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肺结节随访只能做胸部CT,医生:错!抗炎复查带你了解一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体检时发现肺上小结节,很多人为此纠结万分,因为在他们看来肺结节与肺癌具有等同的含义,无论医生如何解释,都无法打消内心的恐惧。其实肺结节这个疾病在十几年前还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才发现很多人存在肺结节。说到肺结节就不得不说其处理原则,这也是存在误区最多的地方,比如很多人认为随访只是复查胸部CT,其实并不是,还有一种抗炎复查的方式,就是通过吃药也能判断结节的性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何为肺结节的抗炎复查。

辟谣:肺结节随访只能做胸部CT,医生:错!抗炎复查带你了解一下

现在很多大医院都有肺结节的处理中心,通常情况下,医生处理肺结节患者时,都会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第一:辨别肺结节的性质,这也是结节处理的关键步骤

肺结节的性质无外乎有两种,恶性或者良性,良性结节一般没有危险,但恶性结节却情况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期很有可能危害生命,所以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尤为重要,有经验的医生往往根据以下要素进行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及相关危险因素,比如年龄超过60岁,有长期吸烟史或家族内有肺癌患者的人群,发现恶性肺结节的概率会增加。

2、肺结节的大小:研究表明,肺结节的大小与良恶性有直接关系,一般4mm以下的肺结节绝大部分都属于良性,但如果结节直径超过10mm,那就需要注意了,很可能是恶性。

3、肺结节的密度:

根据肺结节影像上的显影密度,可以分为实性、磨玻璃及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其中恶性度最大的是混合磨玻璃结节,也就是那种虚实结合的肺结节。

4、肺结节的边缘形态:结节的边缘形态也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指证,研究表明,那种周围带有分叶、毛刺以及放射冠的肺结节恶性度很高。

5、生长的部位:理论上恶性肺结节可以生长于任何部位,但临床实践发现,两肺上叶是恶性结节的好发部位,尤其是上叶前段,这一点与需要与肺结核区别,结核好发于上叶尖段。

第二、在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基础上处理肺结节

辟谣:肺结节随访只能做胸部CT,医生:错!抗炎复查带你了解一下

对于良性肺结节:良性结节一般建议随访,虽然已经判断结节属于良性,但仍不能排除恶变的可能,为了以防万一,最好定期随访,前期可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病灶无变化,可逐渐延长至6个月,之后如果还无变化,就可延长至一年观察,当然了,如果随访期间结节出现了明显的倍增,那就需要考虑恶性可能。

对于恶性肺结节:原则上一旦发现恶性肺结节,最好手术切除,恶性结节就是肺癌的前身,如果仍由其生长,接下来很可能是晚期肺癌,但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理论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尽快手术切除。

以上肺结节的处理方法只适合哪些能判断性质的结节患者,但实际临床中还存在一些无法辨别性质的肺结节,比如有些炎性结节长得很像早期肺癌,而有些恶性结节反而呈现出感染的征象,此时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结节成了医生和患者需要面对的难题,如果贸然手术,患者很有可能白挨一刀,定期随访吧,又有可能耽误病情。

辟谣:肺结节随访只能做胸部CT,医生:错!抗炎复查带你了解一下

对于这种不能确定性质的肺结节,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会让患者吃药,这是因为很多看起来像恶性的结节,很可能是炎症引起的,因为外表和恶性很像,医生又没有把握,所以通过口服一段时间的消炎药来观察结节的变比,一般情况下,患者口服药物后,炎性结节会消散吸收,恶性结节却毫无改变。

半年前我们医院的护士长体检时就发现了疑似的恶性肺结节,当时是医院的例行体检,等她的胸部CT做完后,检查的医生就把结果告诉了她,原来她的右上肺发现了一个磨玻璃结节,大小在6mm左右,周围还有疑似分叶,看起来很像恶性结节,护士长不放心,又找了很多主任查看,但大部分人都觉得恶性的可能大,建议开刀切除,但护士长本人不想开刀,于是选择了随访观察,期间连续口服了一个月的消炎药,结果神奇的事情出现了,一个月后复查胸部CT,肺上的结节竟然消失了。

辟谣:肺结节随访只能做胸部CT,医生:错!抗炎复查带你了解一下

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些肺结节的性质的确难以辨别,但却可以通过吃药复查的方式来帮助医生判断,可以肯定的是,护士长的肺结节属于良性的炎症结节,是口服的消炎药让结节在短时间内消散吸收了。

其实炎性肺结节常见的情况有3种,感染、结核以及真菌,一般情况下,如果良性指征明显,是不需要处理了,只有与恶性肺结节难以区分时,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因为很多炎性肺结节在随访中都会自行吸收,不需要过分处理。

辟谣:肺结节随访只能做胸部CT,医生:错!抗炎复查带你了解一下

我是医心雕龙,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