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贝壳与开发商之争 谁赢了?谁输了?

近两年,不少在郑州买房的朋友都听过贝壳这个名号,而近些日子,网络上又出现不少关于贝壳与开发商之争的文章,双方从业人员更是有口水仗,一来一回,好不热闹!很多购房者看的也是云里雾里,还想着两个互相“合作”的人怎么突然向对方“开枪”了,贝壳与开发商的这场争斗,到底最后谁赢了?谁输了?拆包瓜子,我们慢慢聊~

贝壳是如何获利的

我们先来看看贝壳在新房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一般购房者去售楼部看房分为自然到访和渠道拓客,自然到访无需多讲,就是购房者自己去售楼部看房,而渠道呢,就是有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购房者,然后带着或邀请其到售楼部。渠道有开发商自己的员工,俗称外场,也有贝壳一类的外部渠道,类似于中间广告商,给开发商介绍客户,成交后从中抽取佣金。

除此以外,有些楼盘还会花钱在贝壳的网站和APP上做广告,这些不再赘述。

贝壳与开发商之争根源

首先就是郑州楼市行情下滑。楼市下行直接导致房屋去化周期明显变长,开发商资金回拢变慢,这时联合了多个中介品牌的贝壳腾空而出,开发商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开始饮鸩止渴。毕竟人海战术、宣称的所谓贝壳专场买房更便宜(实际上与自然到访价格一样)以及全覆盖的营销套路(如到各地雇佣人组成某地看房团,营造售楼部热闹的景象等等)产生的作用不可估量,许多楼盘因此卖的很快,甚至乐此不疲的与贝壳合作。

可随之问题也来了,开发商卖完项目一算账,傻眼了,发现贝壳竟然从利润中分走了这么多,辛辛苦苦跑手续盖房子还要分给别人这么大一杯羹,心里别提多窝火了。因为就郑州市场来说,根据楼盘项目的不同,通过贝壳渠道介绍来的客户成交一套房子,开发商要抽取总房价的1%~3%作为佣金给贝壳,算下来整个楼盘,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

虽然心里窝火,但不和贝壳合作,项目回款又慢,真好似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有些人会问,开发商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渠道人员呢?一方面是因为内部发展需要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就是之前培养的人都被贝壳以更高的薪资挖走了。就这样一来二去,开发商与贝壳之间的一场好戏就开始了。

贝壳,到底怎么样

谈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贝壳与各开发商的合作流程。当开发商与贝壳开始合作后,贝壳会发动其人员探盘,然后开始做各种营销和渠道工作,比如贝壳带着去更便宜啊,便宜两个点啊,各地看房团来郑买房啊,朋友圈啊,还有不断打电话给在贝壳平台注册的用户…在经历过一轮的狂轰乱炸后,如果楼盘成交量还没有上去,贝壳就会以市场竞争等理由要求楼盘降价,而对外的借口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员工内部房,工抵房,团购房等等。不少购房者看到这里会觉得贝壳对降房价做出了贡献,其实贝壳要求降价的初心只是为了跑量,只是为了自己能赚的更多,因为多卖一套就有一套的佣金,降房价仅仅是产生的影响,顺便加速挤出了郑州楼市的房价泡沫。

其实说到底,此番争斗还是因为贝壳动了开发商过多的奶酪,影响了开发商的利润,就像是一群鬣狗从狮子口中夺食一般,开发商并不值得同情。不断发文痛斥反倒像地产人在哭闹,哭着有人动了他们的韭菜,装可怜而已。

硝烟弥漫 谁输谁赢

从上面种种看来,最后好像是贝壳赢了,开发商输了。但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贝壳真的赢了吗?开发商又真的输了吗?

贝壳这两年赚的是盆满钵满,几乎已经成为了行业垄断,可一旦出现了垄断,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售楼部门口截流自然到访客户、串通案场置业顾问互分佣金、不论楼盘好坏哪个佣金多推哪个、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承诺返佣给客户却在事后拉黑、给平台注册购房者不间断的电话骚扰…比比皆是。贝壳赢了金钱,却输了人心。

而开发商呢,一看项目利润变少了,就想方设法缩减成本,以保持利润率,所以不少楼盘就出现了减配维权事件,其中不乏一些大品牌开发商,将风险转移到购房者的身上,所以最后输的并不是开发商,而是那些普通的购房者。

结语

作为普通的购房者,我们没有能耐干涉太多,郑州楼市太奇葩了,许多品牌开发商一到郑州,项目质量立马缩水。说到底,还是人在作祟,毕竟招聘的都是原郑州地产圈的,虽说有项目开发经验,但是不好好做项目的习惯和风格也带了过来。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希望的是买到合心意的房子,不至于多年的积蓄换来一场又一场的维权,仅此而已,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