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博士自杀,让人心痛,你怎么看?

彩票神算王


中科大博士生自杀,让人心痛,你怎么看?

中科大在校博士生刘春杨自杀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二月14日14时许,失联已15天刘春杨遗体,在董铺水库芦苇荡浅水区被发现。多人称其为自杀,笔者也认为他就是自杀。

公开资料显示,28岁的刘春杨于2019年1月31日凌晨4:30分,他带了把雨伞离开学校宿舍。监控显示其06:50分,他出现在9公里外的董铺水库水闸处,然后神秘失踪。

其死因扑朔迷离。据同舍学生说,刘春杨30日晚洗澡睡觉,31日早洗过脸,打包好回家的行李,其中有新买的两条裤子,两双鞋子包裹还没扯封,故没有任何自杀的迹象。

他为什么要步行9公里花2个多小时,冒着寒冷去跳水自杀?

他没有抑郁症史,他深更半夜独自走向水闸处,他走路姿态很纵容,去水库与他回家的路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这已经很明显,他就是去跳水自杀。

他为什么要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据刘春杨姐姐说,他去年就该毕业,今年也没能毕业,他是毕业压力大呀。

我想,他是没脸见家乡父老,他是越考越遭,没有希望毕业了。他是想解脱烦恼,他想一死了之。也许,他早就准备在春节回家团聚前,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他把回家物品,整齐地放在宿舍床上,给人造成假象。然后,他想悄无声息地消失。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我家乡有个四十岁的侄子,前年在医院检查,说是患了肝炎。他怕拖累了家人,就独自离家出走,至今己三年有余,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刘春杨是读书人,是天之娇子,大道理他比谁都懂。他能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除了本人的天赋,其父母为他付出了多少代价?他的自杀切实让人痛惜,更是令人痛心。

我们的高校应该反省,教书育人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现在的高校生大都是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没有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磨砺,他们就象温室的花朵,需要浇水,需要精心培育,更需要加强管理。

我们的教育制度要改革,一个博士生导师允许带几个学生,学生经过努力仍完不成毕业论文的,应适时给学生减压,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或先给学生找工作。哪有年复一年不能毕业的道理?

我们的家庭教育也要适应教改。不能用赶鸭子上架的方法,把孩子往读死书路上逼。何不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我的宝贝女儿,挺努力,很坚强,有个性。读初中时不想补课,班主任老师就抹了她的班干部,结果她还是考上前十名,令那个老师寡目相看。报考一类大学她填报的所有高校都是医学专业,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被武汉一高校录取。五年过后,她报读研究生却因不服从外省调剂而屡次不第。她哭过鼻子,我也找过人送过礼,然而金钱也不是万能的。难道不读研不读博就不能吃饭?她在我的鼓励下先找工作再找机会读研。她把简历往网上一挂,全国有数十家医院聘用,其中北京广州还有部队医院聘用。我的观点是一不出省,二不出国,她被武汉一个三甲医院聘用。经过自己奋斗,她在汉买了房子,也成了家,生活过得很幸福。她的几个高中同学,读博之后找不到合适工作,有跑到深圳卖房子,至今也还没成家,相比他们她要幸运得多。她现在是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换个心态,她求职,她的待遇,并不比些许博士生差呀。

我说的是实话。通过刘春杨的教训,家长们也该面对现实,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了读书的机器。不能让孩子成为压力山大的牺牲品。





用户桃花盛开的地方


我表弟也是海洋科技研究博士。

他89年的,今年31岁,刚博士毕业。

他今年回老家,心情特别好,因为他终于博士毕业了。今年终于可以参加工作赚钱了。从此他前途似锦了!

今年回家他终于放开自己,喝醉了。


酒醉后,他对着我们所有亲戚大哭起来,这一哭。道出了这些年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大哥的支持下读完博士留校的艰辛过程!

