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歷史上共出現五次牛市,那麼問題來了,這五次牛市都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嗎?

八戒來答題


A股歷史上的牛市共同點和不同點:

我們從近20年開始說起。從1999年到2017年A股共產生了四輪牛市分別如下:

1、愛國牛市:1999年5月-2001年6月;

2、紅利牛市:2005年6月-2007年11月;

3、放水牛市:2008年11月-2009年11月;

4、槓桿牛:2012年12月-2015年6月。

牛市共同點:

1、牛市的起點一定是從熊市的末尾開始的。所以牛市在起飛之前一定會有估值的修復。熊市末尾有大量的股票破淨,佔比超過10%,這都是不正常的現象。隨著國家出臺相關的扶植政策,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再加上投資者的情緒慢慢修復。這個時候會出現局部板塊的牛市。而總體上指數仍會有反覆,並且這段時間會比較漫長,有時間長達1-2年。這個時候會有大量的散戶註銷賬戶,並且沒有人在談論股票。

2、股票經過較長時間的估值修復之後,會有盈利能力很強的公司甚至是板塊帶領指數慢慢向上。破淨股基本不見,同時國家在這個時間仍然不斷會有新的政策出來呵護市場,慢慢推動市場向上。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市場的正常估值。這個時候機構大量入市,先知先覺的散戶也會開始入市。

3、估值修復完畢之後,隨著牛市的聲音不斷增強,機構開始大量號召場外之人入市推高指數,從而自己能夠全身而退。這個時候也是散戶最瘋狂的時候,每天都能聽到排隊開戶的消息,每天都能聽到今天又掙了多少錢。

4、從纏論指標上看,每一輪牛市的起點一定是周線、日線背馳共振。所以,中長線的投資者可以可以盯著這個指標,一旦出現這個技術指標,可以逐漸買入質地優良的股票。

 

牛市不同點:板塊股票的漲幅不同,比如2007年的牛市是藍籌股漲幅巨大,而2014年的牛市是創辦板漲幅巨大。




匿名纏者


歷史上A股上漲幅度超過100%的大牛市有六次

第一次:91年-92年,100點-1429點

第二次:92年-93年,386點-1558點

第三次:94年-01年,325點-2245點

第四次:05年-07年,998點-6124點

第五次:08年-09年,1664點-3478點

第六次:13年-15年,1849點-5178點

這些牛市有很多相同之處

第一:牛市的時間很短,基本都只有一到兩年,熊市的時間很長,除了01那個慢牛是慢漲慢跌,其他牛市基本都是快漲,暴漲,然後慢跌,牛短熊長

第二:每次牛市都會伴隨著政策牛,每次牛市都會放鬆貨幣政策,放出經濟刺激政策

第三:每次牛市的監管都是從過度監管過度到放任不管再到過度監管的演變

第四:每次牛市都會有大量中國大媽和大量新韭菜進場

第五:每次牛市都會以暴跌或者回到原點為結局,好像沒有例外

第六:每次都會有百億基金熱售

當然也有不同之處

第一:每次牛市的漲幅差別比較大,像91年,01年,06年的牛市都是五倍以上,其他有的只有一倍

第二:每次的主題題材不一樣,比如90年代是T+0,06年是股權分置改革,09年是四萬億刺激政策,15年是槓槓牛

第三:每次的風向不一樣,07年以前的是齊漲跌,傾向於週期板塊,09年也是傾向於週期板塊,15年是創業板,高科技

總的來說,每次有一樣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東西,但最重要的還是企業的成長,這個是根本。





佛山股俠


先說下共同點吧!

共同點一:牛市起點估值低

1994年滬指325點的全部A股市盈率為11.45倍,市淨率為1.41倍;

2005年滬指998點的全部A股市盈率為14.37倍,市淨率為1.64倍;

2008年滬指1664點的全部A股市盈率為13.11倍,市淨率為2.01倍;

2013年滬指1849點的全部A股市盈率為10.86倍,市淨率為1.48倍;

2019年1月4日,滬指2440點全部A股市盈率為12.25倍,市淨率為1.23倍。

可見,估值起點都是10倍出頭,這是基本面的共識!

