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是所有大学生都深知的一个道理,但我们更清楚的是同一学历也是有档次区分的,而区分的根据便是毕业高校的档次,你毕业于名校的话,你就会更多地被认可,你毕业于普通高校,可能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所以对于每年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择校时更多的会留意双一流高校,这才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目标高校,也是考研最完美的结局。

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只是每年考研结束后必然会有大部分的考生没有实现自己当初的目标,有的是初试成绩没有过国家线,有的是复试被淘汰了,而这些在考研调剂和二战考研中徘徊的学生来说,究竟该如何做出决断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这部分学生中更多的选择了考研调剂,即使是调剂到一所普通二本大学也没有选择二战考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那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1.考研的难度只增不减,这是前提。

这些考生都很清楚目前的考研大环境,从每年报考人数几十万的增长就可以看出,考研热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儿的褪下,可以大胆预测下一年的考研人数还会有大量的增加,考研的竞争程度还会继续增加;而且从每年高校的推免比例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只会越来越难考,每年研究生招生名额留给统招的学生将会更少,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研究生推免工作,更多的希望招收到优质生源。

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同时,虽说是选择了考研调剂,而且还很有可能是调剂到了普通二本大学,但是这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够实现的,更没有其他考生所想象的那么不堪,毕竟最终的结果是一战成硕,这才是所有考研学生的最终目的了。

2.二战考研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说白了,很多考研的学生都非常清楚考研复习中所要面临的各种困难,并且这种困难的解决只能是靠自己了,如果选择了二战考研,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将要重新接受这些困难的检验,而且较第一年考研会更加的孤立无援,所以从内心深处他们是不想再有这样的经历。

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同时,二战考研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理想化,例如会有更多的经验、更有效的复习方法等等,这些其实并不是决定性的优势,但是二战考研学生的劣势却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压力是多方面的、很可能半途而废等,所以更多的考生会选择调剂而放弃二战考研,虽然看似有些狼狈,但却是明智之选。

3.考研调剂并不是那么的轻松,之后会越来越难

很多考生觉得考研调剂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只要初试成绩过了国家线就能够顺利调剂,殊不知这仅仅只是拥有调剂的资格而已,想顺利地被高校接受还需要考生满足很多的额外条件,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每年参与考研调剂的学生太多了,高校的名额完全是不够用的。

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而且随着考研报考人数的增加,考研调剂的人数也会增加,考研调剂的难度也会增加,或许现在的你觉得调剂到一所普通大学有些委屈,有些不堪,或许明年的这个时间点,想顺利调剂都已经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了。

4.就是为了一个硕士文凭,能读研就可以。

有这样想法的考生有很多,他们之所以当初选择了考研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硕士文凭,这样能够在之后的就业中有一定的学历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所以只要能够获得读研的机会,绝对不会错过。

为何很多考研学生宁愿调剂到普通二本大学也不愿意二战考研呢?

所以,当自己的第一志愿高校没有希望时,便会很愉快的决定参加调剂,即使调剂的院校和自己的目标高校有一定的差距,他们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三年之后拿到的依然是研究生学历,依然在就业中有很大的优势。

总之,不管是选择考研调剂还是选择二战考研,每一个考生的决定都一定有自己的立足点,都有自己的事实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都清楚自己心中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所以考研调剂还是二战考研,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