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來源爭論上千年 各種引用考辨論斷莫衷一是

最新的數據表明,汪姓總人口有560多萬人,排在全國姓氏總人口的第57位。

很少有姓氏像汪姓,對來源問題的爭議大、持續時間長,從古到今1000多年,眾說紛紜,各種引用、考辨、解說、論斷莫衷一是。以至於汪氏譜牒大都要記載各個歷史時期的先祖撰寫的《汪芒辨》《平陽辨》《潁川辨》《汪氏附辨》等重要文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汪姓來源爭論上千年 各種引用考辨論斷莫衷一是


汪的釋義:水很深很寬廣

《說文解字》對汪的解釋是:“深廣也。從水王聲。一曰汪,池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汪的本義,指的是水很深很寬廣,也用來表示池塘、水潭。我們現在經常說到的一汪潭水、一汪清泉以及形容眼睛水汪汪等,就是從這個意思來的。

語言學家推測,與汪相關的遠古氏族,應該是生活在東部湖、潭水面上從事漁業的人。汪人以此作為氏族的名字和族徽。

來源爭論:單一還是多元

目前,汪姓人的主流看法是,汪姓來源單一,是“魯宗室”,即春秋時魯國魯成公的後裔,其先祖可追溯到周公旦。再往上追溯,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帝了,汪姓出自黃帝的姬姓。其他什麼來源,都和汪姓無關。

而姓氏學界的專家們則認為,汪姓的來源是多元化的,汪姓是典型的多源姓氏。甚至有人洋洋灑灑例舉了汪姓的10個來源:姜姓、姬姓、嬴姓、汪野國、地名、姬姓翁氏、突厥汪古部、蒙古族改姓、滿族改姓、其他少數民族改姓等。在中國姓氏學方面較為權威的袁義達先生也認為,汪姓的來源主要有4個:漆姓、姬姓、嬴姓和外族改姓。

在汪姓的學術爭辯中,最大的問題是:汪芒氏是不是汪姓的一個來源?對這個問題,我們將在後面專門講述。這裡,先介紹一下汪姓人公認的汪姓來源於姬姓的說法。


汪姓來源爭論上千年 各種引用考辨論斷莫衷一是

商朝末期,周國佔領了位於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周武王滅商後,委派弟弟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去東征商朝的小夥伴徐國、奄國等17個小國。伯禽將17國討平後,武王叫他在奄地(今山東曲阜)駐守。

武王大封諸侯時,將周公旦封在魯國。武王英年早逝,即位的周成王才12歲。周公旦要留在都城輔佐周成王,抽不出身去魯國就位。想到今後魯國遲早也要傳給長子,所以就讓伯禽去當魯國國君。伯禽就把魯國從河南魯山移到山東,先後傳了25世34個國君,經歷西周、春秋、戰國七八百年,直到公元前249年被楚國滅掉。

話說春秋後期,魯國國君是魯成公姬黑肱。魯成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姬午,被立為太子;次子汪,又叫滿,世稱公子汪。

關於公子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魯成公的夫人姒氏生下姬午不久,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彩虹繞身,然後就懷孕了。懷孕25個月後,姒氏生下一子。此子生下後,兩隻小手一直握著不鬆開。3天后,才把手鬆開。大家發現,他的左掌有紋路,像流動的“水”字,右手有一個“王”字紋路,兩掌上的紋路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汪”字。魯成公根據這一體貌特徵,為他取名汪。汪出生前,父母已為他取名滿,所以又叫滿。

很不幸的是,公子汪出生的那年,魯成公去世了。年僅3歲的太子午當上魯國國君,是為魯襄公。公子汪為人敦實聰敏,長大後,魯襄公拜他為上大夫。因多次為國立功,魯襄公按慣例,以他的名封他為汪侯,食邑潁川,俗稱潁川侯。

公子汪只有一個兒子,名挺,比孔子大一歲。因為挺是魯成公的孫子,時人按例稱他公孫挺。公孫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名誦,次子名芒。問題來了,誦和芒兩兄弟該姓什麼呢?還是姓姬嗎?當然不行。

周朝分封各地諸侯,也建立了相應的禮制:三代公孫以後,“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諸侯。”這是什麼意思呢?像魯國這樣的諸侯國,除繼承爵位的嫡長子支系外,其他支系的人,到第三代人後,就不得以周王室為先祖;諸侯國國君的後代,不得以國君為先祖。

魯成公的兒子汪、孫子挺,可以叫公子汪、公孫挺;曾孫誦肯定不能叫公曾孫誦,只能另取分支氏。氏的取法有多種,周王室或侯國公室分出的氏,最常見的取法,要麼以“王父(祖父)字”取氏,要麼以封爵取氏,要麼以封地取氏等。

所以,按照慣例,誦以王父公子汪的名“汪”為氏。公子汪曾被封為汪侯,也可以說是以爵為氏。漢朝以後,姓、氏不分,汪氏也叫汪姓,四川人習慣叫姓,所以我們的報道一直都是以姓為稱謂。