共同點二:政策面都有利好

94年有救市,05年有股權分置改革,08年有4萬億,2013年是槓桿牛,互聯網金融異常繁榮,這一次,是改革牛,科創板牛市。

不同點:最高市盈率越來越低

07年,上證最高市盈率接近70倍;

2015年,上證最高市盈率達到22倍左右,雖然並不高,但是這恰恰說明這麼多年,A股的盈利能力大增,導致雖然指數已經接近6124,但是估值已經下降了很多;

2019年這一波,目前上證市盈率才16倍出頭;

這一次的頂部在哪?肯定不會再像2007年那麼瘋狂,到70倍,會不會到2015年的高點,到5000多點?

只要加點瘋狂因素,我認為還是有可能的。


趙冰峰財經


這是個好問題,說點我想說的,但在當下不合時宜的

A股歷史上的5次牛市,2019年當下就稱作“小牛市”吧。之前4次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牛市過後多少散戶被套的被套,割肉的割肉。原本綠油油的一片韭菜被收割的只有一點韭菜根了。

散戶絕大多數經歷牛市到熊市的轉換會虧損,會被套;這才是所有A股牛市的共性。

虧損原因如下:

1,單向交易機制。散戶只能做多盈利,不能做空(想賺錢你就得買)。一旦市場出現賺錢效應,牛市開始顯現散戶就跑步進場,不斷的推高市場,市場被推高就有更多散戶進場。上漲追進,上漲追進。中國股市都是快牛快熊的根本原因正在於此;多頭力量集中爆發。


2;股市參與者散戶投資者眾多,且多數沒有交易技巧,不懂交易之道。散戶進場的原因很簡單,周圍的張三李四都在炒股並掙錢了,至於自己是否適合交易,有沒有盈利能力,甚至最基本的怎麼使用軟件都困難,更不用說看指標,看年報;如此倉促無知進入股市,被割韭菜也不無辜。

股票交易說的大一點是投資行為,說的小一點用錢換錢。用的都是散戶的真金白銀,很多散戶在生活中省吃儉用,在股市中卻不對自己的財產負責。這是貪婪之心所致,一旦被貪婪矇蔽雙眼,人就會忽略風險的存在。


可能有人認為這個回答並不專業,也沒有列舉很多數據來說明問題,但這就是股市原本的樣子。2019年的今天,2008年牛市中被套的人還在,有位朋友買入的股票基金被套11年。就算最後能回本。但11年通脹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最終肯定是虧損的。


總結:筆者是全職交易者,隨著交易年限的增加,風險意識卻更強,任何一筆交易先考慮會虧損多少已經成為本能反應。

筆者在很多文章中都提示股市的風險;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警覺。


外匯期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A股歷史上共出現五次牛市,以上證指數為倒,第一次是1990年的100點漲到1992年的1200多點,第二次是從1996年的510點漲到1997年1300點上方,第三次是1999年的5.19行情,從1060點左右漲到了2001年的2245點,第四次是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行情,從2005年的1000點漲到了2007年的6124點。第五次是從2014年的2000點左右漲到了,2005年的5178點。這五次牛市都有的個共同點就是政策救市,在政策的支持下,在政策的救市下,股市走出了牛市行情,不同點是不同的牛市行情政策救市的目的不同,因此,決定了股市牛市行情的大小不同。

許多人批評我國股市是個政策市場,批評我國股市的問題太多,批評我國股市的上市公司質量不高,這是有道理的。可是我國股市從1990年開始就是政策決定股市的命運,股市有沒有牛市行情,完全是取決於政策救市,在中國沒有政策救市就沒有牛市,有人現在說讓市場自己解決,如果讓市場自己解決,那就等於把股市推翻了重來,這個改革成本誰也承擔不起。春節前的2449點救市沒有成功,到2440點救市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後,後續救市措施沒有跟上,政策風向又發生了轉變,導致了2440點發動的行情妖折,是造成現在股市不利局面的原因,目前應當還是應當從政策層面來解決股市的困局,我國就是個政策市場,這是中國的國情,離開國情談市場化,是行不通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本人是2002年入市從業的,五次牛市這個怎麼定義的我不敢認同,因為大家心理的預期和認知不同。

