头脑,但是孟小冬没有被赞扬夸奖挡住前进的路,她自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脚步坚定地迈向想要走的路。

在上海那几年,她一直在"大世界"乾坤大剧场里唱开锣戏,重要的第一场戏。

京剧的圣地在北京,1925年,孟小冬决定离开上海,随师赶往北京深造。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不为眼前繁华蒙蔽,而停止脚步,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爱。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抛辉煌为爱隐退,终是意难平

在当时,女子演坤角,与其他名角同台实在是凤毛麟角。可孟小冬偏偏是与戏剧特别有缘,她来北京第一场戏,就是当时名伶琴雪芳同台合作,再次惊艳。

孟小冬的老生,扮相好,无脂粉气,台风潇洒大方,嗓宽韵厚,不带雌音,这在当时女扮老生中,极为难能可贵。

孟小冬来到北京的第一年,唱红的同时,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爱恨纠葛开始了。

她在京演出频繁,有缘与当时著名男旦角梅兰芳合作,她的演技与梅兰芳甚至可以相抗衡,一时成为了风靡九城的佳话。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世人如今只知旦角梅兰芳,可那时,孟小冬是最红的生角。二人乾旦坤生,各成一方,在好事者大力促成下,他们合作演出多个剧目,最后众盼所归的喜结连理,成为了戏坛的一对佳偶,从此孟小冬隐退不再上台演戏。

因为梅兰芳当时已经有夫人,孟小冬问及名分,给出的答复是,梅兰芳过继大伯,所以继承两房,可以有两房夫人,为此孟小冬深信不疑,所以另居一院。

但天不随人愿,情深且不寿。

1926年的一天,孟小冬的爱慕者王惟琛心怀怨恨闯进梅家,他本想杀害梅兰芳,却失手杀死了梅兰芳的好友张汉举。当时社会舆论大肆宣扬,梅孟二人的感情,也受到冲击。

之后,,梅兰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以夫人身份前去吊唁。但是,梅兰芳的夫人却不同意孟小冬进门,无奈之下梅兰芳劝孟小冬离开,这让她心灰意冷,回到家中寒了心,也断了情,二人正式分开。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之后流言四起,孟小冬连续三天登报启事:

"冬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名定兼祧,尽人皆知。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寥寥百字写尽满腔热忱的错付,写尽对良人的心灰意冷,在爱情和尊严面前,孟小冬选择了尊严。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这段青春年少时的爱恋,以天作之合开始,以万念俱灰结束,她也再次阔别戏台。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岁月艰难洗尽铅华,拜余师学戏

情场失意的孟小冬,再次投入刻苦专研戏剧中,到处拜师学艺。

1938年,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唯一的关门女弟子。其实,余孟二人的缘分,要追溯到三年前,甚至可能更早。

那时候,曾有人给余介绍弟子,但都被余一口回绝了。余对朋友说:"有些人教了也是白教,徒费心力。" 朋友问:"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余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而早些年,孟小冬曾想拜余为师,但余考虑到与梅兰芳的关系,一直未答应下来。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孟小冬几经周折,终于得偿所愿拜余为师。

拜余为师时,余身体已经不大好,早已不登台表演。

孟小冬就在学艺期间,一直殷勤侍奉,刻苦学艺,敬业执着。余叔岩也倾囊相助,一招一式都务求完美。

孟小冬的戏路,也是从这时有了质的飞跃,从早期靠天分起家,到如今有实力可以和京剧老生翘楚抗衡,她走了10多年。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1938年12月24日,阔别舞台六年之久的孟小冬再度登台,一出《洪洋洞》,赢得了满堂喝彩,也赢得了那一声实至名归的尊称"冬皇"。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阅尽悲欢离合,守戏而居

1937年5月1日,上海黄金大戏院开幕,孟小冬受朋友邀请去参加剪彩。剪彩后下榻之地是杜月笙的府邸。朋友姚玉兰,也是杜月笙四姨太,心知杜月笙心悦于孟小冬,最终撮合二人在一起。

其实,孟小冬一直知道杜月笙对她的好,早年无心,因为心已赠与他人,如今孤苦漂泊,是杜月笙的帮助和关怀才保她乱世平安。

跟随杜月笙去香港,孟小冬只能算五姨太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选择,为什么?从之后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态度,能解其中味。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1950年,杜月笙举家准备去法国定居,出国前,孟小冬问杜月笙:""我跟着去,算是使唤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呢?"