他大学本科读的海洋科技研究,由于专业的局限性。他不读博士就没有办法就业,没有读博士的前一年,他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在超市做销售员。他心情低落,曾经的高材生。沦落到超市工作,他不甘心。

哥哥支持他继续读博士,学费是一学期1万元。生活费也是哥哥出。这些年,他虽说在读书,但是他读的不心安理得!所有的费用都是哥哥出,他心里即着急又无奈。嫂子对哥哥的施压,他好几次想放弃学业了。他读博士的这些年,回来都不和我们交流,他不言不语,害怕我们嘲笑他。我们的孩子都读书了,他这个舅舅还在学校里!说实话,我们亲戚有的时候确实会替他操心,他这得读到何年马月才是尽头啊?

他说他曾经都得抑郁症了,他也想不开有自杀的念头。不读找不到工作,被人嘲笑。读了学费,生活费又都是用哥哥的,嫂子又有很大的意见。

还好,这一切苦难都过去了。如今他已顺利读完博士。在广州海洋科技研究院留院工作,他今后事业将前途无量。今年春节他给每个外甥都派了红包,他告诉我们,以后请我们去香港玩!我们也替他开心,他多年心结已解,以后可以好好的工作!

所以,我想告诉正在读博士的同学们。安心读完博士,不管压力有多大。坚持下去,最终能像我表弟一样,守得云开见月明!


LUO宝


看过中科大博士刘春杨失联十五天后,在水库找到尸体,十分惋惜。惋惜之余,我想到了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他们的心在淌血,他们的希望已破灭。

我记得四十年前,我高考。阴差阳错从一进校门养成的傲慢,尽管全公社名列第一,却仍以短二分名落孙山。我不服,决定复课再考。可那时兄弟姐妹多,经济条件达不到,与家长产生剧烈矛盾。我央求父母,就给我这一次机会,考不上认了。可我复课四个月,整天听家长唠叨,挨打一百次,有时在饭桌上嘴被抽出血,有时被筷子戳破头皮。我想过一百次自杀,各种各样的方法。每想到我死的样子,父母会如何痛苦,我就止不住落泪。半夜半夜睡不着,就自己去原野,去平时都人迹罕至的地方,我想见见鬼神,看他们到底如何存在。

后来,我找到了最好的最快的自杀方法。那是大哥把我准考证撕了半边扔在地上的时候。我冷笑:不用吓唬我,我不考了。我袖子里吞了一把尖细的一尺长小刀,差一步,就差一步,我迈出门去,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突然父亲从外面回来,那是他们把父亲喊回来教训我的。见到我“咣咣”几脚把我踹进屋里。厉声问“你打算怎么办?”我说“自己出去过。”父亲说“你怎么过?别人问你姓什么?你还有爹吗?”我想怎么过?一挺就过去了。可我一走,我的父母怎么办?养我这么大就得到一块不能动的肉吗?我的弟弟小的才三岁啊。生不能死不能,天不应地不灵,只有泪水流进嘴里咽进肚里。离高考八十天退学了,我把希望自己给掐灭了。我要躲到远方去,任何人找不到的地方,去挣钱,邮回家,好让两个弟弟上学,上大学。地点不能写实的,不能让他们找到我。每到此时,我泪就禁不住地流。

高考,是一朋友拉我去的。我是全县文科二十五名初选者背榜。从此,我的笑肌死亡。我的心在烈火中焚烧。我看我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淌。终于在烈火中永生了。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中暑还能骑自行车驮二百斤九小时一百五十里,吃着雪推自行车驮三百多斤走五小时四十里,就是我的妻子与我结婚四个月怀了我的孩子嫁为他人妇,这一切都不能动摇我的决心。

我的两个弟弟都是大学毕业,我大哥两个孩子大学,我姊妹两个孩子大学,我两个孩子大学,我三弟一个孩子大学,仅有我老弟一个孩子待考了。如今,我一老农,两个孩子,大的研二,小的大三。

奉劝那些学子们,尤其是那些精英学霸们,你们要珍惜自己的学问,珍惜自己的前途,珍惜自己的未来,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父母,属于家庭,属于社会。记住:东边不亮西边亮!


