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乾貨!臨沭亮出掃黑除惡成績單!

12月3日下午3時,臨沭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六次新聞發佈會召開,全面介紹我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開展情況。

新聞發佈會 | 全是乾貨!臨沭亮出掃黑除惡成績單!


臨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的如何?

話不多說

咱靠乾貨數據說話!


(一)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每月召開一次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掃黑除惡工作。重新調整充實了縣掃黑除惡領導小組,建立“三級書記”抓掃黑工作機制。

(二)全面梳理深挖,深化線索核查

截至目前,中央督導組交辦轉辦、省委巡視組交辦、省掃黑辦轉辦、市委主要領導批辦的21起重點案件線索已核查完成20起,剩餘剛交辦的1起正在核查;市掃黑辦交辦轉辦的54起案件線索目前已核查完成52起,剩餘剛交辦的 2起正在進行核查;縣掃黑辦收集的104起案件線索,目前已完成核查91起,剩餘13起正在核查;通過巡察辦、信訪局、12345市民熱線收集線索3條,目前已全部核查完成。

(三)依法嚴厲打擊,威懾黑惡犯罪

我縣始終保持對黑惡勢力打擊高壓態勢,今年以來,公安機關共刑事拘留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80人,逮捕138人,偵破惡勢力犯罪集團3個,惡勢力犯罪團伙10個。我縣加大“打財斷血”力度,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共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7125.7萬元,判處財產刑39.25萬元。

(四)全面深挖徹查,打黑“打傘”並行

縣紀委監委加大對群眾來信來訪、上級交辦案件線索的核查力度,今年以來,紀委監委共查處黨員幹部涉黑涉惡問題線索7起,查實3起,其中“保護傘”問題2起2人,工作推進不力1起1人。

(五)加強協作配合,提高整治效果

深入開展各類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排查涉及本系統本行業領域各類違法犯罪問題線索,重點行業領域共摸排線索25條,已全部核查完畢。政法機關在辦案中發現的行業管理漏洞,向相關部門提出34條加強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建議,相關部門已全部落實整改措施。

(六)加強組織建設,剷除滋生土壤

進一步強化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對確定的1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共選派16名第一書記和34名工作隊隊員進行幫包。全面清理曾受刑罰村幹部14名,每季度對全縣村“兩委”幹部進行集中培訓1次,到目前為止共培訓1800餘人。

(七)豐富宣傳形式,營造輿論氛圍

堅持依靠和發動群眾,構建立體化宣傳模式,全方位宣傳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情況,持續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10月份以來,大眾日報、齊魯晚報、臨沂電視臺、沂蒙晚報等媒體對我縣掃黑除惡工作進行了報道。

發佈會上

縣掃黑辦相關負責人

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予以回答

記者:請問,聽說前段時間我縣法院剛宣判了一起農村涉惡犯罪團伙案件,您能不能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答:2019年11月13日,臨沭縣人民法院對以吳某波為首的惡勢力犯罪團伙一審公開宣判,對8名被告人以尋釁滋事罪、妨害公務罪、挪用資金罪、貪汙罪及隱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罪做出一審判決,分別被判處四年到一年四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二十五萬元。

經審理查明,2009年以來,被告人吳某波與吳某、吳某周、吳某謙等人相互糾集、組成惡勢力犯罪團伙,在臨沭縣鄭山街道範圍內欺壓群眾,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該8人相互糾集共實施尋釁滋事違法犯罪行為11起,包括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強行霸佔他人土地,隨意毆打、辱罵群眾和處警人員;以暴力、威脅方法阻撓政府清理沭河養魚網箱;在分配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基金時,虛報數額,騙取國家資金歸本人及近親屬所有。

該惡勢力犯罪團伙,橫行鄉里,強拿硬要,任意佔用公私財物,多次辱罵他人,群眾深受其害,被公開宣判後,當地百姓拍手稱好。下一步,縣掃黑辦將繼續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依法嚴懲,保持對黑惡勢力的高壓態勢,並同步推進打財斷血、打傘破網,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推進。


記者:請問,下一步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有什麼打算?

答:重點行業領域是涉黑涉惡犯罪的多發區域,縣掃黑辦一直高度重視重點行業領域的整治工作。近期,縣掃黑辦將組織開展“破襲戰乘勝追擊60行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強化線索排查。組織重點行業領域主管部門開展一次涉黑涉惡線索大排查、大起底行動,對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管轄範圍內涉黑惡線索進行全面認真排查,全面摸清本行業領域涉黑涉惡情況底數,做到不留死角和空檔。

二、強化司法監察建議的落實。紀委監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將對辦理的每一起涉黑涉惡案件進行認真分析,向行業主管部門提出監管建議,縣掃黑辦將協調督促各行業主管部門抓好整改落實,並嚴格進行跟蹤問效。消除行業領域監管上的盲區和漏洞,最大限度擠壓黑惡勢力生存空間。

三、強化突出問題整治。著力解決有關重點行業領域對涉黑涉惡突出問題整治不力、監管不到位的問題。比如自然資源領域的採石、採砂、徵地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房產“黑中介”,小區物業管理不規範的問題;交通運輸領域的收取 “保護費”“入會費”的問題;市場監管領域的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壟斷經營的問題;地方金融領域的“套路貸”、“校園貸”、涉黑惡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