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牽緊“牛鼻子” 跑出“加速度”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2020年工作,再次強調了牽緊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持續用力、精準發力,跑出動能轉換的 “加速度”,早日實現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要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路子、取得突破,就要聚力騰籠換鳥,確保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統籌做好“去、 增、 提” 三篇文章,以“四新”促“四化”,深耕“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建設製造業強省。

牽緊“牛鼻子”,要堅決推動過剩產能調整轉型。堅決“去”,是為了更好地“增”和“提”。有效化解過剩產能,才能將寶貴的資源要素從產能過剩、增長空間有限的產業和“殭屍企業”中釋放出來,提高有效供給,創造新的生產力。我們應堅持“減量替代是常態,等量替代是例外,畝產效益論英雄,安全環保守底線”的原則導向,統籌實施 “壓舊上新、壓小上大、壓低上高、壓散上整”,推動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化解過剩產能和轉型升級,啃的是“硬骨頭”,按時完成通道城市鋼鐵產能置換、焦化產能壓減等任務目標,加快推動化肥、輪胎等行業落後產能退出是當務之急。

牽緊“牛鼻子”,要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山東傳統產業體系規模總量大,競爭實力強,是全省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壓艙石”也是一座“金礦”,加強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則是打開“金礦”的“鑰匙”。山東實施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動,將加快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省政府工作報告把共建共享好品山東作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重要舉措。而百年品牌企業培育工程則助力提升一批優質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形成 “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品牌體系,為“魯字號”產品和服務贏得口碑、開拓市場。

牽緊“牛鼻子”,要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新動能主要是指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主要依靠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推動。“做強產業生態、做強載體支撐、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數字經濟園區建設突破行動、做強數字賦能、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舉措有的放矢,精準實施政策“組合拳”,必將進一步壯大新動能規模,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目前,我省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總體判斷沒有改變, 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紅利效應加速釋放,多重紅利交匯疊加, “黃金機遇”就在腳下。我們堅信,只要全省上下牽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不放鬆,就一定能出色履行好光榮使命,確保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