我就我個人認知的兩次牛市2006年和2015年的這兩次來給大家講講牛市背後的邏輯。

首先,股市的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資產定價,那原來這份資產是一元錢,經過一些內源性或外源性的改變,變成了現在的100元錢,也就是上漲了一萬倍。那自然是牛啦。

這裡,重點來了是內源性或者外源性的改變,股市裡天天的消息、變數是非常多的,什麼是重要的改變,也就是隻要它一變就絕對能改變價格體系呢?

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估值。具體點可以理解為供需關係。

但是我們談股市不能只談牛市,也要談熊市,也就是說,只有大的風險才會出現大的機會,這個邏輯認同的朋友點個贊哦,或者您還有其他觀點歡迎交流。

那總結一下,我的觀點是,只有發生了大的改變,改變了市場個整體估值,或叫做整體的供需關係,且出現較大的風險後,才會出現交到的牛市。

那我們再來從新演繹一下2005年的牛市,

當時市場的主基調是股權分置改革,也就是本來市場上是按流通盤來計算規模的,突然搞股權分置改革,那些原來不能流通的、限售股、法人股等統統要上來流通,這不就意味著一下子就改變了整體市場的估值了嘛,供應量劇增,各種大小非要解禁入場。一下子這麼多的量近來,市場承受能力不夠了,股價是一路往下找低點,最慘的時候跌倒998點,對吧。一度監管層也是叫停了股權分置改革,為什麼?市場承受能力不夠呀,沒有這麼多的增量資金,當然最後,國家場外出臺了各項補償計劃,大力倡導公募、社保等資金入市來承接,場內給予已經上市的企業一定的配送補貼政策,才真真迎來了一波大牛市,對吧,股價被打到這麼低,上漲動力十足,當時那句話叫做“開弓沒有回頭箭”,大的風險孕育大的機會,股價一路上漲到6000多點。

2015年的牛市,

其底層邏輯是相同的,國家允許上市企業跨行業併購,加快發行速度,一路下跌,再來是要搞創業板,也就是所謂的註冊制寫進了國務院白皮書裡,那就不公平了,原來的上市公司是經過嚴格審核才可以進來市場並擁有各種上市公司的權利的,你現在不用審了,符合條件就來,這一下子,供應量有變大了,供需嚴重不平等了,市場只有往下找承接點,後來出臺了融資融券,增加了槓桿比例,100萬的資金最高可以變成500萬來用,這一下子資金上來了,個人、私募、公募、機構、各路資金帶著槓桿進場,又是一波波瀾壯闊的牛市。同樣是大的風險孕育大的機會。

那最後總結,共同點就是造成牛市一定是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變、且一旦發生了改變就能改變整個市場的估值體系,改變整個市場的供需關係,才能孕育出大的牛市來。

不同點,每次改變是事件是不同的。

由此,回答這個問題,也可以引入我們未來可以預見的下一次或者下兩次牛市。

比如:我們的投資者結構仍然非常不合理,我們的交易規則仍然跟國際沒有接軌。而改變了這些,您認為是否也會像前兩次一樣改變整個市場的估值體系呢?

請留下您的回覆,我想知道你的觀點。謝謝。


朱雀財社


我覺得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並不妥當,第一是列舉以前牛市出現的時間,估計是從度娘那裡粘貼過來的吧,第二是把牛市的基礎邏輯說出來,什麼改革牛,什麼股權牛,請問當時出現改革的時候你能預判牛市來嗎?別說你能預判牛市了,估計連明天怎麼走你都說不準。同意觀點的舉個手。

