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五阿哥的生母海蓝是主角如懿唯一的挚友,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重量级角色。在生活中,张钧甯的天性也非常乐观,她喜欢跑步,爱交朋友,被称作“氧气美女”。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张钧甯被称为氧气美女,这个名字真的很陪她


每位“氧气女孩”背后,都有一位“氧气妈妈”。张钧甯也不例外。她的母亲郑如晴是位儿童文学作家,在她看来,和儿女谈恋爱,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而这种亲子间的爱恋,既包含了亲密与眷恋,也融合了欣赏与自省,它与情人之间的爱恋相似,但却更深、更宽、更为自由。所以成为母亲后,郑如晴一直在努力跟自己的孩子构建这种美妙的关系。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母女二人的颜值都是真的高


好母亲是孩子的氧气

如何做一个母亲?27岁的郑如晴毫无头绪。她自小失去父母,成长过程中全是寄人篱下的回忆。所以,当在德国慕尼黑做穷学生的她发现自己有身孕的时候,内心极为不安,但她依然下定决心要做个好妈妈。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张妈妈也是妥妥的氧气美人


后来郑如晴生下了一个女儿,她为其取名张瀛。在老大张瀛降生六个月后,郑如晴再次有了身孕。九个月后再次诞下一女,这个女儿,便是后来颇受观众欢迎的气质女星张钧甯。

两个女儿相继降生之后,虽然生活艰辛,但郑如晴深深觉得生命被孩子们的笑容照亮了,她默念着“为母则强”,努力调动起智慧来照顾两个女儿:买不起瓶装的婴儿食品,她就仔细研究食品配方,然后把肉、蛋、肝、胡萝卜和蔬菜一起丢进料理机打碎,煮熟后喂给孩子;为了在精神上喂养孩子,她于百忙中翻译了大部头童书《拉拉与我》,每晚雷打不动地给孩子讲故事,把孩子们哄睡后,她便趴在床上为华人报纸刻钢板,刻到手指上满是老茧……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张钧甯如懿传剧照


虽然辛苦,但郑如晴一直在努力兼顾育儿与学业。为了挤出听课的时间,她把4岁半的张瀛和不满3岁的张钧甯都送去了学校附近的托儿所,然后在孩子震天的哭声里忍痛离去。可是没几天,老师就告诉郑如晴,张钧甯在幼儿园里一句话都不讲,只是紧紧跟在姐姐后面。老师还暗示郑如晴,张钧甯也许患有自闭症。闻听此言的妈妈紧张极了,开始密切地观察女儿,发现女儿只是过于内向,在陌生的德语环境里过分紧张,所以才闭口不言,她在家跟姐姐吵架的时候对骂的句子可不少呢,虽然那咿咿呀呀的词汇只有姐姐能听得懂。

这次事件让郑如晴意识到:对弱小的孩子来讲,妈妈就是全世界,是他们的氧气,如果自己因为学业缺席了孩子们的成长,那么两个女儿在德国度过的童年该是多么凄凉!意识到这点后,郑如晴果断地退了学,开始全心陪伴两个女儿。母亲的专注陪伴让两个孩子感到安心,当时母女三人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是: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感性的老大喜欢展开双臂抒情,说:“妈妈,我爱你有世界那么大!”老二均宁搞不清世界有多大,但一定要压过姐姐:“反正我爱妈妈,就是比你说的还要大!”然后两人会迫不及待地问郑如晴:“妈妈,你呢?”

这是郑如晴最开心的时刻,她会一把搂过孩子们,轻语:“我的爱很小很小,小得只要把你们搂在怀里就很幸福了……”

甜蜜与失望彼此共生

有时候爱需要用礼物来表达,这常常会让手头拮据的郑如晴感到为难。她生长于物资匮乏的年代,认为食物就是最好的礼物,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收到一粒甘仔糖,还常常梦见五花肉。因此她喜欢在特别的日子送食物给孩子们,比如炸鸡腿、维也纳香肠、慕斯蛋糕,可是孩子们不觉得那是礼物,她们更渴望有仪式感的小玩具。在孩子们懂事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姐妹二人郑重地向母亲提出想要一双特大号的圣诞袜做礼物。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母女三人,话说张钧甯和姐姐长得不一样哎


孩子的愿望哪能辜负,做妈妈的悄悄跑到百货公司转了一圈,看清圣诞袜上挂着的标签后马上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双袜子相当于一家人一周的伙食费!她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自力更生,买回了两块彩色绒布,冒着扎手的危险拼接了大半夜,又缀上亮片,终于缝制出了两双粗糙的“圣诞袜”,趁着孩子醒来前悄悄放在她们的枕边,冒充是圣诞老人的礼物。可是没想到女儿们醒来后大失所望,哭泣着说:“妈咪,圣诞老人送错礼物了,我们要的不是这种圣诞袜……”那一刻,郑如晴就像做错事的小孩,窘迫又自责,幸好大女儿率先做出了妥协,勉强带头接受了那双袜子,让妈妈长舒一口气。

