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消費暫歇火,它是新的結構性牛市風口嗎

不知不覺,A股市場震盪走弱了挺長一段時間。

科技消費暫歇火,它是新的結構性牛市風口嗎

臨近年底,眼下肯定會有很多個人投資者心生感嘆:天天盯盤,忙碌了一年,沒到掙幾個錢;2019年也快結束了,所剩的機會也就不多了。

與散戶際遇不同的是,2019是機構投資者收穫的一年。上漲最多的公募基金的收益已經翻倍。

科技消費暫歇火,它是新的結構性牛市風口嗎

眼下,無論券商,還是基金公司,陸續在召開年度策略會。在他們所做的2020年的投資展望中,大部分機構繼續看好科技、消費;也認為,結構性牛市還會繼續。

老實說,筆者不太看好“一致性預期”的題材。打得太滿,一旦遇到風吹草動,最終結果可能會較預期出現嚴重偏離。

從過多年的情況來看,市場主流機構在第一年下半年或者年末作出的一致性預期,在第二年多數難以實現。最為典型的是,2017年年底,很多機構都說“看好18年的5G的機會、5G的市場空間很大”。

但事實呢?5G板塊,其機會推遲來了一年,方才來到;它也是2018年熊市的重災區。

在2020年機構的展望報告中,科技、消費依然是被高看的主題。基於一些高價科技股仍處於業績釋放過程,疊加未來5G換機週期以及可穿戴設備、音響等產品的“美好”發展前景,很多人認為科技股未來一年的表現依然不錯。

筆者覺得,經歷了大幅上漲過後的一些板塊,未來一年出現分化的概率將顯著上升。強者中的少部分恆強,但維持強勢的個股相比2019年將明顯減少。在過去一年的結構性行情演繹過程,科技股或者消費股已經滿血復活,絕大多數出現了較大的漲幅。但是未來呢?大概率可能是——個別依然是A股市場最璀璨的明星,板塊內部走勢或將嚴重分化。

試想,對於400多元的卓勝微、近300元的吉比特、200多元的聖邦、200元左右的匯頂、近200元的兆易創新、140元的韋爾股份;等等,誰能拍胸脯說,它們在未來一年全部實現大幅上漲?個別出現大幅回落,其實也很正常。

未來,中國的核心資產中,科技的佔比正常會有顯著提升。但是,具體是哪幾只高價科技股脫穎而出,目前真的很難判斷。按照現有的技術和公司質地來看,它們都是好公司。但是,眼瞅著它們在大幅上漲了幾倍後,投資者如果繼續追漲的話,風險是很高的。一旦跌下來,像11月份股價跌掉20%其實也很正常。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是好公司,在他們高位回調20%後,大資金又會興高采烈地將其買入。畢竟,整個A股市場,數千只個股,好公司的佔比並不高!

道理大抵是:就算再好的公司,投資者對其追高也有風險;反之,調整多了,就跌出來了性價比和買點。當預期增長高於目前的估值水平後,那股價高一些也不是問題;但是,如果預期增長不確定,那股價高則令人心慌。

最近在和一些機構投資者的交流過程中,筆者得到了一些啟發。說實話,多數機構投資者對於年末的行情,態度是蠻謹慎的、思路是清晰的、心態是放鬆的。他們中的一些,在10月末就完成了業績考核,對上漲幅度超預期的品種進行了降倉位,個別進行了獲利了結,整體倉位佈局相對均衡。


今天遇到的一位行業內相對資深的基金經理,他對當下的市況提了幾點看法:1、醫藥股有點貴;對消費股、科技股態度謹慎;看好傳媒。

他認為,大成長板塊,尤其以醫藥生物為主的消費板塊和以5G為核心科技板塊,已經演繹比較充分,因此四季度可能會休整。

不清楚他說的醫藥股估值貴,指的是整體,還是那些強勢個股或者創新藥題材。目前大家看得到的是,最近醫藥股指數都在衝高回落。

當然,2019年四季度很快就要結束了,很多成長股陸續都在調整,年末後續下跌空間不見得會有多大,個別可能還會出現反彈。但是,風險也不能不防。

與此同時,他也明確指出,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是軟件、電子、內容創新的傳媒行業。

眼下機構看好傳媒行業,或許跟未來“炒5G應用”的邏輯不謀而合。過去5G的機會主要顯現於科技類公司或者行業;未來可能會導入應用端。

當然,傳媒股的質地是參差不齊的。過去一兩年,N多隻個股相繼崩盤,投資的風險也不低。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主題投資基金可能更適合自己。以下,筆者拉了幾隻規模大於2億的主題基金,僅供參考。

科技消費暫歇火,它是新的結構性牛市風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