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虎,乃百獸之王,山中之君

有虎存活出沒的地方

必定是樹木蔥蘢

充滿蓬勃生髮之氣的地方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歷史上,華南虎曾廣泛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泉州的南安、永春、德化等地早年也有虎的傳聞。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老人,曾在南安擊退了闖進門的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1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姓名:吳海雁

黨齡:71年

職務:侖蒼鎮侖蒼村黨支部書記

在侖蒼鎮侖蒼村,有這麼一位老人,不少人認識他,並給予很高的評價,也有不少人聽著他的故事長大。老人叫吳海雁,今年已是89歲高齡,但依然精神矍鑠。

吳海雁是1948年入黨,曾參加過閩西南英都地下游擊隊,積極參加抗租抗息和武裝鬥爭等活動,還在侖蒼村擔任了30年的村黨支部書記。

在吳海雁兒子吳水庫的印象中,父親是個十足的“老好人”。上世紀70年代,家裡還不是很富裕,他們一家人住在破舊的古厝裡,房間不夠還得找人借一間住,但是村裡有什麼政策,父親都會優先照顧其他貧困人員。

“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凌晨四五點,有人過來敲門找我父親。”吳水庫說,那時候的吳水庫還很小,不理解父親為什麼總要這麼忙碌,只知道村裡人不管大事小事總愛找父親幫忙。

而用吳海雁的話來說,“替人民群眾做事,要的就是有能容納的寬廣胸懷、有服務群眾的熱心”。

令人欽佩的是,吳海雁曾帶領大家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用3年時間,建成庫容18萬立方米的深壠水庫,保證400多畝作物旱澇保收、穩產高產。

那時,侖蒼大隊還包含現在的侖蒼、大泳、蔡西三個自然村。當時地方嚴重缺水,每逢乾旱季節,農民種植的水稻、小麥往往顆粒無收。1955年,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響應上級大力興修水庫及水利建設的號召,侖蒼大隊通過勘測論證,決定在侖蒼深壠山半山腰修建深壠水庫,吳海雁為總指揮。

興修水庫工程量很大,任務異常艱鉅。那時候還沒有挖掘機,需要人們一鋤頭、一鏟子地挖土,石方也是一擔一擔地挑,每天都有近千名民工參與這場“興修戰鬥”。儘管有時晚上還得加班加點地幹活,但人們依舊幹勁十足、熱火朝天。

在修建水庫的過程中,有一件事令吳海雁至今記憶如新。有一天晚上,民工們還點著煤油燈加班,吳海雁在指揮部草寮內值班留守,和他同在的還有兩名女同志。不知什麼時候,一隻老虎突然躥到了草房附近。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網絡圖片)

“那時候虎頭已經探進門了,我抓起一塊黑板往虎頭上敲,又發出聲響讓老虎後退。”隨後,吳海雁又拿起步槍衝老虎開了一槍,沒想到槍啞火了,當時屋內的女同志已經害怕得哭出聲,危急關頭他只能挺身而出,硬著頭皮衝向老虎一刺,好在老虎最後慢吞吞地走了。為了安全,吳海雁又召集工地上所有民工進行安慰,並護送他們回家。

因為這件事,吳海雁還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

其實,

很多南安人小時候

都曾聽過老虎的傳說

接下來要分享的

是一則在南安廣為流傳的

“孝心感動虎”的民間故事

其實它不僅是民間故事

還是有真實歷史背景的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在南安之北金淘鎮與梅山鎮、康美鎮交界處的毓南村青山嶺的山頭上有一座孝子亭,亭子上刻有一對聯:

至孝事親天下有

真情感虎世間無

“真情感虎”是說孝心感動虎的故事。連著亭,修建了一座雕有二十四孝圖的殿,殿內有一對聯:

守誠行孝動天地

愷順侍親孝聖賢


這是冠頭聯,對聯的首字“守愷”二字指的就是故事主人公楊守愷。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楊守愷是明朝嘉靖年間南安太平鄉今天毓南村橋頭人,相傳自小喪父,家中貧寒,和母親相依為命,非常孝敬母親。有一天風雨交加,母親卻突犯急病,臥床痛苦呻吟。當時就近的話要到山的另一邊芸美街才能請到大夫,若是走這條路,費時會比較久。情急之下,楊守愷披上破斗笠,穿過青山嶺去請大夫。街上的大夫一來醫者父母心,二來也被他的孝心打動,也冒著風雨陪他穿過山路來為楊母看病,並開了方子,讓楊守愷陪他回芸美街抓藥。

楊守愷又是冒著風雨穿過山路,準備回去給母親送藥,不曾想幾次來回,已經驚動了山中的老虎。那老虎伏在草叢中,等到楊守愷經過時,忽然躥出,趴在楊守愷身前準備攻擊他。楊守愷雖然受了驚嚇,可卻一心只掛念著母親的病情,雙手緊緊抱著藥不放,情深意切之下,竟然捧著藥對眼前的老虎哀求道:“老虎大人,我母親得了急病,正等著我抓藥回家治病,我只求你讓我把藥送回家與她煎服了,再回來讓你吃我,我楊守愷對天地指誓,決不食言!”

