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牽住產業項目“牛鼻子”狠抓營商環境“大優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劉暢 記者 李曼斯

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師傅精神抖擻,挖掘機、翻斗車、推土機、運輸卡車穿梭不止;初冬暖陽普照下的西線工業走廊,機器在轟鳴、激情在湧動……這是記者近日在寧鄉經開區、寧鄉高新區各大項目建設工地採訪時看到一幕幕火熱場景。今年以來,寧鄉市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大力實施“堅持製造業立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戰略。今年1-11月,全市投資過千萬元項目530個,完成投資400.2億元,投資完成率為100.05%。共新引進產業項目101個,10億元以上項目8個。

5大項目集中開工掀高潮 智能家電產業小鎮初現雛形

11月19日上午10時許,長沙格力電器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項目現場汽笛長鳴、掌聲雷動。當天,寧鄉經開區、寧鄉高新區兩大主體園區內,長沙格力電器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美宜佳(湖南)產業園、湖南鵬博新材料項目、多氟多集團電解液(鋰電產業園一期)項目、星邦重工二期等5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70億元,預計全部建成達產後,產值將達200億元。5大項目啟動建設,共同掀起西線工業走廊發展的春潮。

經過多年的發展,以長沙格力電器等龍頭企業為代表,寧鄉經開區智能家電上下游企業已達41家,就業人數達1.3萬人,一個智能家電產業小鎮初現雛形。當前,寧鄉市圍繞製造業立市,在打造特色產業園、做強智能智造產業鏈條上聚焦主業,勇擔主責,提升服務,積極承接重大產業項目,已成為一方生機蓬勃、 活力迸發的智能製造投資熱土。

年初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兩大活動,推進以“抓調查研究、抓協調服務、抓難題破解,促項目建設、促企業發展”為主題的“三抓兩促”經濟服務活動和以“比干勁、看項目,比服務、看企業,比實力、看貢獻”為主題的“三比三看”大競賽活動,按照“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要求,推行“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著力抓好審批提速、難題化解、政策落地。堅持在重點項目一線跟蹤考察和檢驗幹部,以目標倒逼任務,以時間倒逼進度,以督查倒逼落實。推行項目進度定期通報、項目專人服務、重點項目甘特圖管理等方式方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贏得了企業的交口稱讚,樹立了幹部在群眾中的口碑。

圍繞項目幹盯著項目看 為項目建設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製造業立市的重中之重,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打造生產成本最低的工業區。開展狠抓效能提速、實體經濟降成本、企業家權益保護、政策落地、守信寧鄉等十大專項行動,更大力度聚焦主導產業,主攻重特大項目,優化營商環境,形成了圍繞項目幹、盯著項目看的濃厚氛圍。37名市領導和56個市直機關單位組成37個工作組,聯點幫扶70個重大項目和79家重點工業企業。市領導掛牌推進,提升項目建設組織化程度,從而推動寧鄉市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全市共新引進產業項目101個,10億元以上項目8個,特別是引進了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比亞迪動力電池、50 億的長沙格力冰洗生產基地、50億元的雲輪科技等一批重大項目工程。

據瞭解,寧鄉市將項目推進的重點放在企業降本增效和審批服務流程的優化上,通過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行彈性供地制度,盤活土地存量,處置閒置用地,減免工業項目建設階段還存在的水、電、燃氣、供熱的開戶、施工收費和臨時使用收費,以及工業項目報建過程中環評、安評、能評、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收費等措施,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同時,以“無證明城市”“無收費園區”“無跑腿審批”的“三無城市”建設、“三先三後”審批、“三即”改革等系列接踵而來的舉措,為項目建設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截至10月底,全市累計實現減免稅費8.03億元。

各園區項目建設你追我趕,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已經成為各園區抓項目建設的自覺行動,寧鄉市牽住產業項目“牛鼻子”、狠抓營商環境“大優化”的氛圍越來越濃厚。1至11月,全市投資過千萬元項目530個,完成投資400.2億元,投資完成率為100.05%。其中新開工項目204個,開工率為102%;169個工業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88億元,58個實現投產。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