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编前语

自去年开始,借助机构改革工作,体育与文化、旅游、广电和教育高度结合,形成了1+1>2的效果。目前,本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入以地方机构改革为主的“下半场”,我省作为改革的“排头兵”自然也是主力军,省内设区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已经实现体育与文化、旅游、广电和教育等部门的合并发展。

地方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是一场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体育如何发挥作用、挖掘“体育+”模式,把握这场变革的鲜明脉络?如今,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前行,我省在这条路上也筑出众多指明灯。

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全省体育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深化机构改革精神与举措,今天起,体坛报将陆续推出“有融乃大、有合乃强——机构改革后县(市、区)体育‘掌门人’访谈”,以飨读者。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张靓

“体育+”融合带动新发展


作为全省最先展开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兰溪乡村马拉松赛对于很多跑友来说是一年跑马的开始。从第一届比赛吸引4200多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经过7年的培育,今年参赛选手突破10000名,每年的“兰马”,就像兰溪人民的一次盛会,大家对于“奔跑”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


每逢马拉松开赛,兰溪的各大酒店、宾馆和旅游景点都是爆满,今年的兰马更比以往提前了5天报满。”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张靓介绍,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由于比赛原因现场道路会实行封道管制,沿途的居民不但没有抱怨,还主动让行,并积极充当志愿者加入其中。事实上,“兰马”沿线乡镇都在体育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位于赛道兰芝风情线终点的芝堰村和周边的姚村、上包村等地,都涌现了一批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饭店、民宿,还创下了一天销售特色水米糕超1000条的纪录,年销售额更是超过20万元。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体育是一个平台,对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有着别样的作用。


张靓说,马拉松赛事需要数额不菲的投入,本身难以获利,但是对于城市来说更加看重其社会溢出效应,兰马对于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匹配城市格调定位有特殊贡献。“如今在兰溪,兰马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一种‘节日’,倒逼我们在赛事提升上狠下功夫,也要更加地多元化,例如今年兰马就很好地结合了旅游元素。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除了马拉松以外,兰溪更是利用三江交汇水资源丰富和水域宽广、水流平缓、水质清澈等有利因素,结合悠久的民间龙舟比赛历史,因地制宜开发水上运动项目,打造出了连续8年的龙舟赛事、横渡兰江等响亮的品牌赛事。“水上赛事活动接二连三地举办,使得龙舟等水上运动项目深入老百姓的心里,让市民爱看体育赛事,也爱自己运动,为全民健身乃至健康兰溪作出新的贡献。”张靓感慨道。

在张靓看来,对于基层体育部门来说体育并不是一个单一概念,更应该是一种集聚性概念,要将一切有助于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力量与要素都聚结起来,这也就是“体育+”的概念,同时也要注重于大局,将体育融入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当中。就像兰马一样,它原本功能更多地聚焦于赛事本身——让老百姓获得更多观赛或者跑马的参与感,如今加入旅游、文化元素,形成合力,多部门联动将兰溪所拥有的自然、人文、特色资源推介出去,展示出本土特色。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事实上,除了在赛事中体现“体育+”,在城市发展当中,兰溪也正在积极融入“体育+”概念。兰溪市水亭畲族乡上朱村,采用“企业+合作+农户”村企合作经营模式,盘活“地人钱”。即由村集体提供土地,入驻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及管理。这座体育主题公园叫“新天地生态园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不仅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还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体育走向融合发展是必然之路。我们也将注重于其他元素发生交集时,形成优势互补,既找准自己发展定位,又解决其他行业的痛点。”张靓表示,对于融合发展的下一步计划,兰溪也有所规划,大健康以及数字化均是其目标之一。“体育+卫生”两个要素均是健康兰溪乃至健康浙江建设中的主要构架者,两者互相融合,可以有效地将健康的门槛再往前移动,体育也将成为健康的“守门人”,卫生则能成为第二套保险。而数字化体育,通过智慧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让体育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既能够将体育融入到中心工作,又能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典型案例


上朱村

盘活“地人钱”

走出“体育致富路”


农民并不只从事种植养殖,增收亦不能仅限于种地养鱼。在增强以农业产业为主的传统动力之外,兰溪市水亭畲族乡上朱村也在不断创新,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寻找农民增收新动能,展示了普通农村的农业发展进行时。


每逢周末,村里都要迎接一批批来自邻近县市,甚至杭州和江苏的游客,从江苏到上朱村,近400公里,近5小时车程。吸引游客们远道而来的,除了美丽乡村的绿水青山,更有其体育加持的独特魅力。飞驰而过的竹林卡丁车、策马奔腾的跑马场、享受垂钓的快乐,亦或是住进民宿享受乡村的宁静,都是这张旅游菜单中必不可少的行程安排。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可就在几年前,山高路远的上朱村还鲜有人问津。尽管这里风光秀美,有着大量原生态的农产品,采摘业也十分发达,但却面临着明明很好的农产品,却难以实现其该有的价值,村庄增收动能不足的困境,村民人均年收入偏低。“开始我们就是普通的种植业,再到后来的采摘业,但是缺乏核心内容,创新设计,品牌‘叫不响’等等难题,也成为村子致富路的拦路石。

”上朱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明表示,环境、资源已经触及“天花板”,需要一条新路径来让村子有新的发展,而体育就是村子的共同选择。


据了解,上朱村采用“企业+合作+农户”村企合作经营模式,盘活“地人钱”,即由村集体提供土地,入驻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及管理。村子在兰溪市体育局、金华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逐渐在新天地生态园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中植入体育元素,卡丁车、跑马场、丛林穿越等体育项目,在这1000余亩的大地上拔地而起,与 “山、田、水”三大元素组合而成的生态田园图相互映衬,造出一个充满魅力的体育主题公园。


有融乃大·有合乃强 | 张靓:“体育+”融合带动兰溪新发展


目前,农业园在兰溪、金华、龙游等周边地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杭金衢旅游金三角’自驾游圣地。”新天地生态园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相关负责人雷晓君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经投资3000余万元,接下来还将继续增加投入,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推进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对于这条“体育致富路”,李志明也十分有信心,他告诉记者:“这份信心是来自实实在在看到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农业园的年接待游客已经超10万人次,不仅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还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每个月工资在三四千元,让村民的增收渠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农事生产,而是朝着精深加工和休闲服务的方面不断延伸。“之后,我们还要建设民宿、农家乐等更多的配套设施,对于村民来说,生活也更加有盼头。


Q&A 有问必答

(记者:Q 张靓:A)


Q:您如何看待新时代体育价值?

A:体育的价值在于惠及民生,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享受健康与快乐。


Q:您如何理解现在大融合背景下的“融”?

A:要将一切有助于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力量与要素都团结起来,形成集聚效应。


Q:您觉得兰溪体育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哪里?

A:始终将体育发展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Q:立足体育事业发展,您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享受到体育红利。


Q:您对兰溪未来体育事业发展有何愿景?

A: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服务于民”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