不想那老虎竟像是聽懂了,點了點三下頭。楊守愷見狀,也當作老虎已意會,抱著藥就趕回到了家。楊守愷煎好了藥,伺候母親服下,看著母親漸漸不那麼痛苦,慢慢入睡後,就又出了門往山上來了。只見那老虎還蹲在那地兒,楊守愷上前對著老虎拱手做禮,說道:“多謝你剛才放我回家伺候母親服藥,我現在遵守諾言回來了,請你把我吃了吧。”

結果那老虎看著楊守愷,搖了搖三下頭,站了起來,走回了叢林裡。原來,老虎也被楊守愷這份孝心給感動了,不忍心傷他。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楊守愷一家的事蹟後來被當時的南安縣令和泉州知府上報到朝廷,皇帝特地下旨褒獎,並在山上建亭供往來人知曉其事以教化百姓。而楊守愷和他的弟弟楊守成也都因此被朝廷授官,據傳兄弟二人後來分別做了溫州府的知府和柳州府的府尹。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除了民間流傳的故事

近幾年

南安官橋、霞美陸續有村民

發現了疑似老虎的蹤跡

但這也只是猜測

是否確為老虎?

至今沒有明確的說法


2005年南安虎崗山出現老虎蹤跡?

  “南安官橋東頭村虎崗山發現老虎蹤跡!”2005年5月初有讀者撥打媒體熱線反映,記者接到報料後趕到位於南安官橋東頭村虎崗山麓。

  大雨剛過,地上痕跡清晰,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在一個園子裡看到十多個腳印,每個腳印前端為四個小印,後端為一圓墩型,似乎屬於貓科動物的足跡。村民用尺子量了一下,腳印長9.0公分,寬7.3公分,雨後土質溼軟,這些足跡有1.0公分深度。

  村民們隨後“斷定”這些足跡是老虎的腳印。據瞭解,南安官橋東頭村虎崗山以出沒老虎而得名,50多年前,由於生態受到破壞,老虎幾近滅跡,村民們再沒有見過老虎蹤跡。而靠近虎崗山的東頭村十組村民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現在森林受到保護,非常茂盛,村民們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經常聽到虎崗山密林裡時有傳出老虎的吼叫聲,數天前他還在虎崗山上隔著老遠看見過一隻老虎在踱步,隨後就走不見了。

  記者隨後請教了當地老人陳老伯,他到現場查看十分肯定指出,留在園子內的足跡應該是老虎的足跡,並根據該虎跡的大小,估計這頭老虎已經有100公斤重量。

  如果真是老虎那該怎麼辦呢?一些村民表示擔心。

2017年南安現不明野獸疑似老虎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我們村山上不知道哪裡跑來‘老虎’,也有的說是‘豹子’;山上還留有爪印,有人還拍到一段視頻!”2017年3月27日,家住霞美鎮杏埔村洪先生說,星期六的時候,有村民在山上發現不明動物,這兩天村裡傳得沸沸揚揚的。對此,記者前往杏埔村實地探訪。


●山頭遺留10多處不明動物足跡

  霞美鎮杏埔村距離金雞閘不遠,距離泉州市區僅有10餘公里,是比較繁華的城郊結合部。但是如果是雲豹之類的動物,在此間出現,似乎也不符合常理。

  帶著疑問,27日上午9點多,記者趕到杏埔村。當地村幹部和村民,帶領記者從寶蓮中學大門口的小路上山。

  發現奇怪動物的山,當地人稱為“大磨山”,海拔幾十米。據當地村民說,這片山包有兩三百畝的面積,以前有人開墾種地,後來慢慢變為當地村莊的墳塋地。

  在半坡上,一處剛做完整修的墳墓周邊的水泥地上,留有10多處動物爪子印痕。上週五左右,村民在此澆水泥,但是很快就留下這種爪印。當天抹平後,次日再次出現。因為水泥剛澆沒有乾涸,因此印跡非常的明顯。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記者看到,這10多處爪印主要分散在4處,其中一處有四五個爪印。每個爪印,前面4個、中間有個較深、後面還有四個,總共七八個的孔洞。細看,它們呈“梅花”狀。此外,在一兩百米外的農田裡,也發現動物的腳印,但因為踩在鬆軟的泥土裡,只能看到有蹄爪的輪廓,沒有很明顯的梅花形狀。

  “有的村民說是‘老虎’,這肯定不是啦,可以排除。最多也只是雲豹之類的貓科動物。”有見識的村民說。

南安這個人擊退闖門老虎,帶領群眾3年建成水庫


●三名村民目擊 還拍下“不明動物”視頻

  有3名杏埔村村民目擊奇怪動物。

  大磨山是杏埔村墳塋地,平時雜草叢生,長得高的荒草兩三人高。每到清明節前,出於防火安全,村裡都會組織村民上山割草。68歲的村民洪炎輝和53歲的村民洪程湖,這幾天都在大磨山割草開路。