运河明月


真的亲自读了研究生才能体会那种绝望,研究生老师坑真的让人想死的心都有了,研究生三年不止一次得想不开,那种万念俱灰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努力再努力,但是真的很无奈,多少次不眠之夜,多少次通宵,人家一句话说不给你发就不发,这个世界好多事情没有道理可讲了,但是后来想想自己比他小20多岁,一定要好好活,还有四个月我就毕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毕业,但是这几年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问心无愧了。希望每一个读研,读博的都好好的吧!希望教育体制改革的当下,给老师多一些监督,给学生多一点关注吧。


浪迹129173744


真的是感同身受,在读博士期间,已经看过好几起类似事件,真的很心痛。

1 读博士真的需要勇气,读博期间更需要强大的内心;需要遇到好的导师;需要能继续下去的、并且不错的课题;需要家人的支持;也需要承受别人的指指点点……这些是真的需要的。

道理大家都会说,可是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楚与艰辛。。。

2 我们实验室延期比较严重,没办法,都是为了发好的文章。实验室的一个师姐,硕博一共读了8年多,在我们宿舍借宿了两个月左右吧(延期的学校不给地方住),见她哭了好几次,最动容的一次是她文章接受的晚上,激动的跟我说:师妹,我的文章接受了,眼泪就哗哗的下来了,接着是给她父母打电话,给她男朋友打电话,真的是喜极而泣……

我是14年读的博士,19年月初拿到的学位,相比较实验室其他人无疑还是幸运的。最主要有好的老师带实验,有陪我的伙伴,有朋友的鼓励,有家人的支持,也要感谢自己没有被困难压倒,坚持下来…虽然毕业之后的工资不满意,可是也没有办法,自己选择的专业没有退路。

3 也有不少毕业比较顺利的博士,进入高校当老师的。希望即将读博士的同学们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多做功课,多了解联系的导师和实验室。

最后希望每个博士都能遇到好的课题,好的导师,顺顺利利毕业。。。



呱一夏的小窝


看到后感觉真的很痛心,好好的一个人都这样没有了!

这个事例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三生活,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要求自己学习要拔尖,要掌握每个知识点,这个要求本身就太高,刚开始学的内容少,还能掌握,慢慢随着各科知识点的增多,就达不到我刚开始的要求了,然后我就苦闷,心情不好,整天郁郁寡欢,成绩落后一大截!后来和老师交流,老师开导我说作业多做不完是正常的,高三不会有你做完的作业,也告诉我你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会,你要都会了就不要老师了,我感觉老师说的有道理,因为我定的目标就超过了我的能力,完不成目标很正常!后来发卷子太多发就知道做不完干脆就扔了,对自己要求降低,心态也好了,成绩也上去了!

所以要有良好的心态!

不要做完美主义者!我能想象出来这个博士在自杀前很长一段时间有多么痛苦,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认同感较低,明明已经很优秀了,但是还是达不到自己的标准,然后就苦闷,抑郁!抑郁症是精神疾病,需要药物治疗,家人和老师可能没发现,然后他也没告诉别人,就这样苦苦撑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导致自杀!这个事例警示我们不要做完美主义者,凡事不可要求过高,要和自己的能力标准想匹配!

要专注于问题解决!博士论文通过无望就找出问题所在,请教老师或同学,在重新整理思路,努力解决问题,那肯定是能通过的啊!有的时候是我们把事情想象的过于困难了,夸大了事情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情况根本没那么糟糕。如果整天想的是糟糕的后果,而不是如何解决问题,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这个事例也警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遇见问题了就解决问题,专注于问题解决!

珍爱生命,开心的活!



优雅研学


看到这个新闻,我的内心是十分痛心的,我想起了我第一次高考失意的那个晚上。

高三的我,成绩属于那种考二本有希望,但是又有点悬的那种。对待学习,我很认真。但是,让我很无奈的一点是,我的数学成绩实在是太差了!150分的试卷,我有时候只能考到五六十分,这样的成绩怎么考大学呢?可是数学科目又不想政治历史这些考死记硬背的科目,我想学好数学,可是一拿出数学书,看到上面的那些公式、题目,我的头都大了!我是真的看不懂啊!

