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海南文昌横山村口牌楼

文昌铺前镇七星岭斗柄塔、美兰村林家大院,以及文昌骑楼老街历史文化遗迹发现,基本可以断定文昌是洪门天地会秘密地下基地。本人在向文昌市有关单位汇报时,市博物馆黄馆长认为明末清初海南在清政府严加管理之下,不可能出现洪门天地会反清组织活动,更不可能留下其历史文化遗迹。

当探讨海南三亚等地怎么会出现6个榆林地名,及许多陕西地名这种奇特现象时,黄馆长认为可能是康熙二十三年陕西人云从龙来海南为官时所为。这一重要历史信息,似乎为解开陕西地名历史之谜,找到了历史依据与突破口。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大宗祠

黄馆长介绍,云从龙即是文昌人,云氏祠堂与《云氏家谱》有其详细记载,地址在文昌蓝田村傍之横山村。未曾料到,原来云从龙与习叔公林习(字愈学)隐居之地竟然同在横山村。

在文昌横山村考察调研,发现云氏大宗祠大门4字楹联,上联:“人来陇西”,下联:“族衍天南”,其中上联表明始祖来自陇西,有暗示祖籍甘肃、陕西之意。

云氏大宗祠,豪华大气、富丽堂皇,门窗、柱石、屋檐、屏风雕刻,与富县太平村李自成家族神轴,以及铺前美兰林家大院之雕刻图案同出一辙,尤其是富县太平村李彦支系家藏万云龙(李自成)手握神秘宠物龙幼崽,在这里成为一对雕刻,醒目地镶嵌在门窗上。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海口文昌文南路太平桥充满洪门文化元素的神秘牌楼

大堂主神排位上写着:“第一世 显始祖考赐进士任陕西总管赠行中书省参知政事陇昌公神位主 妣赠正一品苟太夫人 继妣封正一品苟太夫人”。大堂左侧墙上有一块黑色正方形石刻《德昭阖族》记载:“志高公,清康熙二十三年,赠置祖祠地基一圳,次年又捐资二百金迁建头苑维山公祠于此。”云氏族人介绍,志高公即是云从龙。

文昌市博物馆黄馆长介绍,康熙二十三年(1684)来海南为官之陕西人云从龙,在三亚落笔洞有其笔迹。然而在三亚落笔洞考察发现,落笔洞右侧岩璧上有落笔洞3字,为云从龙所题。抬头“至元癸未”,落款“维山云从龙”。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云从龙在海南三亚榆林落笔洞留下的笔迹

这就奇怪了,本是清康熙人氏为何题写元代公元1283年,与康熙二十三年(1684)相比,相差400年。显然这是套用历史。云氏大宗祠家族研究者也承认云志高即云从龙是附身,与富县太平村家藏李自成肖像身后标注“九世祖治通肖像”一样为转世,俗称“神之皮”。

在《海南云氏族谱》中,志高为十四世,在撰文中却为十五世。家谱前14世均为假谱,真正云氏家谱则是从云志高算起。同样是转世、附身之说。但李自成家族是6代一转世,云氏家族则是8代重叠连接一转世,如:志高既是十四世孙,又是十五世孙。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文昌横山村云氏大宗祠的云志高(云从龙)之德诏

云氏3次转世家谱家族为22代,即三八二十二,而不是三八二十四,这是潜在隐蔽规律。另外两家始祖均名海,李自成祖父曰李海。云氏始祖曰云海。富县太平村李自成家族以李自成为一世祖,故志高为15世,以李彦为一世则为14世。

在《李自成家谱》李彦支系14世孙(李自成15世孙)名致高,系本辈长子长孙。按传承逻辑规律,家族始祖或一世祖只有1丁,并以细胞分裂式及金字塔形式进行繁衍生息。而在云氏家谱里,仅志高志字辈,竟然多达400人,明显出现倒金字塔现象。

海南文昌横山村云氏是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

作者在文昌市文南路太平桥牌楼前留影

志字下辈为在字辈,该辈人丁也只有278人,比上辈少122人,下降30.5%。在字下辈为于字辈,即第三代,也只剩下356人。更为奇怪是云志高在《海南云氏族谱》世系图中却神秘失踪了,连子孙也没有记载。至今云氏家族还在寻找云志高后裔之下落。

按照富县太平村李自成家族转世,以及年代分析判断,云志高即是《李自成家谱》中太子李彦之孙李彩(彩云),同时也有其弟李飞(飞龙)之身影。兄弟二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创立了洪门兄弟会。

(源自李志强论文《揭开洪门始祖万云龙(李自成)太子后裔家史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