就這樣,汪姓正式誕生了,公子汪成為汪姓的始祖,許多汪姓家譜上,尊稱他為“汪滿”。汪誦是汪姓開宗接派的重要人物。魯定公10年(公元前500年),汪誦出任都司馬,魯定公把平陽封給他作為食邑。汪姓的郡望“平陽”,由此開始。

汪誦有3個兒子:汪越、汪銓、汪錡(又作汪踦)。汪錡是正史上汪姓有確鑿記載的第一位名人。汪錡與孟武伯、冉求御一起作戰,死於郎之戰,時年19歲。古代男子年滿20歲才算成年,要舉行專門的加冠儀式。20歲以下屬於未成年人,去世叫作“殤”,意思就是不搞任何紀念儀式。

汪錡為國捐驅,到底該按古禮作為“殤”處理,還是作為為國立功的“烈士”對待呢?對此,孔子一錘定音:“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所以,汪錡得到了厚葬,魯國國君還賜給他諡號“烈侯”。

如今,國內有些姓氏文化研究機構或研究者,喜歡從譜牒學的角度看待姓氏,認為所在姓氏是單一的血緣來源,其他來源,要麼視而不見,要麼乾脆就兩個字:不認。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從姓氏文化學的角度來說,現今任何一個姓氏,都不可能是單一的來源,都會有其他來源。所以,客觀地說,現今的汪姓,應該還是有其他來源的。在此,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我們有必要將其他的來源介紹給讀者。

一是源於嬴姓之說。這個來源,說起來話還長。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即位,殷侯武庚乘機作亂,想復辟商朝。周公旦花了3年時間,將武庚的叛亂平息。由於北殷氏湯(唐)侯也參加了武庚的叛亂,周公旦也將其滅掉。周成王把湯(唐)侯西遷到杜原(今陝西始平),封為杜伯,史稱湯杜氏或唐杜氏。

杜伯在杜原建蕩社祭祖,又被稱為蕩王。杜伯後來遭到誣陷,無罪被殺。他的後裔分化為湯(唐)氏、杜氏。因為湯和蕩在古代發音相同,而且相互之間可以通用,所以湯氏又稱蕩氏。

蕩氏逃奔到西戎,被推為西戎君。周宣王即位後,曾派大夫秦仲率軍去討伐西戎,西戎君殺了秦仲,與嬴姓秦侯成為世仇。後來,因周幽王無道,西申國申侯聯合西戎君,攻進鎬京,殺掉周幽王,滅了西周。

周平王東遷洛陽,是為東周肇始。西戎君驅逐了周族人在陝西的勢力,回到杜原建立亳國。所以,《史記·秦本記》中對此記載說:“西戎之君號曰亳王,蓋成湯之胤。其邑曰蕩社。”

西戎君驅逐周人,佔領周人土地,讓周平王咽不下那口惡氣。他和秦國開國君主秦襄公承諾說:“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是說,老弟你只要把西戎人趕走,那塊土地就是你的了。這個生意,秦國當然願意做。於是,從周平王30年(公元前741年)開始,秦國就不斷討伐西戎。

終於,周桓王7年(秦寧公3年,公元前713年),秦寧公親率大軍滅了亳國。秦寧公後來把子侄封在那裡,因那裡古時稱為汪,所以就叫諸侯小國汪國,也稱秦小汪國。戰國時期的魏文侯34年(公元前412年),秦小汪國被魏國吞滅。秦小汪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稱為汪姓,母姓為嬴姓。

二是源於汪野國之說。秦漢時期,西北地區有個汪野國。汪野國在今甘肅玉門、陽關一帶,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地。漢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大將軍霍去病率軍西征,西羌民族紛紛歸附,汪野國隨之不再存在。汪野國臣民中,有的以國名漢化為姓,並慢慢地融合到了漢族中。

三是源於姬姓的翁姓之說。這個說法,被很多汪姓人認為是杜撰的。西周初年,周昭王的支庶子孫被封在翁山(一說在今浙江定海,一說在今廣東翁源),其後裔以邑為姓,是為翁姓。唐德宗時期,翁姓的一支進入福建莆陽(今福建莆田)。五代時期,這支翁姓出了個人物叫翁幹度,翁幹度有6個兒子,分姓為洪、江、翁、方、龔、汪。這6個兒子非常爭氣,都中了進士,史稱“六桂聯芳”。最小的兒子翁處休被分姓為汪,後世子孫就以汪為姓。

此外就是少數民族改姓之說了。很多姓氏,都存在這種情況,在此不用多說。

孔子說的“汪芒氏”究竟是怎麼回事?

