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投資人伊坎炮轟惠普拒絕施樂收購 呼籲惠普股東行動起來

外匯天眼APP訊 : 不久前,美國惠普公司再一次拒絕了施樂公司價值33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隨後,施樂宣佈展開敵意收購。據外媒最新消息,週三,同時作為施樂和惠普公司大股東的美國知名激進投資人卡爾·伊坎公開指責惠普董事會的舉動。

激进投资人伊坎炮轰惠普拒绝施乐收购 呼吁惠普股东行动起来

據國外媒 體報道,在給惠普公司股東的一封公開信中,伊坎表示,他不相信惠普董事會的固執反對,是因為他們對於惠普自己的業務重組計劃有信心。資本市場、股東和華爾街分析師對這一重組計劃表現出極度的漠不關心,“這似乎只不過是重新安排了泰坦尼克號的甲板椅子而已。”

伊坎持有施樂約10.85%的已發行股份和惠普4.24%的已發行股份。其中,惠普公司的股份是伊坎在最近購入的。伊坎之前呼籲惠普和施樂公司進行合併,認為兩家公司在打印機業務上能夠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不僅能豐富產品線,而且能夠降低運營成本,“兩家公司的合併是幾乎不用思考的。”

不過伊坎更多要求兩家公司合併,他並未提出到底由哪一家公司來收購對方。

在週三的公開信中,伊坎敦促惠普股東呼籲公司董事會成員進一步探討接受施樂公司收購要約的可能性。他在信中表示,惠普高管拒絕施樂的收購要約是出於個人的自私動機。

之前,施樂公司要求惠普公司開放會計賬目,以便進行盡職調查,但是遭到了惠普拒絕。伊坎表示,對於惠普拒絕常規的雙向盡職調查,他沒有看到任何合理的解釋。

伊坎表示,惠普董事會的舉動讓他懷疑,他們只不過是在採取拖延戰術,以便能夠保住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席位的位子。一旦施樂和惠普公司完成合並,他們這些人的位置將難保。

伊坎表示:“雖然這聽起來有些憤世嫉俗,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作為一名激進投資人,我站出來對抗那些拒絕改變現狀的管理層和董事會,從而不僅為伊坎企業,也為所有股東賺了數十億美元。”

他表示,上市公司中雖然有許多好的、有愛心的董事會和管理層,但也有許多糟糕的董事會和管理層未能按照股東的最大利益行事,給股東造成了巨大損失,惠普的董事會和管理層現在似乎正在這樣做。

惠普董事會上月一致投票否決施樂收購該公司的提議,稱該提議不符合股東的最佳利益,並將低估該公司的價值。

這是一次“蛇吞象”的併購,惠普目前的市值大約是施樂的三倍。

另外,惠普之前並未徹底關上兩家公司合併的大門,惠普董事會也表示,可以考慮由惠普公司來收購施樂公司的可能性。

惠普一直致力於大幅削減成本,計劃每年削減數千個工作崗位,節省10億美元開支。惠普董事會在拒絕施樂的出價時指出,“自2018年6月以來,施樂的收入從102億美元下降到92億美元(以12個月為基準),這給我們提出了關於貴公司業務軌跡和未來前景的重大問題。”

到目前為止,兩家公司的董事會還沒有達成一致。惠普拒絕後,施樂公司決定直接向惠普股東提出收購要約,並給了惠普重新考慮報價的機會。

施樂相當於啟動了敵意收購模式。在敵意收購中,收購方將和對方散戶股東聯絡,通過特別股東大會改選董事會,,展開代理人大戰,並且讓新董事會接受收購方案。目前施樂和惠普股東的接觸進行到何種水平,尚不得而知。

施樂首席執行官約翰·維森廷上週寫道:“惠普和施樂合併的潛在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可以共同打造一個行業領導者——在整個產品組合中擁有增強的規模和一流的產品——這將有助於加大創新投資,併為股東帶來更大的回報。”

兩家公司所在的個人電腦和打印機等產品被認為是夕陽產業。IDC等公司的報告顯示,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已經連續多年萎縮。惠普公司之前之所以分拆,也是希望把兩個利潤率和未來發展前景不一致的業務獨立為兩家公司。

美國科技行業也有輿論指出,惠普和施樂都已經是科技行業的“恐龍”企業,通過彼此的合併或“聯姻”恐怕很難找到業務發展的“第二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