后来一家人辗转回到了国内,但生活却没有因为回归故里而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张钧甯的父亲及其家族重男轻女,加上第三者的闯入,郑如晴被迫同丈夫离异,此后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单身母亲不易,但郑如晴从未想过要阻止女儿跟父亲的家族接触。每逢过年过节,她总是主动将孩子让给前夫的大家族。她希望两个孩子可以有机会享受大家族年节的欢乐气氛;也盼着重男轻女的祖父母能对孩子们多些关怀;她还害怕有一天自己会遭遇不测,因此故意这样安排,这样将来才会有人帮忙看护女儿们。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做妈妈的牺牲太多真让人心疼,她的坚强也是令人敬佩的


“受家族疼爱是女儿们的权利,做妈妈的宁愿以整年节日的孤单来交换。”为了这句内心的承诺,郑如晴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触摸灵魂深处的恐惧,她在锣鼓喧天的气氛中独坐家中,品啜着宿命带来的苦涩。

孤独的时候,郑如晴就用努力来填充时光。在德国时她错失了拿学位的机会,二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惦记着那个学位,于是便报考了台东大学的硕士班,一鼓作气攻下了牵挂已久的学位。除了为自己圆梦,郑如晴也给女儿们做了一个表率,后来张钧甯能大胆逐梦,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母亲的启发,她说:“妈妈五十岁时都能拿下学位,我为什么不能挑战一下自己?”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个不服输,勇于突破自己的妈妈就是能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敲碎做母亲的执着

小女儿张钧甯有严重的起床气,每次她睡醒都会发脾气,郑如晴就会走上前,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就好像在拥抱童年的自己。不知道从何时起,郑如晴开始喜欢上了跟两个女儿谈论自己的童年,倾吐那些日子里自己遭遇的种种忽视与轻蔑,以及内心的无助感受。通过倾诉,她似乎获得了跟童年时代的自己对谈的机会,她悄悄对自己说:你不曾被守候,说不上被疼惜是什么幸福滋味,但是在守候女儿的过程中,你也领悟到了童年的快乐。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做妈妈的也有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也需要温柔对待


做母亲的很难不混淆自己的责任界限,虽然一直以“开明妈妈”自居,郑如晴偶尔也会插手孩子的决定。大女儿张瀛的理科成绩一直非常糟糕,但却在绘画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郑如晴女儿的前程劝她考入了台湾大学,但女儿却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天天闹着要退学,母女俩冷战了整整一年;小女儿张钧甯高一时被选为仪仗队队长,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参加集训,做妈妈的自然强烈反对这种耽误学习的活动,为此母女间发生了不少冲突,吵到激烈处,女儿激动地反问:“这是我的人生,还是你的人生?”

女儿的话似一记闷棍,敲醒了做母亲的执着。那一刻郑如晴忽然悟到:所谓母女一场,也许并不意味着母亲要为女儿负责,或许,做母亲的应当借由孩子的生命起步,去寻找那个失落的自我。

意识到这点之后,郑如晴开始练习放下。大女儿醉心绘画,想去英国接受更好的教育,虽然内心感到不舍,但作为妈妈郑如晴还是默默地支持着女儿的决定;而小女儿张钧甯成绩优异,又是名牌大学的法律研究生,却忽然做出了当演员的决定,并且郑重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不在乎外界说什么,但我在乎你,在乎你对我的认可!”虽然对女儿的未来充满但心,但郑如晴还是大度地挥挥手,鼓励张钧甯大胆追梦。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妈妈坠入低谷,用心陪伴过的女儿永远不会辜负她


母亲的鼓励让女儿们自由成长,而强大起来的女儿也开始反过来支撑母亲。

股市暴跌的时候,郑如晴的所有投资在一夕间化为乌有,养老金也都泡了汤,她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接连几天都水米未进,是张钧甯一直陪伴在身边。她劝解母亲:“做生意哪有不赔钱的,只要不把自己赔掉就好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您才是我们最大的资产!”大女儿的越洋电话也一个接一个打来,激动地说:“我同学的妈妈在这次金融风波中自杀了,我同学好惨,说母亲害得她没有娘家可回……”

“我不会这么做啦,可是,养老金都没有了,将来还要拖累你们……”郑如晴心虚地说道。

“放心,我们走到哪里就把你带到哪里,你可是我们一辈子甩不开的情人……”两个女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张钧甯:有一个跟自己谈恋爱的氧气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么优秀的女儿,看来张妈妈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这世间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不完美。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不断修行。‘谈恋爱’正是我养孩子的秘方。”郑如晴如是说。对于她而言,与女儿们谈恋爱,不仅仅能收获令人羡慕的亲子关系,也能激励双方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