那麼歷史上的牛市共同點在哪裡?實際上這並不需要專業知識來解答,就簡單一句話,漲多了就會跌,跌多了就會漲,當市場當中所以的股票都運行到低位,跌不動了,沒有出現再往下跌的理由了,此時買盤或者說拖盤非常大,這個時候很多的莊家和基金各類資金都吃飽喝足了,稍微在基本面上一颳風,行情就起來了,這種行情的出現一但得到市場的認同形成了市場的合力,那麼牛市就來了。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同樣,熊市就正好反過來了,所有的股票都運行到高位了,翻十倍的,八倍的,五倍的,連垃圾股都漲了兩三倍。這個時候很多人已經不敢買了,什麼資金也不敢重倉買了,市場當中缺少買盤,那麼賣盤怎麼辦呢?想賣就要砸著出貨。此時還是那個道理,一但這種賣出行情得到了市場參與者的認同,就會出現大量的賣盤,所以說此時市場跌的又快又狠。一但恐慌性情緒上來,那麼熊市來了。

所以從根本上說一句話,做股票什麼最重要,位置,再牛逼的技術也不如你買在了真正的低位。


A股小散課堂


共同點

我認為牛市的共同點都是有分成三階段的,而且是循序漸進的。

第一階段:估值修復

牛市的第一階段是估值修復的階段,即是現在股市的行情,目前A股處於一個歷史平均低估值的位置,也是熊牛轉換的時期,政策面好轉,投資者情緒逐漸恢復,估值自然會慢慢迴歸。

不過這階段投資者的情況是帶猶豫的,有不少外內因素的影響的帶動,行情會不斷調整,不上不下的走勢讓投資者下棋不定。

第二階段:全面爆發

經歷過估值修復的階段後,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修復,這時候經濟環境的好轉或者大型政策的實施落地,企業盈利回升,估值與盈利齊飛的時期。

第三階段:全面瘋狂

在前兩個階段的賺錢效應下,牛市消息會不斷傳播,信息不對稱會不斷減少,場外聽到的人會紛紛入場,開戶量暴增,這個時候股價基本高於基本面,泡沫逐漸開始形成。

其實牛市的三個階段都反映了投資者不同的心理變化,一般從指數來說,指數會越來越高,第三階段的時候會是最高峰。

牛市基本都會經歷這三個階段,可以看看2005年牛市時候的上證指數。

再對比一下2014年牛市時候的創業板指數。

不同點

A股歷史上的五次牛市不同點是啟動原因不同,即是推動股市上漲的催化劑或者因素不同。A股的五段牛市分別為1996年、1999年、2005年、2009年、2014年。其中1996年、2005年、2009年的牛市啟動原因是由基本面推動的,估值低和企業盈利改善,估值和盈利共同帶飛的結果。然而1999年和2014年的牛市啟動原因是貨幣流動性、政策推動的,實際上經濟環境不是太好,企業盈利一般般。

最後說幾句,自古A股牛短熊長,即是牛市中賺得盆滿缽盤,一輪熊市中,又有多少利潤可剩,雖然現在的行情有點像牛市的第一階段,加上經濟環境有所好轉,不過經歷過的會變成歷史,歷史帶來教訓需要記住才行。


財經樂少


歷史上五次牛市的劃分不一定準確,也不知道樓主具體所指是那五輪牛市。筆者根據自己 的觀點對五輪牛市進行劃分。

第一輪,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股指從96點開始上漲,一直漲到1429點,漲幅1388%,上漲1333點,這一輪牛市在於取消漲跌幅限制,激活市場做多熱情,特點就是投機盛行,5月21日全面放開漲跌幅限制,當天暴漲105.27%,然後繼續大漲。好景不長,在5月26日出現長陰殺跌。5月27日更是大跌8.27%。雖然有所反彈,但最終跌倒400餘點企穩。

第二輪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股指最低點是386.85點,主要是受到一代偉人南下講話的影響,從1992年11月24日開始暴漲,最高漲到1558.95點,漲幅超過300%,,第一次突破1500點。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300%的漲幅,還是瘋牛,與第一輪牛市沒有差別,也是第一次政策市的抬頭,接著就是漫長的陰跌。

