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及反叛原因分析(一)

很多人在看“安史之亂”時,就認為唐玄宗老年昏庸,才會信任安祿山,給他這麼大的權力,讓他身兼三鎮節度使,

安祿山後來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最終造反,

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及反叛原因分析(一)

他們認為“安史之亂”的原因在於唐玄宗的昏庸和安祿山的人品差。

其實呢,作為皇帝,唐玄宗肯定是非常優秀的帝王,即使年老,也只會越來越厲害,不是說了嗎?老奸巨猾,年齡越大手腕越高明,

至於說信任安祿山,那就更無從談起了,皇帝連他親兒子都不信,怎麼會信任一個武將呢?

而安祿山的人品,安祿山的反叛,絕不是他的人品差才反叛的,這點後面分析。

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及反叛原因分析(一)

唐玄宗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在他眼裡兩點最重要,那就是開疆拓土,還有太子的順利繼位。

開疆拓土自然不必說,不說擴大版圖,至少得守住已佔領的地區。

另一點就是太子順利接班了,但是,他最怕的還是太子提前批接班。

他需要一個武將能牽制太子,防止太子造反

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及反叛原因分析(一)

前太子李瑛就是帶兵衝擊皇宮,於是被殺害了,

二十五年,洄復構瑛、瑤、琚與妃之兄薛鏽異謀。惠妃使人詭召太子、二王,曰:“宮中有賊,請介以入。”太子從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謀反,甲而來。”帝使中人視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議,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決,乃詔:“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同惡均罪,並廢為庶人;鏽賜死。”瑛、瑤、琚尋遇害,天下冤之,號“三庶人”。

唐玄宗自然不願意殺了現太子,但是必須提防他,防止他也想提前接班。

安祿山並不是第一個唐玄宗“信任”的武將,在安祿山之前,王忠嗣可是身兼四鎮節度使啊。

以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兼知朔方、河東節度事。

忠嗣杖四節,控制萬里,天下勁兵重鎮,皆在掌握,與吐蕃戰於青海、積石,皆大捷。又討吐谷渾於墨離軍,虜其全部而歸。

當然,王忠嗣最後也不聽調遣了,又跟太子關係不清不楚的,於是王忠嗣 出局了。

而王忠嗣之前,皇甫惟明也跟太子關係不清不楚的,於是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對玄宗來說,他需要忠於自己的武將,這個武將不能跟太子走的太快了,安祿山是高級將領,自然深諳此道。

所以,在唐玄宗召見安祿山的時候,安祿山只拜見皇帝,而不拜見太子,皇帝就說,他是太子,你怎麼不拜?安祿山給了一個完美回答,“我是胡人,只知道皇帝,不知道太子。”。玄宗皇帝很滿意。

祿山陽為愚不敏蓋其奸,承間奏曰:“臣生蕃戎,寵榮過甚,無異材可用,願以身為陛下死。”天子以為誠,憐之。令見皇太子,不拜。左右擿語之,祿山曰:“臣不識朝廷儀,皇太子何官也?”帝曰:“吾百歲後付以位。”謝曰:“臣愚,知陛下不知太子,罪萬死。”乃再拜。

後來的安祿山造反,顯然這個也是一個原因,因為他本身就是替皇帝牽制太子的,一旦太子登基,安祿山還能安穩著陸嗎?

李林甫能為相二十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願意替皇帝牽制太子,所以他兒子看到勞役的苦力,就無比恐懼,對李林甫說,以後我們怕是也要這樣了,李林甫也無可奈何。

子岫為將作監,見權勢燻灼,惕然懼,常從遊後園,見輦重者,跪涕曰:“大人居位久,枳棘滿前,一旦禍至,欲比若人可得乎?”林甫不樂曰:“勢已然,可奈何?”

玄宗皇帝給安祿山這麼大的權力,也是需要安祿山能牽制太子。

另一個原因在於戰爭目地,那就是唐朝的對外戰爭,

很多人對唐朝非常自信,認為唐朝吊打遊牧民族。。。。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更多的時候是拉鋸戰,而且唐朝被吊打的時候多,

隨便一個皇帝都知道,不能給武將權力,只要武將權力一大,就會尾大不掉,最終造反的,這並不取決於武將人品,而在於力量的對比。

所以,在對武將權力佈局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大堆制約機制,防止武將權力過大。

比如,在邊境上搞一堆同級別的武將,互不統屬,相互制約,武將的副將也是兵部選拔的,還有宦官、文官做監軍,武將不能節制地方文官等手段,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打仗時互相推諉扯皮,不能相互協同作戰,後勤補給跟不上等問題,結果就是敗仗。

很多人一看唐玄宗讓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同時節制地方文官、行政系統,權力太大了,就認為玄宗傻,如果分權,三鎮三個節度使,不就沒事了?

後來唐德宗就是這麼幹的,將朔方一鎮之地分由三個節度使統領,其餘河西隴右的鎮軍,將近四十多個節度使,都由皇帝任命,並有宦官監軍,彼此之間各自獨立,互不統屬。

怎麼樣,很完美吧?解決了唐玄宗的問題,但是呢,打仗不行了啊,被吐蕃突厥吊打了,

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及反叛原因分析(一)

於是名臣陸贄就開噴了:“以前唐玄宗的時候,一人節制三鎮,所以吊打外族,現在你搞四十多個節度使,互不統屬,沒有一個人將領節制他們,雖然有十萬精兵,但是打仗不行啊。

注:“吐蕃舉國勝兵之徒,才當中國十數大郡而已,動則中國懼其眾而不敢抗,靜則中國憚其強而不敢侵,厥理何哉?良以中國之節制多門,蕃醜之統帥專一故也。夫統帥專一,則人心不分,號令不貳,進退可齊,疾徐中意,機會靡愆,氣勢自壯。斯乃以少為眾,以弱為強者也。開元、天寶之間,控御西北兩蕃,唯朔方、河西、隴右三節度。中興以來,未遑外討,抗兩蕃者亦朔方、涇原、隴右、河東四節度而已。自頃分朔方之地,建牙擁節者凡三使焉,其餘鎮軍,數且四十,皆承特詔委寄,各降中貴監臨,人得抗衡,莫相稟屬。每俟邊書告急,方令計會用兵,既無軍法下臨,惟以客禮相待。夫兵,以氣勢為用者也,氣聚則盛,散則消;勢合則威,析則弱。今之邊備,勢弱氣消,可謂力分於將多矣。

注:陸贄上言,以邊儲不贍,由措置失當,蓄斂乖宜,其略曰:

“所謂措置失當者,戍卒不隸於守臣,守臣不總於元帥。至有一城之將,一旅之兵,各降中使監臨,皆承別詔委任。分鎮亙千里之地,莫相率從。緣邊列十萬之師,不設謀主。每有寇至,方從中覆,比蒙徵發救援,寇已獲勝罷歸。吐蕃之比中國,眾寡不敵,工拙不侔,然而彼攻有餘,我守不足。蓋彼之號令由將,而我之節制在朝,彼之兵眾合併,而我之部分離析故也。

陸贄所處的時代,離安史之亂不足五十年,馬上就好了傷疤忘了疼,認為德宗應該讓一個元帥統領諸節度使,

而唐玄宗讓安祿山節制三鎮,有什麼稀奇的呢?

所以,基於統兵對抗外族入侵和制衡太子的目的,讓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實在沒什麼稀奇的,並不是什麼唐玄宗信任安祿山、被安祿山迷惑可以解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