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正在发生十个新变化

变化的东北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在经济领域,十个积极信号折射出这片沃土的旺盛活力与巨大潜力。

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作为东北经济半壁江山的辽宁,经济增速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辽宁筑底企稳,将有力牵引整个东北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通道。

产业结构迈向多点支撑。今年前三季度,黑龙江、辽宁两省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3%和25.0%,远高于工业增速。其中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卫星、新材料等产业表现抢眼,一批“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悄然长大。

民营企业不再“跑龙套”。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在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中三分天下有其二;今年8月,2019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辽宁籍企业由去年的6家增加到11家。

投资正过山海关。去年以来,德国宝马、沙特阿美、恒大、京东、阿里等纷纷在东北投资新建或扩建大型项目。东北正形成“投资正过山海关”的势头。

改善营商环境有效果。从“企业开办不超过3天”,到“建设工程审批不超过90个工作日”,从配备“项目管家”“企业秘书”,到整顿“新官不理旧账”,东北痛下决心改变营商环境。

改革主动性大大增强。去年以来,辽宁大规模推进的县乡财政“分灶吃饭”、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事业单位整合等重大改革,都是省委省政府主动作为的结果。

国企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去年以来,东北国企改革重招频出。如央企招商局集团整合大连港和营口港、民企沙钢入主东北特钢。省国资委主任李伟说,这几年全省国企改革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形势面貌焕然一新。

开放意识强了、“朋友圈”大了。目前,东北形成了辽宁、黑龙江“一南一北”两大自贸区遥相呼应的开放新局面。

发展方式由“粗”转“精”。政绩考核不唯GDP、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东北如今增强“质量关切”,更加注重效益和区域平衡,倡导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解放思想奋起直追。一年多来,东北各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广大干部对标先进找差距,深刻反思找出路,从骨子里认识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创新没有未来”。中国一重、辽阳石化、东北特钢等大型企业通过改革起死回生。

(新华社记者徐扬 王炳坤 汪伟 新华社沈阳12月2日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