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鶴唳華亭》是一部關於古代權力之爭外加言情的作品,可以說它是眾多古代題材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然而在這部電視劇裡面,很多觀眾都不明白,皇帝為何看不上自己的兒子,甚至百般羞辱,冷落他呢?就連太子不顧生命危險,去保護他,皇帝都不所動容呢?

《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尤其是在最近的劇情中,我們看到蕭定權遭到李柏舟的陷害後,他的老師為了保住他太子之位,不惜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難度皇帝真的就看不出來,自己的兒子是被陷害的嗎?

小編覺得其實皇帝也是想借機牽制於太子,他心裡清楚,以蕭定權的為人,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但他還是選擇中立態度。

《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皇帝其實一直對蕭定權不滿,因為蕭定權母親家族勢力在朝廷根深蒂固。一旦顧家發展壯大後,皇帝最擔心的就是蕭定權會在舅舅的支持下進行謀反,到那個時候就是後悔都來不及。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皇帝是藉助顧家的勢力,當上了這個位置。那個時候自己娶了顧思林的妹妹,可是之後皇帝發現,顧思林的妹妹心思根本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另有所屬。

《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如果不是顧父執意將她許配給自己,那麼他也不會當上皇上,從這件是可以看出顧家世代不衰。在皇帝的心裡,太子賢明,在朝中有很多心腹,只有牽制太子,顧家才不會虎視眈眈。

為了逼迫太子,皇帝是一點都不聽他的解釋。要麼是太子去守皇陵,廢除太子身份,要麼就是讓他的老師盧尚書命喪黃泉。蕭定權想把所有的責任都攔在自己的身上,不想讓任何人受到牽連。

《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一旦蕭定權去守皇陵,就意味著失去太子的身份,那麼對於盧尚書來說,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所以,他必須替自己的學生,承擔責任,哪怕失去性命也是值得的。

如今,皇帝終於稱心如意。少了盧尚書這個靠山,自己的兒子也不會再囂張,可是皇帝卻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跟自己兒子蕭定權的關係,今後只能降到冰點,甚至可以說是臣與君的關係,沒有半點父子之情。

《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皇帝做錯兩件事,第一件事逼死蕭定權的老師,第二件事逼死蕭定權未來的老丈人陸英,讓蕭定權失去了最愛的人。在老師去世的當夜,蕭定權喝醉酒不省人事,這次自己受到的極大委屈,他未來一定會討要回來。

在這個天底下,父子爭鬥,是沒有輸贏,只有兩敗俱傷。今日,蕭定權已經清醒認識到自己在父親的心裡什麼都不是,他明白如果大哥齊王不早日離京,自己就會多一份危險,就會跟皇帝一爭到底。

《鶴唳華亭》皇上心知肚明,卻非要逼迫太子,父子關係水深火熱

同樣,在皇帝心中,他很明白蕭定權有勇有謀是最適合繼承自己的位置,但是於私,皇帝不喜歡他有一半的顧家血脈,同時也不喜歡蕭定權有舅舅顧思林這個靠山,更不喜歡太子賢明太過出眾優秀,超越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威嚴。

父子倆是各有各的難處,不得不承認,《鶴唳華亭》劇情真的是精彩,權謀之爭大戲讓我們值得追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