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南方与北方的战争怎么总盯着徐州,而不走河南安徽一线?

铜山员外郎


中国古代南方与北方的战争盯着徐州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

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为江苏省省辖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河、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复兴河、大沙河及微山湖。

徐州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有英雄美人的传说。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明显。黄河故道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是两汉文化和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徐州不仅在军事上是要塞之地,在历史上也是地杰人灵

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龙飞之地,将相之乡。猛士如风,谋士如云;文人骚客,艺术大家。数不胜数;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册。历代徐州籍的开国皇帝就有数人之多。除刘邦外,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弁,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奇趣讲史


徐州有四战之地只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战乱不已,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吕布、袁术相互争夺;南北朝时期和两宋时期这种南北对峙的王朝,徐州更是成为双方的挣多点,南方王朝要徐州作为北伐桥头堡,北方王朝要徐州作为进攻点。这些都加重了徐州在战争中的战略意义,而历来南方王朝都会在徐州一线重兵把守,那为什么北方王朝多喜欢走徐州。

南京为都城,攻下徐州可以直接威胁南京;

南方王朝很多都会将都城建立在南京等华东地区,如六朝古城南京,南宋都城杭州等,而徐州就是华东地区的门户。有说法是守江必守淮,徐州就是前线的城市,一旦徐州失守,南京就只有靠水网作为依靠,而南京的北大门已经敞开,很容易被攻破,所以北方王朝喜欢向徐州进攻。

徐州为四战之地,但是难守易攻;

徐州是四战之地,但是摊开地图就会发现徐州一马平川,引南牵北,却并非是易守难攻之地,相反是易攻难守之地。古代历史上守城者从来也没有守住过,但也不敢不守。攻城方从来也没有攻不破过,但攻破之后依然难守。这种特殊去情况,使南北都会将徐州作为桥头堡或者是前线大本营,如刘裕北伐将徐州作为大本营,徐达北伐前也要先攻占徐州。

徐州有运河,后勤粮草运送方便;

徐州在古代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尤其是有运河作为支撑。古代行军打仗,粮草的损失比非常高,而用水运可以减少很多损耗,这也是徐州作为南北战略中重要枢纽的原因。北方南下大后方在北京一带,运河可以直接将粮草送到前线;南方北伐大后方在南京,运河也可以直接将粮草运动到前线,而其中都必须经过徐州,所以徐州对南北方都极为重要。

安徽、河南一线也是重要的道路,但是他们在战线上面会拉长,而且粮草运输多采用陆运,这样就会增加大军的粮草的损耗,而古往今来粮食陆地运输损耗比都超过80%,所以几十万大军南下,徐州有很大的优势。

徐州并非唯一选择,安徽合肥、湖北襄阳都是进攻路线。

徐州是一个真要的战略要地,但是南北进攻的重心有很多,还有合肥争夺战和襄阳保卫战。而且在历史上合肥对于南京的作用不会低于徐州,若是都城在西安、洛阳的王朝,合肥的重要性还要高过徐州,所以说徐州并非唯一选择。

总体而言,徐州因为他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使它成为了南北重要战略重地,但是并非唯一,安徽和荆湘的道路同样重要。


帝国烽火


徐州从历史上就是进行决战的古战场。——朱德

徐州民谚曰:

九里山下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以上都是苍白的语言,力量不够直白,不够大!

说战争应该怎样进行,用地图来说话最有说服力了。请看地图:

  1. 黑线是南京到北京走徐州的最短路线。

  2. 红线是南京到北京走河南安徽的最短路线。

  3. 绿色线是京杭大运河的大概路线。

那么请问了,题主你是指挥官,你走那一条进军路线?

好,再专上一张京杭大运河的地图:

打仗归根结底打的是什么?

自古至今,打仗打的从来也是后勤,将来也是打后勤!高科技战争也打后勤!

在古代,没有铁路,没有公路,百万之军的衣食住行,武器粮秣,战利品赏赐物用什么“运输方式”运的最快,最多?

当然是水运了。

所以说,中国古代南方到北方的战争不是仅仅盯着徐州走,也是跟着后勤走,也是盯着运河走!

还有,徐州南边是淮河,淮河也很重要。

淮河从东西方向横贯中国,南北中国的分界线,沿淮河可以运来从陕西,四川,河南,安徽等地征集来的战争物资与战斗人员。

徐州从水运来说,也是一个十字河口!还是看地图吧!