有了政策市的影子,政策救市就很容易顯現,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開始新的牛市,證券交易印花稅單邊徵收,匯金公司買進工行建行等股票。鼓勵央企增持股份,這被認為是三大利好政策救市,股指開啟暴漲之旅,但很短暫。

第三輪牛市2006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股指從最低點998.23點漲到6124.04點,這一輪牛市啟動是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上半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開啟股權分置改革的試點工作。同年8月,《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發佈,同年9月《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發佈。

這一輪牛市是公募基金髮動的超級大行情,出現了中國平安。中國船舶、中信證券和中國神華等超級大盤牛股。但是最終行情夭折圖超級大盤股密集發行有關,中國石油就是超級大盤股的代表,最高價到48元,比發行價上漲好幾倍。結果是成為一個悲催的開始。

第四輪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從最低1664.93點漲到3478.01點,股市大漲得益於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實施,主要特點就是地產、有色、煤炭、、鋼鐵和銀行等大漲,但是隨著4萬億元經濟刺激副作用出現,央行貨幣政策開始緊縮,股市出現調整,也與市場過度擴容有關。貨幣政策影響股市可能是第一次被市場高度關注。同樣的道理是IPO加碼發行成為市場調整的因素。

第五輪牛市13年6月25日到15年6月12日,股指從最低點1849.65漲到5178.19點,本次反彈是得益於央行降準降息的貨幣寬鬆,更重要的是證監會承諾IPO均衡發行,讓市場吃下一顆放心丸,充分激發市場做多熱情,機構和遊資私募散戶做多熱情一起迸發,加上監管的相對寬鬆,牛股和妖股頻出。主要代表是80後公募基金經理初生牛犢不怕虎,製造了很多的超級牛股。是歷史上百元股最多的時期,但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瘋狂牛市始作俑者是槓桿資金,最終也是受制於槓桿資金,對槓桿資金一刀切造成市場流動性枯竭,出現螺旋式暴跌。也與新股批量發行有關,在股市暴跌初期,證監會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依然按部就班的批量新股發行,遭遇市場質疑。

從牛熊更換來看,新股發行還是一個很難繞過去的坎,另一個就是政策市的影子頗為濃郁,IPO九次暫停九次重啟就是很好的印證,另一個是市場資金對股價的操縱形成股價暴漲暴跌。


杜坤維


A股歷史上真正有象徵意義的牛市只有四次,這四次的牛市週期和漲幅都是比較長的,但是如果算週期比較短的總共A股30年已經經歷了9次的牛熊循環;那麼A股歷史每一次的牛市都有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具體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下面進行分析。

A股第一輪牛市從1990點12月份低點92.79個點,一路飆升上漲到1992年5月份漲到1429個點,這是A股歷史漲幅最大一輪牛市,牛市週期2年半;

第二輪牛市從1994年7月份低點325個點,大盤總體都是呈現上漲趨勢為主,漲到2001年6月份漲到高點2245個點,這輪牛市成為A股歷史週期最長的牛市,牛市長達6、7年。

第三輪牛市是從2005年6月份低點998點起步,出現了一輪快速牛市,一直飆升至2007年的10月份,上證指數漲到了6124點,這是一輪A股至今歷史最高點,牛市運行的週期時間在2年4個月時間。

第四輪牛市是從2013年的6月份開始,上證指數在1849點止跌企穩,,隨後在槓桿資金大幅入市啟動了一波槓桿牛市,上漲至2015年6月份大盤漲到了5178點,牛市運行時間為2年時間,在槓桿資金入市之下成交量刷新A股歷史萬億成交量記錄。

從以上A股歷史四輪牛市情況可以看出,牛市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以下幾點:

共同點:有政策支持、有資金的補足、都有經過大幅拉昇、都打破A股一項或多項記錄、都形成多頭上漲趨勢等等;

不同點:牛市的時間不同、牛市的漲幅不同、牛市的起點和終點不同、推動牛市的原因不同、牛市的風格不同等等

股市就是有一種歷史會重演的特徵,歷史性的行情走勢似乎都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就是股市的每一輪牛市或者熊市似乎總是有哪些共同點與不同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