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我在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皆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所获得。——达尔文

天才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崇高,似高山仰止,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令普通人心之神往。在世人眼中天才们个个才智过人天资聪慧,仿佛不会被任何困难所打到,他们如同世外高人一般不轻易现身,一旦现世便带着爆发性的进展或研究成果,令世界为之震撼。

因此,人们喜欢听天才发表看法,听取关于他们的事迹,时刻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天才也许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也需要在后天通过长期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而拥有聪明的大脑却不加以运用,就如同拿错了尺码的鞋子,白白浪费而已。

01.天才对“天才”的评价

被喻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谈话类节目《开讲了》就曾邀请两位天才进行思维碰撞,在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莫言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思维碰撞。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对话开始没多久,主持人范曾就抛出了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两位诺奖得主都是所在领域的专家,也是世人公认的天才,那么,能否请二位谈谈在你们的眼中究竟什么是天才?

不论是主持人还是坐在台下的观众都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两位大家,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对于天才的看法。

莫言是著名作家,他非常地自谦,回答得也比较幽默。他认为,像自己这样搞文学创作的很难让每位读者都满意,其实文学是比较虚的东西,不同的读者着不同的见解,有的人可能觉得你写得非常好直戳内心深处,而有的人可能看后觉得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呀。

但是搞物理的就不一样了,科学成果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果有来生,我想我会选择研究物理。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看来在莫言眼中,天才便是如杨振宁这般的科学大家,一直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而杨振宁则从另一个方面回答了他对天才的看法。他的回答很接地气,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当家长和老师在一个人孩童时期发现他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时,就要帮助孩子继续深入培养这方面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这项才干可以发展成为有用的职业。这种才干如果在早期就能够被发现,持之以恒或许会有一番大的作为。杨振宁言闭,台下观众发出阵阵掌声,看来“天才”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杨振宁的回答就如同高尔基说的那样:天才,就其本质而言,只不过是对事业与工作拥有强烈地热爱而已。

02.杨振宁谈天才却不提爱因斯坦

在人们看来,能够提出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绝对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天才。可是为什么同为物理学家的杨振宁在谈论天才时并没有提到爱因斯坦呢?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爱因斯坦的主要研究贡献在二十世纪初,他于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其后提出了光子假设,并在1921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与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是有所交集的。相信他也一定拜读过爱因斯坦的著作,并对其理论有所了解。1957年,年仅35岁的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宙非守恒”理论,并荣获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此时离爱因斯坦去世仅一年多。

作为连接两个时代的物理学大家,杨振宁对爱因斯坦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据说在爱因斯坦晚年,杨振宁还曾拜访过他,有过深入交谈。因此,杨振宁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应该是比较中肯的。

多年前,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授课时,讲到最后几节课了,他向同学们谈到过二十世纪前期著名的物理、数学、化学家,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他总结了爱因斯坦取得伟大成就的3方面因素

①爱因斯坦拥有研究物理的天赋和扎实的功底。

②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正是物理研究突破创新的好时代。那时,物理学界有三大常理难以解开的课题。

③爱因斯坦从骨子里勇于突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不愿墨守成规,也不怕叫板权威。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其实不是没有比爱因斯坦更为优秀的物理学家,当时也有两名科学家的研究几乎触碰到广义相对论的真相。但正是由于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上的那股“

勇往直前”地拼劲,使其最终成为破解广义相对论的那个人。

但是人无完人,爱因斯坦并非十全十美,杨振宁还谈到爱因斯坦有两个“缺点”:数学是其弱项,而后期研究几乎没有进展。

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认知与研究一直很深入,而物理与数学是连接非常紧密的两门学科,特别是到了研究后期如果没有很强的数学功底做基础的话,对物理学的研究很难进一步加深。爱因斯坦常会因为数学薄弱使其研究进入瓶颈,直到他针对数学重新钻研后,才有了后来令大众熟知的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对此,爱因斯坦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读书时更喜欢物理而非数学,因为我认为我在物理上的直觉更优于数学,我很难以分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与否。而面对物理时,我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什么是重点。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因此,我选择了物理。后来,在我的物理研究更加深入后,我才发现物理和数学的基本结构有很紧密的联系,我便告诉自己以后也要对数学产生兴趣。”

也许,这就是杨振宁在谈论“天才”只字不提爱因斯坦的原因。

03.幻想不是天才的出路

在杨振宁与莫言的对话中,莫言还谈到了文学的幻想以及文学对科学的幻想,他说:作家不是科学家,作者对科学的幻想与描述大多来自于生活。

而杨振宁则谈到:科学不能只凭幻想,这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是要了解已有的现象,科学其实是一个猜想的学问。

杨振宁北大演讲大谈“天才”,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为什么?

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大的天才尽可以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

哪怕是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也不会因为在物理上拥有的天分而使得其在数学上也拥有过人的能力,在数学成为其短板的时候,他也一样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研究和突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才不是靠玩乐和睡觉就能直接拥有研究成果的,勤奋不一定会出现天才,但天才绝对离不开勤勉的学习和不断地探索。

杨振宁的回答没有否定天才的存在,却也充分肯定了要有所成就是一定要付出努力的,没有人天生就是天才,不要浪费你的过人之处,只有将其深入发掘并坚持你才能成为所在领域的“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