人类的活动是要受制于地理的。


葭明通半瓶历史


徐州(指现代徐州,大致相当于古彭城郡)本身位于淮河冲积扇,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自古是粮食产区,长期相对富庶。而且该地毗邻淮河支流颍河,水路运输比较方便,后来又打通了连接黄河淮河的运河通济渠,水运更加发达,徐州也成为重要交通节点和物资集散地。战争根本目的无非是争夺资源,徐州有人有粮,又缺少险要的天然屏障,当然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一旦拿下徐州,继续往南都是平坦地形,便于大部队机动。当然,南方政权也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便有一个“守江必守淮”的战略部署——长江虽为天险,但毕竟太过漫长,难以全线布防,一旦一点突破,更难迅速反扑。因此有必要将防线前推的淮河流域,凭借这一带河川纵横的地理特点,迅速调兵相互呼应。淮南地区水热比较适宜,物产丰富,很多据点都可以聚草屯粮驻扎重兵长期防守,形成整体链式防线,逼迫北方来袭军队必须逐个拔除侧翼钉子,最大限度迟滞敌军前进速度,消磨其锐气,为二线布防赢得时间。

河南安徽一线不是不能走,但皖西鄂东有崎岖险峻的大别山脉,交通不便大部队很难翻越。绕过那里就要走淮南-合肥一线取道安庆渡江,渡过长江后又要面对九华山黄山阻隔,难以迅速东进,容易成为孤军遭到反扑围攻。

以其走安徽线,还不如干脆更西一些,取道南阳盆地攻克襄阳,沿汉水南下取湖广然后席卷江东。曹操南征本来打算这么打,但准备不足步子大了扯着蛋;而西晋就是在中线夺取江陵打开局面,迎接益州东下船队一举灭吴的。此后隋灭陈、唐灭萧铣辅公拓、宋灭南唐、元灭南宋,都是这个思路。现代渡江战役,解放军也是先占领襄阳,钉住华中白崇禧部,然后中原华东两军才横扫淮河南北直抵长江的。


真正鳄鱼不哭


南北战争,关键是长江,守长江最好守淮河和秦岭一线。不然长江天险架不住顺流而下,左右夹击。守秦岭重在襄阳,守淮河重在徐州。秦岭山脉,襄阳是关口,其他是绝路。淮河一带,徐州是山区城堡,其他地方是一马平川。一马平川没法据守,争有什么用?徐州一拿下,周围600里都是垂手可得。


江南水满


你说的这个古代南方与北方战争是相对的南方北方么?

  • 秦征百越

  • 汉武帝灭百越

  • 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平定征氏姐妹

  • 隋朝平定百越,收复冼夫人

  • 唐朝平定雷万兴

  • 宋朝消灭南唐

  • 宋仁宗派狄青平定侬智高

  • ……

以上这些北方一统天下,消灭南方的战争,应该如同朝廷天兵砍瓜切菜,收拾乌合之众。

还有一种是长城关外的游牧民族对关内中原华夏的用兵。

比如元朝、清朝等

总所周知从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燕国、赵国、秦国等对于化外之地就有防范之心,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更是连接诸侯各国的长城来防范,在中原北方有很多关口,像什么山海关、嘉峪关、娘子关、雁门关……关口都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由于地处南北方交通的关口,因此自古以来,徐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21世纪到如今的公元21世纪,4000多年的时间里,徐州就发生了大小400多次战役,几乎是平均10来年就打一场。徐州的战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军事角度拿下关口军事重镇,对于平原、丘陵来说就如同握住了军事上的主动权,随时可以吃掉敌人。

走河南安徽一线没有意义。


鸟言夷面


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也是战乱,是非之地。

徐州向来不是能久固之地,周围没有百二之关,是进攻者的必取,却不是理想的防守险关。

徐州有“五省通衢”之称,进攻徐州远比进攻安徽,河南,山西等山地要便宜的多。

打仗打的是经济,后勤辎重走运河水路或者徐州周围的平原远好过山地。不仅方便,而且消耗相对小的多。对于主帅来说,也容易掌控。


光述历史


从地缘政治学来讲

徐州北接幽燕、西邻关洛、南靠江南。

幽燕地区邻近北方少数民族是新兴的政治中心。

关洛则是中原王朝的传统政治中心。

江南毫无疑问是财政中心,赋税中心。

而且占据徐州,从徐州出兵北上可取山东,西进中原可争天下,南下江南可取江南之财富。从徐州到北京、西安、上海距离相当。

占据徐州就可以像钉子一样扎根在敌人的身上,占据着战争的主动权,都不用担心陷入围攻的境地,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徐州的地势处于一个小盆地中,天然的建城之地,三面环山一面环水。不适合大军团的集结,城外有汴水,泗水又便于运输物资,方便守城。


眼望未来


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得徐州者得天下。徐州居中,北上南下,西进东括,攻守皆宜。气候水土宜南宜北,战争的适应性也是最佳的。另外,身后的淮河是一道天然屏障,周边自古物产丰饶,都奠定了徐州的军事地位。


夕阳正浓之山水之间


在古代,最方便快捷的是走水路。徐州就是在从北方到南方的结点上,京杭大运河就在徐州边上。河南,安徽的河流大都是东西走向,反而阻断了南北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