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在当今世界大数学家中,有一位传奇人物,被称为数学界的“扫地僧”。他青春年少出国深造,他的老师同学和他自己都没想到,一入美国深似海,在学术的路上遭遇波折重重,这颗数学之星没有冉冉升起,却沉沦30年。但

他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陷入多大困境,却初心不改,一门心思扑在数学研究上,最终只凭一篇论文,震惊世界数学领域,成为世界大数学家。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北大才子美国留学

他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特别喜欢数学,9岁那年,竟然自己琢磨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可见其痴迷到何种程度。但是,他读书的年代,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学校纷纷停课了,很少有人学习。他常常一个人躲起来阅读数学书籍,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标准的傻瓜。

1977年恢复高考,他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走进考场,很轻松地就成了北京大学数学系78级学生。如果说他发表论文时是世界数学界的扫地僧,那次高考,他就是考生中的扫地僧。

23岁的他,意气风发,在北大数学系学生中,从来就没遇过对手。本科毕业留校读研,在当时北大校长丁石孙的推荐下,他去了美国普渡大学留学深造,师从著名数学家莫宗坚。无论是北大还是普渡,都对他寄予厚望。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数学天才遭遇滑铁卢

他对自己也一样寄予了厚望,博士课题他选择了世界著名难题“雅可比猜想”,他要攻克这个1939年提出的代数几何领域的难题。一般来说,博士生是不会选择这样的课题的,因为是世界难题,有“灾难性问题”之称,很少有人敢碰。应该先入手一个相对容易的课题,拿到博士学位。

但是,他就是这么自信,而且,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成果,这引起了数学界的普遍关注。就前景一片光明时,形势却急转直下,灾难发生了。在他的初步成果里,他引用了导师莫宗坚一个公开发表过的成果。

这在数学研究中非常正常,悲剧的是,莫宗坚的成果就在这时,被发现是错误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的研究付之流水。这并没有打倒他,但是,其他问题出现了。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因为这件事,他跟导师莫宗坚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跟导师关系可不是小问题,大家是否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神童谢彦波,就是在美国跟导师不睦,导致一颗新星没有升起来,最后神童“泯为众人”。

他虽然遭遇了研究成果白费的情况,但是还是在读博的最后一年期限拿到了博士学位,天才就是天才。不过,虽然拿下了博士,但是因为跟导师关系不睦,一直没有拿到导师的推荐信。

大凡天才都比较一根筋,他也是这样。其实他的博士研究成果还是很有价值的,完全可以拿去发表,但是他觉得起不到一鸣惊人的作用,认为成果太一般化,坚决不愿意发表。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博士进餐馆打杂

在美国,博士毕业手持两样东西,求职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两样东西,一是导师推荐信,二是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他是一样都没有,所以,怀揣博士证书,求职处处碰壁。

就这样,他在美国沦陷了。一个博士,为了生活,去餐馆刷碗洗盘子,帮人家打杂。这时候,欣赏他的北大校长丁石孙出手了,邀请他回国到北大任教。这多好啊,北大,中国顶尖学府,做大学教师,研究自己喜欢的数学。

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拒绝了丁校长的邀请,就要留在美国洗盘子。他这样做,在外人看来,是彻底走出了数学界,跟他最喜欢的数学告别了。

他居无定所,流浪漂泊,后来一位朋友拉了他一把,让他在自己开的餐厅洗碗洗盘子送外卖打杂,才有了一份收入安定下来。天啊,这可是数学博士!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当上了临时教师

8年后,他的一位在英特尔工作的校友唐朴祈,遇到了一个网络设计上的难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他,结果不费吹灰之力,三下五除二给解决了,还申请了专利。在唐朴祈的引荐下,他终于走上了美国大学的讲台,任新罕布什尔大学临时讲师,也就是代课教师。

尽管是临时教师,但毕竟是份稳定的工作,比餐馆打杂要强得多。不过,他还是被排除在学术圈子之外的,临时教师并不是学者。这位数学博士,跟我们一些临时教师一样,一当就是14年。在数学界,他的名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算是彻底沉寂了。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数学界扫地僧现身

然而,就在别人已经把他忘却的时候,他的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笔者不懂数学,就知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人类近200年了。

于是,数学界的“扫地僧”横空出世,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一夜之间变成了数学界的传奇。当时忙坏了媒体记者,到处搜索他的信息,可惜都是徒劳无功,30多年过去了,数学界早就没有了他的痕迹。

幸亏北大及时发了份公告,公布了他78级北大校友身份,人们才发现,原来他竟然是30多年前的北大才子,是普渡大学的博士。若不然,媒体都不知道怎么报道他了。好多数学家都感慨万端,没想到这个困扰两个世界的难题真的被破解了。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莫非想回国了?

近日,这位数学界的传奇人物,现身中国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现场,他就是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在这次科学周时期,他被媒体给逮着了。

媒体问他为何不回北大,而要留在美国打杂做临时教师,他说美国适合搞科研。但是,当记者问及,现在很多人人才去美国发展时,他又说,现在自己倒是需要考虑要不要回来。莫非,这位数学界的传奇人物,想回归了?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数学需要什么天赋?

当记者问他学好数学,当数学家究竟需要什么天赋时,他只说了两个字:专注!记者追问:这种专注从哪里来?他又说了两个字:兴趣!

是的,只有专注才能锲而不舍。而培养一个人对事物的专注的最好方法就是兴趣。现在,为何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就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兴趣,还谈得上什么专注呢?

张益唐的话跟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可谓不谋而合。杨振宁先生在1983年,曾经跟香港的中学生交流,谈话中就谈到了兴趣培养的问题。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他说自己有一位老师刘薰宇先生,是一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特别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杨振宁小时候读过他的一篇关于智力测验方面的文章,知道了排列组合,从那时候爱上了数学。他对杨振宁早起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兴趣这位老师,引领着人们走进科学殿堂,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遭遇再大的挫折,也能够坚持不懈。功成名就后,还能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继续潜心学习。

现在,不知有多少父母一方面望子成龙王女成凤,另一方面又对孩子不爱学习不知所措。这主要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上。孩子没有兴趣,自然不想学习,甚至厌学。

北大才子,在美国刷碗打杂代课30年,58岁一举成名,现在想回国?

而培养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一本好的启蒙书,杨振宁教授提到的刘薰宇老师,就编写了这样一套好书,这套书就是《刘薰宇数学》,一共三本,分别是《马先生谈数学》、《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园地》。

这套书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阅读,对于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套书是很多学霸的数学课外书,引领着他们走进数学世界,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数学王国的秘密。

如果您的孩子对学习,对数学没有兴趣,您可以为孩子购买一套。读了这套书,您的孩子一定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来会像张益唐、杨振宁这样优秀,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一切皆有可能,重在家长的理念和行动!

如果想购买,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非常方便。

​大家对于张益唐这位数学界的扫地僧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