尽管当时杜月笙身体已经很差,哮喘严重,但是杜月笙决定正式迎娶孟小冬,给她一个婚姻的名分。

一个是让你委曲求全,一个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尊严不是爱情给,也不是名分给,是用态度和行动去成全。

孟小冬一直陪伴杜月笙病床前照顾,杜月笙见人常说:"我这会才知道,爱一个女人与喜欢一个女人是不一样的。小冬最好了。"

杜月笙离世后,孟小冬一人独居台湾,认真教导学生学戏,守着她的戏走完余生。

她的这一生,见过了功成名就时的花团锦簇,也承受了黯然退场时的无人问津。

1997年,惊艳一个时代的"冬皇"在台湾与世长眠。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年少演尽戏中人,他年成为剧中客。

世人评价她是:"生命力极其旺盛,有着持续不断战斗力的人。是艺术家喜欢的那种骨子里透着,那种孤独和脆弱感的人。"

一个人在岁月长河里,一直被人怀念和尊重,足以见得其艺术成就和修养之高。后世人对孟小冬的"尊重",除了对艺术的尊重,还有孟小冬用一生捍卫的自尊自爱。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守住成长路上的尊重

一个人走在成长的路上,为爱、为事业、为生活,会遇到考验尊严的艰难选择,如何守住这尊重,不盲从眼前,不迷茫未来?

01 尊重需要实力

旧时社会女子地位低下,最初,孟小冬学戏也被人轻视,但她没有后退。她只着眼于付出更多的汗水,日复一日,练习唱腔手势、眼神,为的就是登台演唱,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

她后来一开唱就能成功,让人看到了她的实力,获得了应该得到的尊重,有了"冬皇"的称号。

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女性还是会遇到各种被歧视的问题。比如,有些工作单位不招聘女性,原因是女性会有哺乳期;还有,在对那些成功女性采访时,经常问到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很多歧视是隐形的,是不被觉察的性别歧视。

怎么打破呢?靠实力。

没有力量的反抗"不尊重",无疑是以卵击石,最强大的反击,就是让自己有能力来应对这些歧视。

经验丰富,是你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你;

能力有稀缺性,即使你休产假,工作也会留下你的位置等你回来;

还可以,像张泉灵那样反问记者,如果采访男性,会不会问家庭事业平衡的问题。

只有自己拥有实力,获得力量去争取和维护尊重,才能得到尊重。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02 尊重需要自爱

孟小冬一生两嫁,一嫁三姨太,再嫁五姨太。与梅兰芳和杜月笙的情感纠葛扑朔迷离,也成为当时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些风言风语,也常常传入孟小冬的耳中,流言蜚语不曾动摇她对感情的认识,她有她的解读,有她的底线。

她与梅兰芳,求的是一份理解与尊重,所以她要争名分,但梅兰芳无意给她。

嫁给杜月笙,外人不看好,她跟随多年不提名分,是因为杜月笙给了她宠爱和足够的尊重,终有一天会给,她无需去争。

她学戏剧求一个精,谈感情求一个懂。

有底线的自我尊重,是对自己的爱,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

守自己的底线爱自己,不会被人轻视,也无惧外界带来的干扰,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03 尊重需要互相成全

拜余叔岩为师,孟小冬曾花费五年时间。后来余叔岩去世,她悲痛写下挽联。

跟随余叔岩学戏剧时,孟小冬一直尊重余设立下的规矩,一出戏不够完美绝不登台。

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她晚年教授弟子。她教导弟子,也要学戏精益求精,不完美的戏绝不登台。

她尊重台上的艺术,尊重台下的观众,给别人足够的尊重,自己也获得同样的尊重。


孟小冬两次婚姻,同样名分不同态度:尊重,是懂你所想尽力成全

让自己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尊重自己,是一种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