前面我們說到,在汪姓來源的學術爭論中,最大的問題是:汪芒氏是不是汪姓的一個來源。這個問題,從古時一直爭論到現在,不僅汪姓先祖寫了《汪芒辨》《平陽辨》《潁川辨》《汪氏附辨》等文章,現今汪姓人也不斷地推出各種具有考證性的文章。

所有文章只有一個目的:證明孔子嘴裡說的汪芒氏,不是汪姓的來源,與汪姓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那麼,汪芒氏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裡,我們把各種觀點擺出來,請讀者自辨。

孔子:防風氏與汪芒部族

說起來,這場曠日長久、貫穿古今的爭論,還是孔子引發的。

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吳國打敗越國,在拆毀會稽城時,挖出一節巨大的骨頭。這節骨頭有多大?大得要用一輛車來裝!這可不得了,那時還沒有恐龍化石的說法,古人的知識也不如現代人淵博,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麼骨頭。

吳國派使者到魯國去進行友好訪問時,順便把巨骨也帶去,向知識淵博的孔子虛心請教。使者見到孔子後,叫人把巨骨拉出來說:“這是我們在拆毀會稽城時發現的,到底是什麼人的骨骼,會如此之大?”

孔子仔細看了巨骨後回答說:“我曾聽說啊,當年大禹召集群臣在會稽山開會,結果防風氏遲到了,大禹就把他殺了。防風氏的一節骨頭要一輛車才能裝下,與這塊骨頭差不多。”

使者沒聽說過防風氏,就問防風氏是怎麼回事。孔子解釋說:“防風氏是汪芒氏部族的首領,監守封山和禺山一帶的祭祀。這個部族,虞、夏、商時期叫汪芒,周朝時叫長翟,現在叫大人。”

使者覺得防風氏長得那麼高,很不可思議,又問道:“人的身高極限是多少?”孔子說:“僬僥氏身高只有3尺,算是最矮的了;由此推算,最高的人,最多不過是他們的10倍而已,應該就是人的極限了。”

這個事情,最先被記在《孔子家語·辯物第十六》中,後來被《國語·魯語》和《史記·孔子世家》收錄,大家都從孔子嘴裡知道了大禹與防風氏的傳說。

防風氏後代融入少數民族

孔子說的防風氏是怎麼回事呢?據說,防風氏是生活在堯舜禹時代的神話人物,身高3丈3尺,力大無比。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天柱折斷,神州大地陷入一片汪洋中。在這危急關頭,防風氏勇敢地站了出來。他伸手從天上取來天泥,填墊坑窪,將泥灰化成大山,把洪水擠進大海。

由於治水有功,他成了生活在今浙江武康一帶的防風族部落首領。防風氏是個勤勞愛民的首領,在他的帶領下,族人開墾荒莽,造起水田,種植水稻,部族人民很是擁戴他。

禹治水成功,建立極高的威望。舜傳位給禹後,中原各大部落逐漸團結在禹的周圍,但也有一些部族對他不服氣。禹就利用治水政令,號召各大部落,對不願歸屬者進行征伐。禹還經常巡視各地,加強統治。殺防風氏的傳說,就發生在禹南巡會稽山的時候。

禹把防風氏殺死後,還戮其屍骨以示眾人,引起了防風氏部族的極大憤怒,對中原人充滿了仇恨。首領被殺,防風氏部族實力弱,擔心受到株連,大家分化遷徙,一支進入越地,另一支北遷,在春秋時建立鄋瞞國。《史記》譯註中說:“鄋瞞,北方狄族一部落名。亦稱長狄(翟)。相傳其為防風氏之後代,夏商時稱為汪芒氏,周代稱為長狄氏。”汪芒氏也稱汪罔氏,他們與中原隔絕,努力地繁衍生息、厲兵秣馬。

到了春秋時期,宋武公即位,防風氏的後人長狄開始了復仇計劃。宋武公時,長狄伐宋,宋軍在長丘擊敗長狄,俘獲長狄首領緣斯。大約140年後,長狄又進犯魯國。結果魯軍將長狄打敗,殺了長狄的首領喬如。

長狄屢敗屢戰,齊惠公2年(公元前607年),長狄伐齊,齊軍殺了喬如的弟弟榮如。榮如被殺後,大部分部眾在榮如弟弟簡如的帶領下退到衛國,衛人乘機截殺,俘虜簡如。餘眾又由榮如的弟弟棼如帶著逃入路國。後來,晉國在滅路國時,俘獲了棼如,鄋瞞國由此滅亡。長狄部民,後來漸漸融入到了華夏大家庭。

疑為“國名和人名混為一談”

說到這裡,汪芒氏又是怎麼被傳為汪姓的一個來源的呢?原因出在上面我們說到的公子汪的孫子“汪芒”這個名字上。

汪姓研究者認為,古人將人名“汪芒”與國名“汪罔”混為一談,導致以訛傳訛,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夏禹時期的汪罔國,與後來生於東周周敬王時期的汪芒相隔500多年,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更何況,據汪姓研究者考證,汪芒沒有子孫後代。

此外,汪芒氏在周朝時不再叫汪芒氏,而叫長狄,春秋時期又叫大人(個子很高的人),即使亡國,國人也不應該姓汪芒或汪。事實上,周朝前留下的姓氏微乎其微,大量姓氏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

早期的姓氏書籍不知汪姓根源,根據口傳片語只言,就把汪姓歸結為汪罔國的後裔,還把汪罔國說成了汪芒國。後期的姓氏書籍全盤抄錄早期姓氏書籍,也不加以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