尽管如此,我还是尽我自己的全力在学好其他的科目,我觉得我只要能够把其他的科目学好,我考上二本也是有希望的。

可是,考完高考我才发现,是我自己太幼稚了。我自己感觉我其他的科目并没有考好!那天晚上同学聚会结束后,我自己一个人沿着县城的街道跑了大半个县城!那种心情,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过理解,就是你拼尽了全力,可是结果依然不遂人意,由此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挫败感,让人怀疑做人的价值。

好在我最后还是走了过来。这也让我相信,面对困难和挫折,还是要选择坚持。

希望每一个脆弱的人都能被善待!并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变得越来越坚强!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你一起关注教育热点。


教育故事铺


哎!先长叹一声。

这位是走了,但是有多少博士正在煎熬呢!虽然我目前已经毕业,但是也有那么个曾经。

那是博士刚入学,前半年也要课程学习,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而由于做的第一个课题在技术难度上始终突破不了,每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时沮丧无比。几次汇报后继续做实验的动力完全丧失,那段时间实验完全没有进展,所以私下在实验室以及宿舍多次在大脑里回响着一个念头“博士不读算了吧”。可能导师觉察到我的消极情绪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找我谈了一次话而后就换了一个课题,随后相对顺利的完成了学位论文。

我的情况是比较早出现而导师又及时换题,所以皆大欢喜。而我的一位博士同学则没这么幸运。他比我年纪大,是一位很开朗的哥们,常卧谈时分享他以前是如何在艰苦的岁月乐观面对的。然而到了博二后他就开始明显的变了,不仅不卧谈风生了,常常半夜就醒了坐在床上叹息。有次半夜准备去卫生间一睁眼发现有个半人高的身形下我一跳,那时才知道他的论文进展情况。然而到博三他的论文都没太好进展,所以他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可想而知他被延期了!而目前实验室正有一位师妹快五年了,也偶尔会看到她因进展不顺而哭。

一个正儿八经的博士不是那么容易顺利毕业拿到双证,有些人毕业后只有毕业证,有些则是毕业几年后才能拿到学位证。所以,都是泪啊。为毕业流泪,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再次流泪,尤其是学生物的。哎


柳小庆


现在是整个社会压力都很大。

社会在加速发展,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在加快。就像老一辈无法理解年轻人为什么生活条件和他们比已经非常不错,但还是不快乐的原因。因为生活压力大啊!人是社会动物,人对于生活直观的感受不是来自于几十年前的社会,而是来自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此刻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侵蚀着每个人的生活空间,累啊!没有安全感啊!

以前爸爸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压力这么大,后来我让他来北京,就啥也不用干,看着我工作了一天,他觉得疯了,再也不提这事儿了,就天天跟我说差不多得了不行回老家吧……………

博士群体只是复杂的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和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群体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不是象牙塔中的神仙,要挣钱养家,要生儿育女,要养老送终,也要吃喝拉撒。

除了想的比较多,脑袋比较秃以外,博士也可以看成一个职业吧。只是这个职业门槛比较高,而且越老越吃香,年轻的时候基本和高薪高社会地位无缘,这就客观上造成家境不好的年轻博士就是会面临很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啊。

世界上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职业。如果博士真的是一种职业,这个职业也是如此。

逝者安息,更希望之后想读博的孩子们先工作一两年,了解了社会的情况和自己的情况,把很多事情想成熟了以后再决定是否读博,因为这真的不止是一个爱不爱学术的问题。

爱不能用来发电,柴米油盐都发愁的日子里,再深沉的爱也容易变质啊…………


养猪大户张三柱


初中中考冲刺的那一学期,我曾经也是为了考出好成绩力,极尽所能的努力,还有加上一些同班同学的与我攀比之心,我也压力挺大的,每天晚上下课后继续在校舍里复习功课,结果慢慢地这种无形的压力使我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这种精神疾病治不好了,所以身心都倍受煎熬,尤其是工作收到很大影响,曾经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了,经常一个人躲着哭泣,怕被家人和别人知道,现在找工作都很难,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在这种疾病的缠绕下根本是举步维艰,对未来也早就没有什么信心和期望了!有时精神疾病比肉体疾病更加受摧残……命运已经这样了,只能向它低头,屈服,掩埋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