  洪炎輝介紹,25日下午4點左右,他在山頭上割草,這片雜草地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樣,好像有被被踩壓過的痕跡。蹲彎了許久,洪炎輝想伸直腰休息下,剛抬頭,隔著三四十米寬山溝的對面岩石上,有一隻‘虎’,伸出舌頭在舔身軀的毛髮。金黃色的,身體長七八十釐米,有大狼狗那麼大,我看到它的時候它一直蹲著舔毛。”

  “我當時以為是老虎,嚇了一跳,趕緊跟他(洪程湖)說。”洪炎輝馬上對著就在不遠處割草的洪程湖大喊。

  在10多米開外割草的洪程湖,聽到洪炎輝喊“‘虎’,‘虎’!程湖,不要幹活了,趕緊走吧,這裡有‘老虎’!”洪程湖說,聞聽此言,他第一感覺是洪炎輝在開玩笑,但是洪炎輝不斷地“虎虎虎”著,還一直招手示意他過來,不像是玩笑。

  洪程湖快步走上前。果然,距離一條山溝的對面山頭,有一隻動物,但不是“虎”。“體長七八十釐米,搞不好有近百斤,毛髮金黃色的!”這隻動物在岩石上,沒有發覺對面有人在觀望它。

  這兩三分鐘的時間,兩人把這隻動物看得比較真切。洪程湖打電話給洪阿紅。

  洪阿紅是村裡委託負責割草事宜的。洪阿紅告訴記者,下午4點多,他接到洪程湖的電話後,立即趕上山。通往骨灰堂的那條路比較好走,他一陣小跑。在距離近百米的地方,一座墳墓周邊的小圍擋上面,立著一隻金黃色的動物。“確定是金黃色的,只是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大,估計二三十斤,像是豹子。”

  洪阿紅邊跑連打開手機視頻。由此,洪阿紅錄下一段視頻。“我邊爬山邊錄,拍得不是非常清晰。”

  這段2分多鐘的視頻中,前面比較搖晃,只遠遠看過去,有一隻黃顏色的動物站在水泥圍擋上,從外觀看,貌似豹或者貓之類的動物,但是比普通的貓又大,顏色與村民所說的黃色也一致。站立了近分鐘後,這隻動物邁開四蹄,飛躍而去,跑出了畫面。

  “可能不止一隻,因為洪炎輝、洪程輝描述的動物塊頭比洪阿紅看到的大。”有村民這樣認為。但是並沒有人同時看到兩隻動物,這個說法也無法得到證實。

●專家:排除雲豹 有可能是豹貓或家貓

  大磨山發現奇怪動物一經傳開,在杏埔村像炸開了鍋,大家議論紛紛,一方面也擔心動物會不會傷人。“是不是泉州地區經常出現的雲豹呢?”有村民說。據瞭解,近年來,泉州德化、永春、洛江等地山區,均有村民發現疑似雲豹蹤跡。

  記者將拍到不明爪印的照片和村民洪阿紅所拍到的視頻,傳給南安市林業局資源站吳站長和南安市森林公安分局王局長。吳站長介紹,泉州曾有過貓科動物雲豹和豹貓的蹤跡。

  吳站長說,去年,南安柳城榕橋靠近官橋的山邊(靠近南安南高速出口)發現過豹貓幼仔,後來送到了東湖公園動物園。

  王局長認為,從視頻看,這隻動物的體型,體型不算很小,應該不是貓,不排除是石虎(編注:即豹貓)。據說早年在南安水頭曾出現過石虎的影蹤。

  吳站長分析,雲豹或者豹貓確實有呈金黃色的。如果村民所說目睹這隻動物有近百斤,那就不可能是雲豹或者豹貓。杏埔地處較為繁華地段,山林不寬闊也不茂密,對面的石龔山一帶較為茂密,但中間還隔著公路和晉江,這裡也不算是雲豹和豹貓適宜生存的地方。在此之前,未聽聞過這一帶的群眾反映有發現這類動物。

  那怎麼解釋,水泥地留下來的呈梅花狀的爪印,比較深,稍大一點呢?吳站長說,因為當時水泥和農田溼潤,在溼土上留下的足跡會顯得比較大和深。

  從視頻看,這隻動物並沒有村民所說的百斤重,只比家貓大一些。杏埔發現奇怪動物是雲豹可能性比較小,有可能是豹貓,但最有可能是家貓,扔棄野外後,塊頭大。這幾年,這一帶環境變好,鳥類和小野生動物多,食物較為豐富,引得它出現。

  泉州一位對野生動物有研究的人士觀點,與吳站長一致。他認為,這裡的山頭離居民區很近,沒有成片的原始森林,不是雲豹的棲息環境。正常情況下(雲豹)不會出現在這裡。村民拍到的視頻比較模糊,但從畫面來看,這隻動物沒有云豹身上那種大塊的黑色雲斑,另外,雲豹的足印也較這些寬大些。因此,可以排除雲豹的可能,“有可能是豹貓,更有可能是家貓演化成的野貓。”

  至於村民擔心的動物傷人問題,吳站長說,野生動物更為怕人,一旦有人靠近他們都會先跑掉,這種動物也不能追捕到。

你還聽過哪些關於老虎的故事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們分享


記者:吳曉豔 綜合石獅日報、東南早報、泉州通、南安遊手在線,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